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立英 李園春
腦梗死是指由于腦供血障礙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軟化形成梗死的腦血管疾病[1]。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有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其中腦動脈壁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或其他因素造成管腔狹窄,甚至閉塞而導致局灶腦梗死,稱為腦血栓形成[2]。由身體其他部位的栓子脫落,如顱外動脈壁的粥樣硬化斑塊脫落的血栓碎片或心臟的附壁血栓脫落的碎片或心臟瓣膜的贅生物脫落,進入腦循環,導致某一腦血管阻塞而形成局灶性腦死塞稱之為腦栓塞[3]。
由于腦梗死多發育中老年人群中,且近些年患患者數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因此,對于腦梗死的治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本文選擇我院 2008年 11月至 2010年6月以來進行治療的腦梗死患者168例進行臨床分析,探討不同藥物對腦梗死治療的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擇 2008年11月至2010年 6月以來于我院進行治療的腦梗死患者 168例,其中,男 94例,女 72例,年齡 49~78歲,平均年齡(63.5±17.5)歲。住院(1~23)d,平均住院(11.4±5.6)d。168例患者發病時間在 12 h~26 d,平均發病時間為(12.4±5.6)d。168例患者均為初發病例,CT診斷,病例部位在基底節為主,有腦室旁、腦干、腦室前角、小腦、顳頂部等分散部位病例,此外,還對住院患者進行肝功能、血糖、血脂、腎功能、心電圖等檢查,大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壓,還有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
1.2 治療方法 168例患者隨機分為三組,各組患者均為56例,三組患者除治療方法不同外,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三組患者治療方法分別為:西藥治療組:采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150mg/d阿司匹林;中藥治療組,服用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進行治療,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為吉林華康藥業生產,口服一次兩片,3次/d。中西藥結合治療組:此組同時服用天欣泰血栓心脈寧片和阿司匹林。三組療程均為 2個月,2個月后進行治療效果的分析。
1.3 療效判定 三組患者治療一定時間后,分別測量其血壓,高壓和低壓,并觀察患者頭暈、四肢無力等癥狀的好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患者所有數據均用 SPSS 16.0/PC軟件包進行處理,顯著水平為 P<0.05;極顯著水平為 P<0.01,所有數據采用平均數 ±標準差表示。
比較三組治療前后的血壓變化情況以及頭暈等臨床癥狀的好轉情況。
表1 三組在治療前后的高壓、低壓以及頭暈、四肢無力等癥狀的好轉情況(±s)

表1 三組在治療前后的高壓、低壓以及頭暈、四肢無力等癥狀的好轉情況(±s)
注:三組之間同一指標與中西醫結合組進行比較:①代表P<0.01,②代表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高壓 治療前低壓 治療后高壓 治療后低壓 治療后自覺頭暈、四肢乏力、肌無力等癥狀好轉的天數西藥治療組 56 163.5±21.3 98.4±12.5 143.7±22.8① 82.6±13.5② 12.4±6.3①中藥治療組 56 164.2±17.4 98.5±13.6 134.9±21.4 79.3±11.7 9.3±5.2①中西藥結合治療組 56 163.2±18.6 98.3±12.7 125.4±19.9 74.2±10.3 5.4±2.6
由上表可知,三組患者經過兩個月藥物治療后,血壓和臨床癥狀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好轉,治療后,中西藥結合治療組的高壓下降趨勢極顯著高于西藥治療組(P<0.01),中西藥結合治療組的低壓下降趨勢顯著高于西藥治療組,臨床癥狀好轉天數同樣也是中西藥結合治療組極顯著低于西藥治療組和中藥治療組;中藥治療組各項指標優于西藥治療組,但是統計學分析差異不顯著(P>0.05);中西藥結合治療組的臨床療效優于另外兩個治療組。
腦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是慢性進展性的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所以對腦梗死患者而言,只有堅持進行綜合性的治療,才能夠有效改善癥狀,并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防止腦梗死復發進展給患者帶來沉重的負擔[4-5]。對于腦梗死的治療藥物有很多種,但是個有利弊,本文數據可以看出,西藥和中藥對于腦梗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但是中西藥結合的總體治療效果要顯著優于單獨采用西藥或中藥進行治療,因此,中西藥結合是治療腦梗死的比較好的方法,且臨床效果顯著。
[1] 李襯.疏血通注射液臨床應用研究進展.光明中醫,2007,(8):70.
[2] 趙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疾病診療指南解讀.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09-413.
[3] 彭黎明,鄧承祺.現代血栓與止血的實驗室檢測及其應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8-164.
[4] 劉新民.實用內分泌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354-355.
[5] 陳華友,黃靜,蔣芝君,等.抗凝良藥水蛭素的研究進展.生物學通報,2009,3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