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雨 張奇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疾病,是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及時、未徹底治療或患者體質較差,病程遷延所致,纏綿難愈,易復發,常繼發痛經、月經不調、不孕等疾病,常規治療效果不佳,目前尚無確實有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上多采用綜合療法。本文回顧分析我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62例門診及住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針刺、特定電磁波治療儀(TDP)理療結合拔罐治療的臨床資料,療效滿意,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慢性盆腔炎患者62例,年齡20~49歲,平均33.5歲;病程3個月~10年;其中有流產史25例,腹部手術史19例,產婦20例,其他10例。所有病例均有下腹部墜脹疼、白帶增多,腰骶酸痛,附件壓痛。其中有月經不規律者11例,B超檢查檢查附件增粗增厚者18例,盆腔炎行包塊者13例,盆腔積液17例。選取2008年同期慢性盆腔炎患者62例設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病程、臨床癥狀和體征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婦產科學》以下標準診斷:①既往有急性盆腔炎病史;②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常在勞累、性交及月經前后加重肛門墜脹感;③一側或雙側下腹部壓痛;B超一側或雙側附件呈條索狀增粗或囊性包塊,盆腔有積液[1]。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月經期靜脈滴注生理鹽水500 ml+青霉素鈉800萬U(或阿奇霉素0.5 g);甲硝唑溶液0.2 g×100 ml×2,1次/d,5 d一療程,共2 ~3 療程。治療組:①避開月經期,針灸雙側上、中、下髎穴、關元、三陰交穴位。具體操作:排空小便,取仰臥位,皮膚消毒,40 mm毫針持筆式進針皮膚約20 mm,提插捻轉瀉法,得氣后留針30 min。②采用TDP治療儀J-30型 ,照射小腹關元穴30 min,留針20 min。1次/d,10 d一療程,治療2~3療程。③避開月經期,取俯臥位,在腎俞、八髎穴位處拔罐約15 min,每2 d治療一次,10次一療程,連用2~3療程。兩組均隨訪6月。
1.4 療效標準 治愈:癥狀、體征均消失,月經正常,B超復查正常;好轉:癥狀、體征減輕,月經基本正常,B超復查聲像有改善;無效:癥狀、體征無減輕,B超復查聲像均無改善。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進行率的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2~3個療程并治療后隨訪6個月,觀察組治愈31例,占50%,總有效率93.55%,對照組治愈12例,占19.35%,總有效率67.74%。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23,P<0.01),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慢性盆腔炎療效比較(例,%)
盆腔炎指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的炎癥,有急、慢性之分。慢性盆腔炎為急性盆腔炎未能徹底治療,病程遷延不愈,其中一部分病例為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常導致不孕癥的發生。中醫認為盆腔炎屬于“腹痛”,“帶下”等范疇,因血脈虛弱,濕熱邪毒乘虛侵入胞中,滯于沖任,沖任脈絡受阻,濕熱瘀結,滯于少腹[2],氣滯血瘀,脈絡不通,再加上急性發作未徹底治療或體質弱慢性遷延。引起慢性盆腔炎的菌群復雜,主要有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厭氧菌及性傳播的病原體。西醫治療中青霉素鈉(或阿奇霉素)對上述菌群具有殺滅作用,但慢性盆腔炎由于長期炎癥刺激,周圍組織粘連增厚,藥物不易進入,故療效不理想,易于復發[3]。中醫以溫經利濕,行氣活血為基本原則。針灸療法能調節卵巢功能和激素分泌,促進和調整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的吸收消散,加快組織的修復和再生,解除平滑肌痙攣,對機體內環境有很好的平衡調節作用[4]。針刺三陰交,可通調沖任脈氣,培元固本,溫經散寒,調理肝腎,鎮痛,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免疫力;足太陽膀胱經上髎、次髎、中髎治療腰痛、月經不調、白帶異常、痛經;加以TDP治療儀照射,通過溫熱效應促進局部炎癥吸收消散,并在腎俞、八髎穴位處拔罐療法,綜合治療,可以改善局部組織營養狀態,有利于炎癥的吸收和消散,提高免疫力。本資料中兩組患者經2~3個療程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3.55%,對照組總有效率67.74%。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臨床上對于慢性盆腔炎要注重預防,各種婦科手術后及月經期應避免不良性生活、游泳、盆浴等以免致病菌乘機而入,造成感染,做好避孕工作,注意會陰部的清潔衛生。
總之,物理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通過加速血液循環,組織再生、修復;促進粘連和瘢痕組織的軟化、消散,炎性吸收。為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一種較好的治療手段。
[1]樂杰.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46-252.
[2]陳麗.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研究.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8,23(1):58-59.
[3]楊維.清熱利濕、活血散結法治療慢性盆腔炎(濕熱瘀結證)臨床研究.中國中醫藥信息,2006,10(13):20.
[4]劉榮芬,林慶春,常潔.電針結合微波治療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癥44例.針灸臨床雜志,2009,25(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