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云山農場交通科)
農村公路是農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礎設施,不僅方便了農村居民的出行,也促進了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它在交通運輸業中日益發揮著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農村公路發展,對保證整體公路網的協調發展,促進農村乃至全社會經濟發展和保障社會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
在通村公路“以獎代補”政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推動下,我國農村公路建設迅速發展,路面等級和通達能力不斷提高,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逐步形成,為解決農村的“三農問題”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也為建設小康社會的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隨著農村公路使用頻率增加,路面損壞嚴重。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不力,造成農村公路交通狀況遠不能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當前農村公路養護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硬化路面斷、裂現象嚴重;路況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難以通行甚至中斷交通狀況;安全標識標志、附屬工程不完善等。農村公路養護主體不明確、責任不落實、養護資金缺少穩定渠道等問題,使農村公路處于“無人管、沒錢養”的境地。在相當多的一些地區,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已經是按每戶人口數籌集,要再籌集用于公路的日常養護的資金就非常困難了。暴雨等不可預見的自然災害過后,塌方的清理,擋墻、涵洞、路肩、邊溝的修復等等,都需要大量資金。維護與管理經費后繼乏力、力不從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第八條規定“縣道縣養、鄉道鄉養、村道村養”的管理體制,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實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鄉村兩級失去了養護鄉村道路的財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實上的鄉村道路養護管理責任主體缺失。公路管理部門目前只能基本滿足主要干線公路,無力將農村公路管理工作納入統一管理。因此,以現有的工程技術人員、路政管理人員的配置和數量,很難對農村公路實行統一管理?;谖覈r村公路養護現狀分析,為加強我國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充分發揮農村公路的效益,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已迫在眉睫。
(1)要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必須建立相關的管理體制,完善相應的責任機制。公路管理部門應結合當地實際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明確各級責任,擬定農村公路養護質量評定標準,和與之配套的獎懲機制,并逐級簽訂公路養護責任書,明確養護管理人員管養的路段、養護質量要求、責任、工資等。負責相應地段的交通協管員要定期對各線的養護質量進行檢查考核,并按獎懲機制予以兌現,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h級公路管理部門應做好行業管理工作,充當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監護人,著重做好養護質量的考核工作,做好養護資金??顚S玫膶徍斯ぷ?。
(2)要組建農村公路專業養護隊伍。農村公路養護是一項長期性、連續性的工作,要對農村公路實行長期有效的管理,必須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農民養護工隊伍,落實日常養護人員,明確責任,確保有路必養。農民是農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將農民放到農村公路建、養、管的主體地位,縣級公路管理部門應做好交通協管員、養護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術指導培訓及協調管理工作,實行民路民建、民養、民管、民享,有助于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也有益于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
(3)要拓寬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渠道。要對農村公路實行有效的養護管理,保障養護資金是關鍵。一方面,縣(區、市)人民政府是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籌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指導和督察農村公路養護工作,并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標。另一方面,拓寬籌資渠道,擴大融資方式??刹捎每h級財政安排一點、聯村單位籌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各類企業幫一點、沿線群眾擠一點的靈活多樣的方式籌措資金。
農村公路逐漸成為搞活地方經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它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相關更加密切。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堅持建、管、養并重的原則,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的養護與管理質量,體現“建養并重”的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制定農村公路養護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統籌安排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指導和管理。
[1] 李純.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的研究[J].公路,2007,(6):22 -25.
[2] 周良吾.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建設信息,2009,(8):17-19.
[3] 劉耀輝.農村公路養護問題研究[J].交通標準化,2009,(2):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