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東
[關鍵詞]圖片;編輯;讀圖時代
隨著“讀圖時代”的到來,人們對圖片信息日益渴求和苛求,對于報紙這種傳統的平面媒體來說,圖片和版面既是必不可少的信息載體,更是吸引讀者眼球的先決條件。如何通過版面編排來突出報紙的個性,如何通過視覺語言的主體——攝影圖片和插圖等演繹明晰易懂的編輯思想就成為版面設計的關鍵。
關于報紙編輯,穆青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曾提出過“圖文并茂、兩翼齊飛”的觀點,這種理念早已為業界廣泛接受。在我們進入讀圖時代以后,使用線條、色彩和大字標題的“老式設計”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審美需求,以更加醒目的富于沖擊力的大圖片來引領版面主題、創造視覺中心、吸引讀者注意已經成為時代的潮流。
要想辦好版面,編輯必須首先提高自身編輯意識。編輯意識就是一張版面的活的靈魂,版面上的所有內容都應為這種意識服務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讀圖時代,圖片更應該成為報紙編輯傳達編輯思想,引領輿論導向的利器。要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確保真實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也是一切新聞信息存在的基礎。同理,新聞照片不是藝術照片,來不得半點人為篡改。但隨著圖片在報紙版面上重要性的提升和廣泛運用,新聞照片的造假也成了“假新聞”的一個重要來源。近些年來層出不窮的新聞圖片造假事件嚴重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膠片時代,新聞圖片是報紙最為真實的表現手段,一幅好的新聞圖片勝過千言萬語,它的內容毋庸置疑。但近年來,隨著數碼時代的來臨,新聞攝影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數碼照片已經大范圍地替代了原來的膠片照片。數碼照片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使用電腦軟件“容易處理”,不但可以調整色彩,甚至可以人為地“添枝加葉”或者刪除“多余”,這給圖片造假提供了相當的便利。在這種情況下,編輯更應該時刻強化對圖片的質疑意識確保真實。要多問一些為什么,多些質疑,要聯系圖片說明和畫面情境縝密推斷,尤其是對相對“完美”的照片更應該 “吹毛求疵”,對有些精彩但不合情理的新聞圖片要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認真核實確保萬無一失。
二、培養審美
審美意識是人所特有的意識,柏拉圖等人就認為審美意識是與生俱來的,它是人們感受、鑒賞,乃至創造各種美好事物的一種自覺的心理狀態。對于專業的報紙編輯來說,依靠天生的審美能力仍然遠遠不夠,必須把自身的審美意識升華成一種專業的新聞第一藝術為輔的評判標準。新聞作品中的文字和圖片都是傳播符號。文字屬于語言符號,而圖片則屬于非語言的圖像化符號,在影響讀者心理的過程中會生發出不同于文字的特殊美學功能,這種功能一目了然,卻又非文字所能表達。因此,版面編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美學修養,增強鑒別新聞圖片的審美能力,既不能只顧畫面不顧內容,也不能只看內容忽視畫面,在文字和版面的配合下總體謀劃,發揮新聞圖片的最大價值,提高傳播效率。要打造自身的美學體系,需要不斷總結歷史和現實中的經典版面,加強對圖片和編輯周邊多領域的研究,要學習一些攝影知識,強化感性認識,分析讀者心理,選取那些最能打動人心吸引眼球的作品。
具體來說,要發揮圖片的優點,打造版面的視覺中心,就需要沖擊力強且對時間、變易、結果的詮釋力強的圖片。形象與色彩豐富的圖片,可以有效增加讀者直接感受,更能打破時間、空間及人際間隔閡,適合不同年齡、知識層次欣賞,且給人以強烈的第一印象。寬容度高的圖片,更能把平庸的事情變成活潑生動的圖畫,相對比文字容易激起閱讀意愿,從而帶動讀者的閱讀意愿。變數大的圖片,讀者可隨自身角度變化對所描述事物的觀感,會引發不同的思路促進深入的思考。
三、圖文并茂
隨著“讀圖時代”的來臨,圖片在新聞傳播中所占的份額日漸加大,但僅僅依靠圖片永遠也無法支撐起一份獨立的報紙。“讀圖時代”的到來,并不意味著文字衰落、圖片從此一統天下,恰恰相反,“讀圖時代”是信息傳遞的優化,是文字和圖片的有機統一,也就是說文字和圖片的融合要產生1+1>2的效果。在報紙編輯中,作為主片的獨立新聞照片不但要強化圖片,同樣要做大標題,要擲地有聲,簡短、平實、深刻,照片說明要準確、通俗、富于啟發性。配合文字稿的新聞圖片也不能簡單地“填空”,要精心謀劃,選擇適當的尺寸和位置,使其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對于一些個體畫面不夠精彩內容不夠吸引的圖片,可以成組刊發,發掘它們的內在聯系,以文字說明有機組合,配以同類標題,同樣可以形成情趣盎然的視覺小品。總之,充分發揮圖片和文字的各自優勢,強化它們在版面上的血肉聯系,會使它們相得益彰,配合出更加時尚優美的版面吸引讀者。
四、版式配合
版式是一份報紙的“門面”,反映著報紙的個性和品格,也傳遞著報紙的態度和情感。發揮好圖片在版式中的靈魂作用,使其真正成為視覺的中心、注意力的中心,會讓這種隱性傳播對受眾更有親和力。一般而言,一張版面上最先吸引讀者注意的就是標題和圖片,靈活運用圖片,充分發揮大照片的沖擊力和小圖片的調節功能,透過圖片的交叉、并置、重疊處理,在現代化的圖片和版式處理軟件的輔助下,有機組合新聞要素,可以形成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有效引導讀者的視覺興趣,消除閱讀的疲勞感。同時也應注重版面的內容構成和分布,加強條理性和導讀性,協調文字和圖片,合理運用色彩,調節輕重濃淡,使讀者第一時間就能“以貌取版”,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另外,為了獲得優秀的新聞照片,版面編輯還應加強一些“幕后”的工作:1.了解新聞攝影記者的特點,根據不同題材發揮個人特長。2.了解新聞攝影所面對的拍攝對象的背景,從而挖掘背后的話題,以備后續報道或者深度報道。3.分析讀者的訊息信息需求,及時向攝影記者提供有關的新聞線索。4.指導新聞攝影記者與被攝者、讀者實現良好的雙向交流。在加強圖片編輯優化新聞版面的編輯工作中,這四個要素的和諧統一,對挖掘新聞攝影的審美創造力、促進新聞攝影的精益求精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讀圖時代,視覺文化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閱讀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人們已經處處置身于視覺圖像的環境中,作為傳播者除了給受眾提供各類信息,同樣需要在圖文并茂的環境下提高自身的各種能力和修養,樹立受眾本位的圖片傳播意識,在尊重受眾的同時積極豐富報紙的內涵和審美,從而實現報紙與讀者的“雙贏”。□(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