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女孝

2010-08-15 00:54:39魏曉虹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 2010年4期

魏曉虹

(山西大學學術期刊社,山西太原030006)

論《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女孝

魏曉虹

(山西大學學術期刊社,山西太原030006)

《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女孝是臨變之孝,她們常常犧牲了自己的幸福乃至生命盡孝道,以其貞孝、節孝、烈孝侍奉父母公婆,表現出孝婦、孝女的悲慘命運。女性能夠舍棄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而盡孝,是一種利他行為,是自我犧牲,其道德意義是不容否認的。但女孝在封建時代的倫理道德弊端也明顯地表現出來,道德同質與異質的沖突難以調和。

女孝;《閱微草堂筆記》;悲慘命運

在中國古代社會,孝為百善之先,為諸德之首,被視為到達仁義境界的起點,自然也成為女子的道德義務與德行。但女子由于性別特點、社會地位和家庭角色等因素的影響,其孝行獨具特色。女子是中國孝文化的主要實踐者,女孝也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令人矚目的母題之一,“緹縈救父陳情”、“木蘭替父從軍”證明了歷代女子恪守孝道。紀昀撰寫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有許多女子行孝的故事,這些故事多數“屬于事變之道而非事常之道。從記述的性質來看,更多地體現出傳統孝文化壓迫、犧牲女子利益、幸福乃至生命的殘酷性與消極性”[1]320。《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女子行孝故事多是丈夫去世、外出的情況下婦女事舅姑之道,或者是饑饉、災難、履險等情況下婦女事父母、孝公婆的故事。這些故事常常是臨變之孝。婦女犧牲了自己的幸福乃至生命盡孝道,以其貞孝、節孝、烈孝事父母公婆,表現出孝婦、孝女的悲慘命運。因此很有必要對女孝加以透析與厘清。

一、《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女子孝行

1.養老盡孝。媳婦辛勤勞作,忍受饑餓,以養公婆。《灤陽消夏錄》(三)寫賣面的媳婦夜夜轉磨賣面養活婆婆,孝心感動了狐姊妹夜夜幫忙推磨。狐姊妹的善行得到天帝的嘉獎修得正果,登仙而去。這些成仙的條件與人的優良品質相關,仙與凡在孝的要求上是一致的。《如是我聞》(二)中的女乞丐曾餓倒在路旁,手里捧著一碗飯,卻不肯吃一口,別人問她,她說婆婆還沒有吃。兒媳當牛做馬,忍辱負重,在極度貧困的生存條件下,孝養婆婆,成為孝婦。封建孝道要求媳婦孝養公婆,連狐女媳婦也對公婆很孝順。如《姑妄聽之》(三)中“狐女奉事無不至,轉勝于有子”;《淮西雜志》(二)中張四喜得狐妻,在四喜死后,“四喜父母貧困,往往于盎中篋內無意得錢米,蓋亦狐女所致也”。[2]505

《女孝經》曰:“女子之事舅姑也,敬與父同,愛與母同。”《禮記》中說:“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有些再嫁的婦女,仍然孝敬過去的公婆。《灤陽續錄》(一)中的婦女“嫁后仍以親串禮回視其姑,三數日必一來問起居,且時有贍助,姑賴以活。歿后,出資殮葬,歲恒遣人祀其墓”[2]505。此婦的行為可謂孝也。又如:“京師一少婦,少寡,雖頗有姿首,而針黹飪烹,皆非所能。乃謀于翁姑,偽稱己女,鬻為宦家妾,竟養翁姑終生。”[2]505再嫁的婦女,依然對過去的公婆盡孝,不僅表現出封建孝道對婦女的影響,也表現出女性的善良天性。

2.侍病盡孝。婆媳關系是一種特殊的家庭關系,既不像夫妻那樣有著親密的姻緣關系,又不像母女那樣有著天然的血緣親情,與其他家庭關系相比,情的意味相對較弱,從某種意義上說,婆媳是兩個沒有血緣關系又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的女人,她們之間的關系是社會學意義上的人與人的關系。

媳婦不但要孝養婆婆,而且要伺奉生病的婆婆。《閱微草堂筆記》通過侍疾表現兒媳對婆婆的孝心,此類作品均以正面贊揚來展示。如《灤陽消夏錄》(二)描述在“京師楊梅竹斜街火,所毀殆百楹”的突發火災中,“寡媳守病姑不去”的破屋竟得以“巋然獨存”,將此概括為“孝悌之至,通于神明”。[2]37孝順的人能得到神的護佑,這是作者旗幟鮮明的宣教。在《姑妄聽之》(三)中又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婦人戀其生病的婆婆而不肯死,神不離舍,鬼吏不能攝取,城隍也無奈,而對“精誠之至者”,“足知人定勝天,確有理矣”。[2]37

紀昀并不贊成以傷害自己的身體來表示孝心,因而稱為祖姑治療而“刲肉燃燈,祈神佑”的婦人“愚矣”。《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3]2545紀昀認為“惟愚故誠、惟誠故鬼神為之格”,并說“此無理而有至理也”。[2]157“至理”就是侍疾非但無怨言反而有誠心。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介子推割股食文公的說法,這種過激的忠孝行為如割股、截指、刺血等從唐代開始盛行,《新唐書》卷一九五《孝友傳》就記載了怪異的孝親舉動。這種扭曲的孝道令人驚愕,超越了道德的常態。紀昀一貫反對愚孝,認為這是徒然“與命數爭”。

3.復仇盡孝。《禮記》曰:“父之仇,不與共戴天。”為父母報仇的思想基礎就是孝道。女性是封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即所謂的“第二性”,但“宗法社會女性的倫理品質,構成了女性復仇報怨強烈而持久的動機”。[4]77-82復仇是子女義不容辭的義務。孝女忍辱偷生,為父報仇。

女子為父母復仇,犧牲了自己的終身幸福以盡女兒的孝道。《灤陽消夏錄》(一)中有富室凌虐其仆夫婦死而納其女者。女慧黠,飲食服用事事當意,冶蕩狎媟,博其歡心。女導之奢華,破其產十之七八,又離間其親人,使其家人如寇仇,然后講《水滸》英雄,慫恿其與盜賊交往。最后富人殺人抵法,女子終于為父母復仇盡孝。女子以智慧復仇,誠屬難得。女性由于體力的局限,極為重視復仇藝術,出奇制勝,此女可謂機智。

《灤陽消夏錄》(一)中還有女性復仇盡孝的故事。如胡維華之父極為富有,為謀一美女作妾,陰謀殺害了美女一家。亡父托夢,麗女嫁之,胡父終于謀得此妾,妾生胡維華,后胡維華聚眾圖謀不軌,官軍圍攻,竟覆其宗。妾以生子為復仇手段,終于為其父復仇盡孝。亡父托夢是故事的關鍵,“夢昭示著復仇的征兆,遲早要在現實中得到應驗,這一點是復仇鬼靈神通的幾乎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5]89-96《如是我聞》(一)中也有這樣的故事:有世家子挾污仆婦,仆氣絕身亡。臨歿前婦有孕,夫手摩腹曰:“能為我復仇耶?”婦生一女極慧艷,被世家子納為妾。生一子得消渴癥夭折,女帷簿不修,竟公庭涉訟,大損家聲。紀昀感嘆:“生此尤物以報哉?”[2]17

《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女性復仇盡孝故事不同于漢代趙娥血刃仇人的俠義復仇模式。由于體力的弱勢,《閱微草堂筆記》的復仇盡孝故事多數為利用心機與智慧曲線復仇,但無論以何種方式復仇,都毀滅了自己的婚姻和幸福,復仇女也以悲劇收場。

女子盡孝還能化解仇恨。如《姑妄聽之》(二)中李村某農婦常見一女相隨,知為冤家對頭而問之,鬼曰:“汝前生與我并貴家妾,汝妒我寵,以奸盜誣我致幽死……”為此前來索命。但此鬼卻因該婦“事姑孝”而無法遂愿。忠臣孝子,誠感神明。農婦念誦佛號萬聲,女鬼得以轉輪“即亦解冤矣”。[2]426在儒佛雙重文化影響下,復仇行動被成功制止且仇冤化解,充分顯示了作者的倫理勸善旨歸:“‘知篤志事親,勝信心禮佛’,復仇鬼魂不過是證實人事倫理執行者價值的一個工具。”[6]128-138

4.舍生盡孝。中國古代那種犧牲自我而盡孝的事跡在《二十四孝》中很多,犧牲自己的生命去盡孝道,行為卓異壯烈,達到至孝境界。《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有很多女子舍身盡孝。如《姑妄聽之》(一)中“曾太守之女,以救母并焚死”[2]394。曾女認為自己的生命出于母親,且母親有養育之恩,為救母犧牲生命,在所不惜。令人感動的還有大雨中為救婆婆,犧牲生命的媳婦。如《灤陽消夏錄》(五)中講褚寺的農家有一位媳婦和婆婆一起睡覺,夜里下雨墻將要倒塌,媳婦用背頂著墻喊婆婆,婆婆得救了,媳婦卻壓死了。媳婦死了婆婆哭得很傷心,鄰人說夢見媳婦冠帔而來,已經成仙了。這顯然是鄉鄰為安慰悲傷的婆婆而編造出的善意謊言。有人說,如果成仙,為什么不示夢于婆婆?紀昀認為:“忠孝節義,歿必為神。天道昭昭,歷有證驗。此事可以信其有。即曰一人造言,眾人附和,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人心以為神,天亦必以為神。”[2]93《尚書·泰誓》云:“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他們認定孝婦能成神。無論她們能否成神,婦女犧牲生命盡孝的卓異壯烈之行,使人對年輕的生命深感惋惜。

5.服從盡孝。晚輩對長輩無條件服從,也是孝順。如《灤陽消夏錄》(五)中有佃戶曹二婦甚兇悍,詈風雨,罵鬼神,一語不合,就與鄉鄰閭里奮呼跳擲如虓虎。一日該婦乘陰竊麥,風雷大作,巨雷中傷仆地。忽風卷一五斗栲栳墮其前,頂之得不死。難道天也畏其蠻橫?或曰:“是雖暴戾,而善事其姑。每與人斗,姑叱之,輒弭伏;姑批其頰,亦跪而受。然則遇難不死,有由矣。”[2]99只因順從婆婆,才得以逃避風雷懲罰。在此天理讓位于人情,婆婆的尊嚴甚至超過了風雷天神。悍婦服從婆婆,聽其訓斥,任其打罵,即可大難不死。

《灤陽消夏錄》(三)中還有一個故事和郭六之事相反。郭六是舍節盡孝,而這個故事的女主人公是舍孝保節。明代崇禎末年,孟村有個大盜大肆搶掠,見一漂亮女子,便把她的父母抓起來施炮烙酷刑逼其就范。女子說放了父母才順從,大盜一定要先順從后放父母。女子沖進去打了大盜一耳光,最后女子和父母同時遇害,拋尸荒野。是盡孝還是保節,女子處于兩難的境地:聽從父母之命身受奸污,或者保全自己的貞節難保父母的性命。該女雖然不畏強暴,以死守貞,但難以盡孝。紀昀先父姚安公說:“此事與郭六正相反,均有理可執,而于心終不敢確信。不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2]49

漢字的“孝”上半部為老,下半部為子。《說文解字》注釋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是子女對父母盡心奉養和照顧,是子女對父母的義務,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真實、自然的情感。媳婦孝敬公婆理性多于情感。媳婦與公婆是由婚姻產生的倫理關系,主要是一種倫理責任。如《如是我聞》(四):“有額魯特女,為烏魯木齊民間婦,數年而寡,婦故有姿首,媒妁日叩其門,婦謝曰:‘嫁則必嫁,然夫死無子,翁已老,我去將誰依?請待養翁事畢,然后議。’有欲入贅其家代養其翁者,女又謝曰:‘男子性情不可必,萬一與翁不相安,悔且無及。亦不可。’乃苦身操作,翁溫飽安樂,竟勝于有子時。越六七年,翁以壽終。營葬畢,始痛哭別墓,易采服升車去。論者惜其不貞,而不能不謂之孝。內閣學士永公時鎮其地,聞之嘆曰:‘此所謂質美而未學’。”[2]218美麗的寡婦拒絕了男人的求婚和幫助,孝敬公公,公公死后再嫁。就是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孝婦,論者認為她孝而不貞,在封建禮教的多重壓迫之下,這樣的孝婦仍然遭到非議。

以儒家孝道而言,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婦女對家族所盡的首要孝道就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使家族香火不斷。節與孝的矛盾有時是非常尖銳的。如《如是我聞》(二):“有嫠婦,與老姑撫孤子,七八歲矣。婦故有色,媒妁屢至,不肯嫁。會子患痘甚危,延某醫診視。某醫遣鄰嫗密語曰:‘是癥吾能治。然非婦薦枕,決不往。’婦與姑皆怒誶。既而病將殆,婦姑皆牽于溺愛,私議者徹夜,竟飲泣屈從。不間施治已遲,迄不能救,婦悔恨投繯殞。”[2]171此婦為守身而遲疑,為子而飲泣屈從,愛子喪命,既失節又失孝,為孝婦何其難也。

二、孝的矛盾與困惑

孝為百善之先。如果孝與其他道德標準發生矛盾時,紀昀首先肯定的是孝。但紀昀常常把兩種道德,置于矛盾的境地,對這種道德取向提出質疑,讓人陷入一場沒有準確答案的爭論之中。

1.節與孝的矛盾。

(1)節與孝的矛盾沖突。貞節在封建社會是對婦女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婦女失節不僅是個人名譽的喪失,也是家族的恥辱。“節孝并重也,節孝又不能兩全也。”[2]48或失節盡孝,以死明志;或不畏強暴,以死守貞。社會自行設計的道德矛盾造成了女性的人生悲劇。

《灤陽消夏錄》(三)中的婦女郭六,在雍正二三年鬧大饑荒時,丈夫外出謀生,郭六起初靠縫紉養公婆,后來縫紉不足以維持生計,就只好去賣身,并為丈夫找來一貞節女子,見到丈夫后,便在廚房里自殺。在封建社會里婦女對丈夫要忠貞,對公婆要盡孝,“節孝并重也”。郭六節孝不能兩全,只能以死明志。男人面對天災遠走他鄉,把孝敬老人的責任留給妻子,妻子以失去貞潔為代價侍奉公婆。妻子的死使男人既依靠女人失節孝敬父母,又排除了與失節女人共同生活的尷尬,站在男權立場上的作家必然贊美這些自我犧牲的孝婦。這無疑表現出男女不平等、禮法失衡的社會意識。縣令判郭六可以葬入祖墳,卻不能和丈夫合葬,因為她對公婆盡孝,但對丈夫不忠。但郭六的公婆認為她就是貞婦。

《灤陽續錄》(五)中也有媳婦為人妾養姑的故事。滄州董華讀書不成,難以養家。一母一妻以縫紉浣濯,猶日不能舉火。會歲饑,一家人且具斃,鄰村富人買妾,只好賣婦求活。董華告以失節事大,致母餓死事尤大。婦只好含淚曲從。適歲再饑,董華與其母都餓死了,婦隱忍受玷,“以養姑養夫之故,萬不得已而失身,乃卒無救于姑與夫,事與愿違,徒遭玷污,痛而一決,其憤恨尤可悲也”。[2]569婦最終至樓窗,踴身倒墜而死。失節事大,致母餓死事尤大,孝婦失節,母為餓殍。孝婦失節盡孝,還是事與愿違,只能以死殉夫。

(2)節與孝矛盾的調和——舍節盡孝。在特殊情況下,女子失去貞節撫養孤兒,會得到社會的寬容。有人為了撫孤,臨死前允許妻子改嫁。如《灤陽續錄》(一)中司皰楊媼言:其鄉某甲將死,囑其婦曰:“我生無余資,身后汝母子必凍餓。四世單傳,存此幼子。今與汝約:不拘何人,能為我撫孤者則嫁之,亦不限服制月日,食盡則行。”[2]505后夫病死,婦嫁人以求生,據其資,延師教子。生兒育女繼宗祀是婦女對家族應盡的孝道義務,教育好子女,也是婦女不可推卸的責任。

程朱理學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紀昀認為“此婦甘辱一身,以延宗祀,所全者大,似又當別論矣”[2]505。對墮節之婦也要“憫其遇,悲其志”,使她們能延續家族香火,成全大事。“為人母者對家族的孝道責任要求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不僅為家族產生一個肉體的生命,而且要為社會產生一個合格的文化生命,這樣不僅要生養,還要教育子女,這些對于民族的繁衍與進步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1]325

紀昀在孝與其他道德禮教發生矛盾時,總是取孝而舍棄其余,表現了紀昀處事貴寬、論人欲恕的態度。如《灤陽消夏錄》(五)中鄭五為了終養老母,臨死前允許妻子改嫁。妻從之,母借以存活。在節與孝產生矛盾之時,紀昀對節有所動搖,并對因孝失節的婦女所承受的痛苦和不幸表示同情。

2.孝與孝的矛盾。《孟子·告子》曰:“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有時這種同質道德沖突不可調和,常常使孝婦處于進退維谷的境地。如《槐西雜志》(二)講,一媳婦抱兒子扶婆婆過河,婆婆被激流所沖,婦棄兒救婆婆,婆婆得救了,兒子卻被水沖走了。因斷了家族的香火,婆婆傷心絕食身亡,媳婦也殉身而死。“有著論者,謂兒與姑較,則姑重;姑與祖宗較,則祖宗重。……既是兩世窮嫠,止一線之孤子,則姑所責是,婦雖死,有余悔焉。”[2]289-290在婆婆與兒子之間選擇,就孝道而言本身就是吊詭。婆婆年事已高,人生之旅已近終點,兩世單傳,家族的香火系于一線之孤。“以至于無論作出何種選擇都必須同時付出巨大的道德上的代價,它所引起的人物內心的騷動不安比道德情感的異質沖突更具有人性深度和藝術感染力。”[7]131紀昀從世道人情中那些微妙的疑難出發,讓人看到在孝與孝之間的矛盾沖突中,奉老與保嗣難以兼顧,為人婦何其難也。

3.孝與惡的矛盾。有孝婦雖然孝順公婆,但有其他惡行為,但終因孝德逢兇化吉。如上文所述《灤陽消夏錄》(五)中的曹二妻,遇風雷大難不死,是因為孝順婆婆。《姑妄聽之》(二)中李村某農婦也因她“事姑孝”而沒有被鬼索命。《槐西雜志》(一)中婆婆虐待媳婦,媳婦在貯物間自盡。公公納一小妾,虐待婆婆,婆婆也欲在貯物間自盡,卻被媳婦披發吐舌的鬼魂相救,并以自己幽室沉淪、凄苦萬狀的遭遇勸婆婆不要尋短見,孝道消解了恩怨。

在儒家文化中,孝是核心觀念。儒家傳統倫理認為在家孝于父,出仕忠于君,孝觀念由家庭倫理擴展為政治倫理、社會倫理。“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3]2545孝是核心道德觀念,當孝與其他倫理道德發生沖突時,都會讓位于孝。因此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作惡者因孝德總能逢兇化吉。

4.孝與淫的矛盾。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淫與孝也常常出現矛盾。在《如是我聞》(二)中,神靈和城隍討論“婦至孝而至淫,何以處之”的問題時[2]160,給出了五種意見:

第一種認為應“舍淫而論其孝”。其理由是“陽律犯淫罪止杖,而不孝則當誅,是不孝之罪重于淫也。不孝之罪重,則能孝者福也重,輕罪不能削重福,宜舍淫而論其孝”。

第二種認為應“舍孝而科其淫”。其理由是“服勞奉養,孝之小者;虧行辱親,不孝之大者。小孝難贖大不孝,宜舍孝而科其淫”。

第三種認為應“罪福各便其報”。其理由是“孝,大德也,非他惡所能掩;淫,大罰也,非他善所能贖。宜罪福各受其報”。

第四種認為“相抵不可”。其理由是“以淫而削孝之福,是使人疑孝無福也;以孝而免淫之罪,是使人疑淫無罪也。相抵恐不可”。

第五種認為可相抵。其理由是“以孝之故,雖至淫而不加罪,不使人愈知孝乎?以淫之故,雖孝而不獲福,不使人愈戒淫乎?相抵是”。

諸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看來孝與淫的矛盾對立在封建道德體系中比較復雜。李永泉、陳穎兩位學者從人性的復合性加以分析:“善和惡充其量只是人性中的兩極,對人的評價如果只限于好壞的范圍往往由于過于簡單而流于膚淺,只好或只壞的人物往往都是概念化的存在,具體的人往往具有豐富而各異的外在表現。在文學人物塑造上,只有寫出其復雜性,才會有無盡的魅力。”[8]78-79

從道德上講,貞和孝都是封建道德對女性的要求,在二者產生矛盾時,就成為一個道德難題。這些矛盾使倫理道德處于尷尬境地,像紀昀一樣的學者也困惑不已。紀昀思考種種道德矛盾,謹慎地發表一己之見。

《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孝婦、孝女多數是社會地位比較低的婦女,她們的行為就是《孝經》上所講的庶人之孝,多為養親之孝。能夠舍棄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而盡孝,是一種利他行為,是自我犧牲,其道德意義是不容否認的。拂去蒙在傳統道德上的歷史塵埃,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孝婦、孝女的悲慘命運,她們為了盡孝失去了幸福和生命,柔弱的身軀承受著沉重的經濟和道德負擔。“女子孝行犧牲了女性的利益、幸福乃至生命,則更是殘忍的、消極的歷史糟粕。”[1]326

[1] 肖群忠.孝與中國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孫致中,吳恩揚,王沛霖,等.紀曉嵐文集:第2冊[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3] 孝經注疏[M]//阮元.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4] 王立,劉暢.中國古代文學史中的女性以智抗暴母題[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8(1).

[5] 王立.鬼靈文化與中國古代復仇文學主題[J].齊魯學刊,1992(6).

[6] 王立.《閱微草堂筆記》的復仇主題略論[J].明清小說研究,1992(2).

[7] 周勃,達流.永恒的困擾——文藝與倫理關系論綱[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8] 李永泉,陳穎.《閱微草堂筆記》的難題[J].文學教育,2008(5).

Abstract:The female filial piety inN otes ofYuewei Cottageis the filial piety in accidents,for which they often sacrifice their own well-being and life.They attended to their parents-in-laws with their faithful,chaste and undefiled piety,displaying the tragic fate of the filial women and filial daughters.Women’s filial piety at the cost of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even their life is an altruistic act and a kind of self-sacrifice,with its moral significance undeniable.But its ethic and moral disadvantages in the feudal era are also apparent,and the homogeneity and heterogeneity of moral conflict is difficult to reconcile.

Key Words:the women’s filial piety;N otes ofYuewei Cottage;tragic fate

The Women’s Filial Piety inNotes of Yuewei Cottageby Ji Xiaolan

Wei Xiaohong
(Editorial Department,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S hanxi030006,China)

I207.41

A

1671-2544(2010)04-0027-05

2010-04-29

魏曉虹(1964— ),女,山西繁峙人,山西大學學術期刊社副編審。

(責任編輯:祝春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国产18页| 日本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成人免费一级片| a天堂视频| 99久视频|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香蕉色综合|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欧美天天干|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国产| 欧美精品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无码在线激情片|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天天色综合4|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99re精彩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2018日日摸夜夜添狠狠躁|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国产玖玖视频|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91久久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亚洲无码不卡网|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性视频久久|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亚洲欧美|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精品福利国产|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网站| 嫩草国产在线|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婷婷综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