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蘇雪菊
[關鍵詞]都市類報紙;服務牌;服務性新聞
如今新聞已摘下了“高高在上”的帽子,大踏步地進入了“平民時代”。新聞報道開始不再唯政務報道馬首示瞻,轉而吹起了“都市風”、“市民風”,老百姓成了當今新聞的主角,于是乎新聞開始變得越來越“低調”,越來越有人情味。新聞的服務性逐漸回歸,并被重視,被凸顯。因為只有通過服務,才能去影響受眾,吸引受眾,才能達到既定的傳播目的,才能確保被受眾認同。《家報》作為一張都市類周報報紙,如果想從新聞時效性上與其他媒體競爭,那無疑是以卵擊石,所以,《家報》全體同人決定從服務性下手,打好為民“服務”這張牌,使傳播內容成為受眾生活的好幫手。
一、報紙為何要打服務牌
何謂服務性新聞呢?服務性新聞也稱服務性報道,或者實用性報道。它是一種為人們工作、生活中急需解決的非商務活動無償提供信息的新聞。其特點是針對性強,切實可用,無償服務。服務性新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講,傳播新聞信息本身就是為讀者提供基本的服務;從狹義講,是指一種特殊的新聞品種。即專門的服務性新聞。
要想打好“服務牌”,我們就要在新聞報道采用“三貼近”的原則,突出“服務”的特點,把現階段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焦點事件,尤其是與平常老百姓生活休戚相關的話題,作為新聞報道策劃的方向與選題。比如關注房地產、股市、子女教育、中高考、醫療、環境、交通、治安、創業增收、貧困群眾的生活等。我們常說“以人為本”,落到媒體就是要關注民生,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而只有把這些群眾關注的新聞事實加以提煉,讓受眾感受到新聞傳播的就是自己身邊的事,新聞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人民群眾才會既容易接受又樂于再傳播新聞,從而也有利于正確輿論導向的形成。
筆者認為,一條新聞,只要它能為受眾釋疑、解惑、提供服務,那么這條新聞就具有服務性。大到政策服務、信息服務,小到生活服務,如今年年初關于二手房稅收新策出臺了,《家報》地產版推出《營業稅調整后到底該咋收》一文,從老百姓關注的角度出發,幫助群眾進行政策解讀,進行解疑釋惑;二手房交易火爆,《家報》又就推出《房產經紀人教你把房子賣個好價》;國家提倡節能減排,我們又從關注科技、節能、環保的角度出發,采寫《關注哈埠科技樓盤》一文,引導市民更新居住理念,關注節能環保樓盤。另外,逢年過節,天氣情況如何,節日市場供應怎樣,出行交通狀況如何,只要是百姓想知道的,就是媒體需要關注的。另外,通過新聞輿論監督,給老百姓解決的一些具體難題,像供暖好不好,物業管理是否到位,小區臟亂差,停水停電長期無人過問等等,我們的新聞都要行使著這些職能。所以我們說,從受眾的角度采寫新聞,滿足受眾的需求,這便是新聞的服務性。
其實,新聞體現為民服務的理念不僅只是局限于幫助幫忙類的民生新聞中,在我們編輯整合新聞信息時一些日常的信息資源也給受眾的生活帶來些許引導和方便。比如,交通線路提示、各項行動指南、天氣變化的提醒、如何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更便捷、疾病預防知識的宣傳等,這些細化具體服務信息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是必要又實用的。為了給讀者從我們的媒體上吸取更多、更有用的信息,我們把關注的視角放低、放低再放低,讓我的內容實用、實用、更實用,美容版通過《這樣護膚“催人老”》這樣的稿件,告訴你,擦精華液、眼霜、爽膚水,如何做才最有效,如何做會“適得其反”;老年版刊發《餐桌上的防病“黃金搭檔”》,告訴老年朋友“蘋果+茶葉”防心臟病;“菠菜+胡蘿卜”防中風;“葉酸+硒酵母”防胃癌等等這種非常實用的新聞,都非常受讀者歡迎。
作為地方媒體,就更要做到貼近生活、貼近百姓,服務百姓、服務大局,是新聞感應變化、呼應需求、適應市場的需要。在新的傳播環境下,只有加強服務意識,讓大眾切實感受到來自媒體的“服務”,才能“抓住觀眾的眼球”,進而才能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占得有利位置。
二、怎樣寫作服務性新聞
那么,怎樣寫作服務性新聞才更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呢?
1.突出實用性。實用性強是服務性新聞的一個重要特點。服務性新聞的實用性包括下述方面:(1)對受眾“實用”、“實惠”,詳細周到地為受眾答疑解惑;全面準確地給受眾參謀指導;具體靈活地為受眾所學習和使用。(2)為社會各界“溝通”、“服務”,加強、促進社會各界的相互了解;幫助社會各界提供為他人的服務。如:將水電氣等公共服務單位的服務網點地址、服務電話、營業時間、停供公告等傳統認為是“廣告”的資訊寫在服務類新聞中,為市民節日期間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這類新聞稿件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廣告”,恰恰是服務性新聞實用性特點的具體體現。
2.注重貼近性。服務性新聞的服務應該是積極主動、不講價錢、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受眾聽過之后,能對自身生活產生某種影響,得到實際收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服務性新聞的出現本身就蘊涵著貼近性。它的貼近性不僅體現在受眾的利益上,也體現在地域上和心理上。新聞觸角可以延伸得大到市民百姓關注的政策法規,小到失物招領、尋人問訊、求醫購物等生活瑣事。
3.講求實效性。相對于其他類新聞而言,服務性新聞更應該高度重視自身的時效性。對于聽眾來說,他們總是隨著季節的更替和生活的變化而出現不同的關注點,服務性新聞必須隨著人們生活的變化而及時地向他們提供信息,解疑釋惑,否則,便難以受到關注,失去自身價值。
4.體現導向性。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也是千變萬化的。服務性新聞應圍繞人們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盡可能地提供全方位的知識服務,引導生活,指導消費,充分體現出自身的導向作用。服務性新聞除了關注人們日常生活,向讀者傳授知識,提供服務外,還有交流心得、梳理情感,以真實、真誠、真情來感染人、教育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職能。它可以通過有說服力的、藝術性的引導,使人們易于理解、樂于接受,從而改變自己的言論和行為,最終發揮導向作用。
5.增強可聽性。服務性新聞報道中往往會有各種專業術語,而有些術語對于廣大聽眾來說十分抽象,短時間內很難與活生生的生活體驗聯系起來。這就要求服務性新聞增強可聽性,盡量做到專業信息生活化,專業語言口語化,服務信息實用化。
總之,媒體要想打好“服務性”這張牌,就要打好真實性、權威性、時效性、通俗性這幾張牌。只有這樣,才能文盡其用,在讀者中贏得口碑。□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