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鳳學 劉義秀 師樹田 孟曉峰 劉芳 吳立華 楊珍珍 蘇豪 馬彩云 姜陽徐希奇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行急診介入能有效恢復心肌再灌注,改善患者預后[1]。但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導致嚴重后果的是無復流發生。如何減少急診介入時無復流的發生是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死亡的關鍵所在。本研究通過隨機對照的方法觀察急診介入術中應用替羅非班對冠脈血流、心肌灌注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共72例。診斷標準①有典型臨床癥狀;②特征性心電圖改變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導聯ST段抬高(胸導聯≥0.2 mv,肢導≥0.1 mv)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塞伴左束支傳導阻滯;③發病小于12 h。72例中男46例,女26例,年齡40~79歲。隨機分成兩組A組(術中應用替羅非班)B組(術中沒有應用替羅非班),兩組的年齡,性別,危險因素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基本用藥 所有患者均給予負荷量氯吡格雷300 mg頓服,阿斯匹林300 mg嚼服。
1.2.2 替羅非班 A組指引導管到位后冠脈內給予10 μg/kg負荷量,隨后0.15 μg/(kg·min),持續靜脈點滴至術后24 h。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基線臨床特征,冠狀動脈病變情況,冠脈介入術后即刻靶血管造影結果,TIMI血流分級[2]和TIMI心肌灌注分級[3],出血并發癥等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 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
2.1 兩組冠脈病變特征及術中處理情況,病變血管數目,靶血管分布和靶血管病變類型,病變處理方法,支架應用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冠脈血流和心肌灌注情況,見表1,2。

表1 兩組梗死相關動脈TIMI血流分級

表2 兩組梗死相關動脈心肌灌注血流分級
2.3 兩組出血并發癥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本結果顯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塞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應用替羅非班能有效改善冠脈血流和心肌灌注,減少了急診介入時無復流的發生,提高了急診介入手術的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粥樣斑塊不穩定破裂和介入術中損傷血管內皮可誘發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微血栓脫落后阻塞遠端微循環,影響心肌灌注。替羅非班能夠阻斷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體與纖維蛋白原結合,劑量依賴性的抑制ADP、膠原、花生四烯酸和凝血酶等多種途徑誘發的血小板聚集。另外替羅非班不但充分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溶解血栓,還可以改善內皮功能,逆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診介入術后的血管內皮功能不良,從而獲得更好的冠脈血流和心肌灌注。
[1]SILBER S,ALBERTSSON P,AVILESF F,et al.Gaideline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The task force fo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ur Heart J,2005,26:804-847.
[2]TIMI study group.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trial:phaseI findings.NenglJMed,1985,312:932-936.
[3]GIBSON C M,CANNON C P,MURPHY S A,et al.relationship of TIMI myocadial perfusion grade to mortality after adminstration of thrombolytic drugs.Circulation,2000,101: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