何小玲
(甘肅省水利水電學校,甘肅 蘭州 730021)
運用“娛樂”教學法培養學生高尚情感
何小玲
(甘肅省水利水電學校,甘肅 蘭州 730021)
“娛樂”教學法;高尚情感;語文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之中。”這句話既強調了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揭示了積極、美好的情感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感并使其貫穿學生的學習過程?筆者認為,“娛樂”教學法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娛樂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教師通過各種娛樂形式啟發、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并對活動結果進行評價。“娛樂”教學法的實質就是寓教于樂,即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結合教學要求,把生動、活潑的娛樂形式引入語文課堂教學,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于參與,既使學生的情感得到良好的發展,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語文教學內容中許多是詩詞,而古代詩詞大多是與音樂聯系在一起的,尤其是樂府詩、律詩、詞等,都有特定的樂調、音韻、節奏。因此,在詩詞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特點,加入音樂欣賞,幫助學生體會詩詞情境,把握詩詞的情感內涵,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如筆者在教授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利用多媒體設備,選擇電視劇《三國演義》片頭曲作為背景音樂,先播放朗誦帶,讓學生整體感受《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古今,雄渾蒼涼、氣勢磅礴、昂揚郁勃的意境之美,在音樂的感召下學生會根據課文所蘊含的意象展開豐富聯想,自然而然地進入到詩詞的意境中,然后播放根據詩歌演繹的歌曲《念奴嬌·赤壁懷古》,并配以有關《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歌舞片,讓學生在視聽中體會美麗的意象并進行再創造,最后讓學生學唱歌曲,力求唱出詩歌的意境美。學生在練唱過程中進入角色,體驗到壯志未酬的無奈和人生失意的幽憤及渴望建功立業的真情,音樂形式既能使學生充分享受美的愉悅,又能陶冶他們的情操。語文教材中很多詩詞都可用這種形式進行教學,從而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感。例如,柳永的《雨霖鈴》把學生帶進柔情蜜意之中,使學生體會到有情人分別時的感受。也可由男女學生分角色對比朗讀,詞情盡現,境界全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使學生感受到詩人對自由、歡樂生活的熱烈追求。現代詩詞如《再別康橋》除了惆悵、眷戀之情外,云彩、金柳、青草、潭水、星輝和夏蟲就是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最好例子。可以說,這些詩詞為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感提供了生動的素材。
課本劇表演是通過了解文意,體會情感,并依托表演者的語言、動作、神態,以表演的形式將課文原意展現在觀眾面前的表現形式,是一種讓學生自己來營造和表現課文中的環境、情節、人物,將課文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傳達給學生的一種集教學和娛樂為一體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學“演”課本劇,可以達到培養學生高尚情感的目的。鑒于此,筆者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嘗試課本劇教學。現行教材中可用來編演課本劇的課文很多,《雷雨》《閨塾》戲劇自不必說,其他如《鴻門宴》《鄒忌諷齊王納諫》《孔雀東南飛》《項鏈》《林黛玉進賈府》《廉頗藺相如列傳》《燭之武退秦師》等經典課文都可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表演。在表演中,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課文內容,而且要具備一定的形體表現能力。這就要求在表演之前,師生共同對課文進行圈詞點句、反復細讀,深入把握故事情節的發展、生動的對話、形象的動作及人物內心或神情的變化等內容。所以,表演課本劇不但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多種語文能力。課本劇表演不只是課文內容的照搬,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親身體驗。教師不僅要重視“演”的過程,更要重視“評”的訓練。表演完成后,應組織學生進行評析,使其談談自己對角色的認識,說說自己從人物身上體會到了什么,想想自己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通過評析,引導學生挖掘課文蘊藏的深意。把課本劇表演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能明顯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它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更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和高尚情感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
語文教材所采用的文學作品大多具有很強的形象性和情感性特點,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特點,靈活設計有趣、快樂的課堂練習來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感。如速讀比賽、記憶力比賽、查字比賽、設計題目比賽等,教師還可以靈活設計有趣、快樂的課堂練習,營造不同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參與練習,使平淡的課堂練習充滿樂趣。如模擬表演、辯論和演講等,可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調動其學習興趣。然而“娛樂”教學法中的“樂”并不是讓學生玩,而是在兼顧學生心理需求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的高尚情感。所以,教師在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時,要注意“娛樂”教學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此方法必須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或課堂情景使用。
另外,課外也可以考慮“娛樂”教學法的滲透。如語文課離不開寫作練習,但真正的文章應該是“心聲”,是學生所見、所聞、所想的真實反映。而命題作文具有很大局限性。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外為學生開設一方練筆的園地,每2周出版一期班級手抄報,手抄報上的文章都是學生自己的創作,先收集文章,然后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編輯、排版、復印,最后互相傳看。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其組織、社交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娛樂”教學法是營造活潑、寬松課堂氣氛的有效方法,對于中職語文教學尤為適用。它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其所營造的良好課堂氛圍保證了課堂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的高尚情感,符合當前語文教育改革目標,是適合教育發展潮流的一種教學方法。
G424.1
B
1671-1246(2010)05-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