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美國《防務新聞》、《華盛頓時報》等媒體報道,外媒聲稱中國已開發出可用于軍事偵察的飛艇。有美軍專家認為,解放軍可能還在開發巡航高度在20千米~100千米的近太空飛行器,并輔以雷達等尖端設備。在必要時,這些近太空平臺可指引二炮導彈實施遠程精確打擊。
美國《防務新聞》稱,目前,解放軍開發的飛艇已可監控臺海地區,還可能在東海及南海構建一個飛艇網絡。部署在上述空域的飛艇一次可不間斷地巡航長達一周之久。它們可以完成監視、輔助導航及通信中繼等任務。尤其是當中國的衛星系統因遭到敵方攻擊無法正常工作時,飛艇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發揮“準天基通信偵察元件”的作用。
有美國媒體認為,解放軍已經在開發巡航高度達15千米甚至更高的飛行器。《華盛頓時報》援引美國智庫“2049項目研究所”的報告稱,大氣層與太空之間的部分被稱為“近太空”,其高度距地球表面20千米~100千米。這個范圍對噴氣式飛機來說太高,對軌道衛星來說又太低。解放軍已充分意識到近太空飛行器的優越性:由于巡航高度較高,它們被雷達及紅外探測設備鎖定的概率低于無人機;它們可由太陽能提供動力,因此,巡航時間超過長航時無人機;作為大型空中平臺,它們可通過搭載各種設備執行多種任務。
美國智庫“2049項目研究所”猜測,解放軍可能已開發出一批近太空飛行器,并進行了相關測試。報道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都設立了研究所,致力于設計、研發并制造各種近太空飛行器。其中068基地的近太空飛行器研發中心已經對外公開了包括JK-5、JK-12和JKZ-20在內的近太空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