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秀英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66)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共同理想追求、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水電施工企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提高經濟效益、擴大就業、承擔社會責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水電施工企業出現經濟效益下滑、人才流失嚴重、發展力創新力不足等現象,產生這些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企業沒有符合本企業實際發展所需的、科學的企業文化。
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曾經說過:“國家的富強靠經濟,經濟的繁榮靠企業,企業的發展靠企業文化。”水電施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于企業文化。推進企業文化創新是水電施工企業獲得快速、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企業文化的作用不容低估。一些水電施工企業在這些方面存在誤區,并面臨諸多困境。
企業文化是將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價值觀灌輸給全體員工,通過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適合本企業的價值體系,是影響企業適應市場的策略和處理企業內部矛盾沖突的一系列準則和行為方式,企業文化創新就是這一系列準則和行為方式的變革,是企業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對自己的準則和行為方式的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保持企業旺盛的生命力和競爭力。而一些水電施工企業認為企業文化創新就是企業形象更新,于是設計了標識、包裝、制服和廣告詞,從會議室、到施工現場四處張貼企業愿景、經營理念、員工行為規范等等,至于這些能否真正地在全體員工中起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卻沒有真正去研究分析,結果這些企業文化只能流于形式,沒有任何實際價值。
不少水電施工企業領導認為,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要塑造企業精神,而與企業管理沒有多大關系。他們為了塑造自身的企業文化形象,在脫離企業經營實際的情況下總結了一套經營理念或企業精神,雖然對于企業可能會起到一時的包裝功效,但是對于企業自身而言,只是空談,沒有任何實效。因為水電施工企業是依據生產經營狀況和一定的業績來進行評價的,企業文化對企業內部的凝聚力、企業生產效率及企業發展的作用和影響不是單獨發揮作用的,它是滲透于企業的管理體制、激勵機制、經營策略之中,并協同起作用的。因而,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的價值觀是貫穿在企業經營管理的環節和過程中,而非獨立于外的。
企業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將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與不同經濟環境等因素都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由于各個水電施工企業的具體起點不同、發展的歷史不同、經營理念不同及人員結構不同等情況,所以企業對環境做出的反應和處理內部沖突的方式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因而,不同的水電施工企業應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文化方案。
在日益深化和激烈的國內外水電市場競爭的環境,水電施工企業要想擺脫困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實現企業文化的創新,必須認識到創新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是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必須逐步深入地把創新貫徹到企業文化建設的各個層面,落實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踐中,使企業文化創新由一種文化理念轉變為對提高企業競爭力有決定性作用的新型經營管理模式。這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企業核心價值觀是企業內部的絕大多數人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念,是企業員工在長期的實踐中所形成的共同的價值取向,它決定企業的特征,又為企業提供精神支柱,是企業文化的基礎,核心和實質。因其是在企業長期的經營活動中沉積與總結出來的,從這種意義上說企業文化的其它要素如管理制度、組織結構、企業行為、企業形象等,都是從企業價值觀中派生、引伸出來的,它們的根本作用就在于維護、傳播及強化企業價值觀。因此在水電施工企業文化創新的過程中,價值觀的重新確立是核心內容。下面以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水電五局)企業文化方案為例展開說明:
中國水電五局企業文化(簡稱“公司文化”),由公司愿景、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經營理念、員工行為規范、形象標識六部分組成,構成統一的公司文化。
公司文化具體表述為:
公司愿景表述:共同努力,將公司建設成為業務多元、管理一流、核心競爭力明顯、具有較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質量規模效益型跨國企業。
公司企業精神表述:自強不息,勇于超越。
公司核心價值觀表述:為股東創效益;為社會擔責任;為員工謀幸福。
公司經營理念表述:誠信立足,創新致遠;精益卓越,和諧共贏。
公司員工行為規范表述:敬業、堅韌、合作、奉獻。公司形象標識按照《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成員企業形象識別手冊》規范應用。
對于水電五局公司文化而言,是根據自己企業的特點進行具體的設計定位,以鮮明的、個性化的企業核心價值觀獲取競爭優勢,它不僅折射出水電行業的特點和水電人堅韌不拔精神,還體現不斷開拓創新、不斷發展進取的時代精神。同時,通過企業文化活動把員工個人的價值觀與企業的價值觀統一起來,時刻維護和強化這種價值觀,激勵員工在實現企業目標過程中始終體現這種價值觀。通過對企業核心價值觀的確立,推動水電施工企業發展戰略、經營策略的轉變,使企業文化創新成為蘊藏和不斷孕育企業創新與企業發展的源泉,從而形成企業文化競爭力。
企業形象是企業內在素質與外在表現的綜合體現,是企業的各層關系者對企業所形成的整體印象,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社會擴散力,是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經濟全球化使得水電施工企業間的競爭更為激烈,業主單位最后選擇的往往憑借企業形象。因此,水電施工企業要脫穎而出,形象戰略尤為重要。塑造企業形象,就要把企業精神、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經營理念等滲透到日常的施工質量、服務承諾、經營管理和行為規范中,實現物質生產與文化生產的動態有機結合。在對企業文化創新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的同時,又外在表現了企業文化創新的成果。
把企業文化融于企業管理應從轉化上下功夫,力求實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內化于心。就是通過宣貫文化理念,通過理念故事化、理念人格化和理念自覺化,用企業倡導的共有價值觀,特別是精神、觀念、意識、原則來武裝全體員工的頭腦,轉化為員工的共同認識,使共同價值觀人人皆知。
二是要固化于制。就是要把共同價值觀通過文化制度化,將企業的基本理念體現到企業各項管理制度中去,貫穿到經營管理的全方位、各環節,促進各項經營管理工作。比如,水電五局倡導追求卓越、注重績效的文化理念,在用人制度上,就是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建立公平競爭、市場選聘的用人制度,體現這一理念。對一線員工就要實行計量考績付酬制,不能搞大平均、吃大鍋飯,要用一整套制度把文化理念落到實處,把文化的軟管理和執行制度的剛性管理結合起來,才會有好的效果。
三是外化于行。就是通過典型引路,樹立先進人物,建立企業先進人物的文化故事,去引導廣大員工。通過各級領導模范執行員工行為規范,帶動廣大員工身體力行員工行為規范,把共有價值觀變為員工自覺的習慣和日常行為。同時,通過企業形象策劃、品牌表述展示企業形象,實現企業形神的高度統一。
企業文化的創新應考慮到企業的特點及企業的各個層面。在制定企業文化方案時要抓好分支文化和基層文化。企業文化與分支文化、基層文化是原則包容關系,同時實現分支文化和基層文化對企業文化的補充、細化和豐富。大型水電施工企業文化的橫向延伸,應做好企業的質量文化、安全文化、廉潔文化、營銷文化等分支文化的建設;縱向延伸,應做好企業文化向所屬各單位、項目、小區的延伸,堅持重心下移,推進文化理念向一線和基層延伸,使企業文化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企業文化建設是公司一項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工作。水電施工企業的黨政班子要共同領導企業文化建設工作。黨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視,親自組織企業文化實踐活動,帶頭遵守員工行為規范。企業各級黨組織要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黨委的重點工作,進行專題討論,發揮黨委的組織、引領、指導作用。明確企業文化創建的責任部門,具體做好企業文化的策劃、宣傳、組織工作。企業的工會組織、各有關 門要做好配合工作。各企業應成立企業文化領 小組,建立強有力的辦公室,形成企業文化黨政共同負責,黨委牽頭總抓、積極推動,相關部門協同工作的良好機制。
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促進水電施工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的需要。企業文化是社會整體文化環境的具體反映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反映。社會文化、企業經營是處在不斷地發展變化過程中的,因此企業文化要隨著社會經濟、企業自身地變化而不斷地做出調整,不斷地進行創新,以提高水電施工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