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俊
對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新課程體系構建的探析
———以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侯春俊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也隨著各高職院校深入學習教育部十六號文件,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和專業課程的開發等成為各開設本專業的重點工作。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對六界畢業生調查分析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出的一系列教學體系構建經驗可供參考。
崗位主導;課程體系;課程開發
在過去的電子商務發展十年間,國內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體系大多經歷了一個探索過程,專業的定位和課程體系從最初的“以網站建設與維護為主線”發展到后來的“按照商務運營、網絡技術服務并重全能培養”、“以網絡營銷為主線”等多種探索,辦學中存在著全崗培養、與商務實踐業務脫節、畢業生就業難或專業對口率低等問題。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立足于豫西地區經濟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的需要,面向中小型企業,重點掌握從事中小企業或事業單位的商務網站建設和維護能力、網絡溝通能力、網上創業能力、網絡推廣和銷售能力等核心能力。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定位準確準確,能根據每年市場需求變化,來微調教學計劃,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并且在人才培養中不斷探索和改革,在人才培養方面尤其重視專業發展、職業崗位能力需求與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有機結合,重點培養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成為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操作型崗位人員,具備扎實的電子商務務操作型能力為主要培養目標,能夠勝任中小企業及事業單位電子商務應用的復合型人才。電子商務專業圍繞:電子商務專員、網絡營銷員、網絡管理員、網絡零售員、網站維護專員等崗位進行教學過程的設計,實施了“2+1”的教學過程,其中的“2”是指在學校進行理論教學和校內實訓,“1”是指在根據學生的能力選擇頂崗實訓的真實企業,結合頂崗實訓完成就業前的培訓和畢業設計,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實現零距離接軌。
在教學改革中,注重電子商務本身的性質是“電子是手段,商務是本質”,因此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的就業方向是以“技術為輔,商務為主”。在整個教學中分析每個職業工作崗位,對崗位能力進行剖析,分解到課程中。在每門課程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商務操作能力的培養,理論夠用為度。
電子商務專業從典型崗位出發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行動領域,分析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知識、素質和職業能力結構,從而設計出學習領域課程,經過多輪崗位分析優化完善,實現課程體系重構的目標。經過多輪企業調研和校內外專家論證,形成了本專業現有的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體系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依據職業導向和“能力遞進”原則,采用能力本位的課程開發方法。充分體現以社會需求為目標、以職業能力的形成為主線、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的基本特色。首先對電子商務專業職業崗位(群)進行了職業崗位能力的詳細分析,具體確定了該職業崗位所需的職業素質、專業技能、核心能力;然后確定與職業崗位所需的職業素質、專業技能、核心能力相應的課程;最后把開發的課程總體構成本專業的課程體系。具體見表1。

表1 課程與崗位能力分析對照表

職業能力模塊的課程都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商務技能高度融合的整合課程。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實踐實訓教學體系則包括課程實訓、專業綜合實訓、頂崗實習、互聯網創業等環節。
《網絡營銷技術》是一門將網絡技術與商務融合,將傳統與網絡對接的實用性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適應中小企業網絡商務應用,開展網絡營銷活動工作,提升網絡營銷方法和能力。
1.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課程教學目標為中心,通過精心設計和營造與學生現有認知水平相匹配、與企業崗位工作環境相吻合的項目學習情境,以有利于學生從“學生”身份轉換為“企業員工”角色過程中職業技能的培養、職業情感的培育、職業態度的養成為標準,合理選擇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角色模擬、競賽激勵、實務體驗等多種能啟發學生思維、點燃他們探索激情、提高認知水平、提升職業素質的多種教學方法。
2.“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本課程在實現教學目標時,盡量選擇基于真實的工作場景,師生共同營造崗位工作氛圍,師生角色扮演,真正實現學習和工作的主動性,真正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3.多元化和發展性的考評體系。在對專業職業模塊進行重構的基礎上,打破以往的以“終結性”考試成績為主的教學評價模式,建立以能力考核為中心、以過程考核為基礎的考核評價體系。參與主體有學生、教師、企業,共同實現《網絡營銷技術》課程體系的考評,突出本課程的能力目標,引導“教、學、做”一體化。
4.教學從靜態改為動態,深化校企合作。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隨著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只有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重視動態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
分析本課程的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能力課程目標,大綱。通過教學團隊走訪周邊區域企業,進行企業營銷現狀調研,與企業以及電子商務協會、專業委員會座談等形式,對網絡營銷工作流程進行分析,解析崗位業務,設計學習任務,確定教學內容如表二所示。
(一)在基于項目的課程開發中,實施“項目導入—知識模塊分析—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示范—工作任務訓練—項目評價總結”流程進行。
項目導入:對找工作崗位分析學習項目,并以真實案例或者仿真問題進行導入,吸引學生對課程項目的興趣;知識模塊分析:對照項目分解到任務,對每項任務理論知識進行講述和分析;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示范:對于課程核心工作任務,實踐教師進行示范分析,強調中間重要環節,從而讓項目成功率提高;工作任務訓練:針對項目分解的任務,對項目小組進行分工,開始實施執行工作任務,起到“教、學、做”一體化,培養學生相應的工作能力;項目評價總結:項目結束,對學生工作訓練進行多元化評析,對本項目中各個任務進行總結,總結經驗和教訓,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工作能力。

表二《網絡營銷技術》教學項目分解表
(二)教學手段、方法多樣化。利用電子商務專業實習軟件(如德意通電子商務軟件,南京世格國際貿易模擬軟件、金碟沙盤實習軟件等)進行模擬仿真訓練,借助網絡平臺淘寶網、阿里巴巴、拍拍網、有啊等電子商務網站進行真實商務運作。利用電子商務仿真實訓室開展電子商務專業實訓,依托學院電子商務協會進行網絡營銷模擬公司、網上商店、物流模擬公司及所屬網上商店進行電子商務專業實踐。
(三)課堂內與課堂外相結合。本專業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學時間,課堂教學由校內教師承擔,而實踐教學采用多樣形式,由企業教師承擔,內容上充分選擇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核心教學項目進行把課堂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通過課內的理論學習和校內的模擬仿真實訓與課外實踐創業,從而實現工學結合,讓學生走出校門不是找飯碗,而是通過一些諸如網絡創業等實踐造飯碗,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
[2]陳開梅,隆益民.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探討[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6).
[3]沈瑩.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與開發[J].商場現代化,2008(09).
責任編輯 何穎萍
G712
:B
1001-7518(2010)15-0065-02
侯春?。?974-),女,山西平陸人,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