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勝,張自平,于海生
(1.黑龍江省呼蘭養路總段;2.黑龍江省公路工程監理咨詢公司;3.哈爾濱市公路管理處)
高速公路養護技術標準沒有完善,很多養護規范套用的一般公路的養護規范,不適應現有高速公路。從專業層面探討,預防性養護嚴重滯后,各方面來講對預防性養護都重視不夠,而且沒有形成規模,制約了養護工作的發展,如果積極開展預防性養護,就可以把一些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節省養護成本,提高養護效率。
一方面體現在各地盲目引進新材料,但是往往材料內在機理及運用中的關鍵技術沒有搞清楚就開始使用,結果以失敗告終。另一方面新材料的研究力度也不夠,在國內主要集中在大專院校、科研所等研究機構進行研究,僅限于研究傳統問題,并且處于實驗階段,沒有形成規模效應和材料品牌。
現在國內很多新設備在研制過程中過多注重建設時期的設備研究、制造,而真正以養護為出發點、適應養護市場的新設備研制不多,沒有形成產業和氣候。
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國內意識還不是很強。就高速公路來說,體現在建設時期土地的大量占用造成水土的流失問題、水系及植被的破壞等;目前在管理時期是否形成了綠化帶,材料再生利用是否最大化等等,確實都值得好好研究。
對養護管理強制性要求,缺乏足夠的認識及有效的法律約束,主要表現為對養護責任事故追究不力,監管不嚴,處罰過輕;對養護資金投入不足,對科技進步重視不夠,尚未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
路面診斷智能化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路面檢測的自動化。與之相適應的許多路面檢測設備應運而生,如路面綜合檢測車、橫向摩擦力系數檢測車、彎沉儀、激光平整度儀等等,通過這些檢測設備進行路面數據自動采集。大部分路面檢測設備技術是成熟的,但是路面綜合檢測車目前在國內還處于研究、探索、試用階段,還沒有形成規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武漢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的路面綜合檢測車。第二是路面管理專家系統,其功能是將路面檢測數據進行儲存和分析,通過數據處理評定路面使用性能和提出養護對策。
從目前國內養護情況看,基本上都是事后性養護,就是出現了病害才去處理問題,而真正實行預防性養護有個過程,并且取決于智能化數字處理的準確性。
隨著高速公路的不斷發展,社會對高速公路的要求隨之增高,要求高速公路提供快速、安全、高效的道路運輸條件,如繼續采取傳統的修補坑槽、裂縫等的方法,耗時長、效果差,影響道路安全暢通,其發展趨勢必然是養護施工設備的一體化。
瀝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可以緩解資源壓力,有利于環境保護和降低養護成本,受到了各國的普遍重視。因此作為高速公路的管理者、養護者非常有必要增強環保節能意識。
普通瀝青路面設計壽命為 15a,也就是說在15a內瀝青路面需進行大修養護。一方面大修養護過程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占用過往車輛在途時間;另一方面在石油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15a進行一次大修養護經濟上不盡合理,為此部分國家不惜重金研究開發路面新結構和新材料,以最大限度地延長瀝青路面使用壽命。
在世界范圍內發達國家高速公路管理部門與養護施工單位基本分離,其社會化程度高不高,取決于養護管理水平、技術能力的高低,我國養護管理也逐漸在向這個方向轉化。
(1)順應高等級公路發展趨勢和產業特點,在建立高等級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時優先考慮集中統一原則。集中是指領導權的集中,要求必須實施嚴格的分級管理;統一主要是指對高等級公路的養護管理要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調度。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大力培育并開放高等級公路養護市場,真正實現管養分離。實現養護管理用人機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會化,公路養護維修要面向建筑市場,通過招標選擇施工隊伍,建立養護工程的競爭機制,養護工程實現從計劃任務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轉變,以適應高等級公路養護工程特點。
(2)建設專業化的養護隊伍。建立和完善高等級公路養護管理數據庫,充分發揮路面管理信息系統(PMS)、橋梁管理信息系統(BMS)及養護維修工程專家決策系統的主導作用;采用國際通行的服務類行業星級評價標準,對高等級公路的使用能力與服務水平進行綜合評價。
(3)加強政府對公路行業的監管力度。明確經營性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養護、維修義務和責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費、經營權力。
(4)推廣使用國外高等級公路養護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長公路使用壽命。利用高科技檢測技術促進工程質量監測和公路養護智能化,通過利用高精度傳感器、雷達技術、RS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實現人工檢測向自動化檢測發展,由破損類檢測向無損檢測技術發展,使公路質量的檢測、評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養護更加合理經濟。
[1]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發展趨勢[J].河北公路交通,2007.
[2] 高速公路養護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