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波
育齡婦女放置 IUD后若無不適或脫落.,大部分是進入圍絕經期后期時要求取出。而在絕經后取IUD常造成取器困難,這樣術前用一些擴張、軟化宮頸的藥物就很重要。我站自 2006年 7月至 2010年 7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聯合利多卡因宮頸表面浸潤用于絕經后婦女取 IUD58例,效果滿意,現分析如下。
1.1 觀察對象 選擇2006年 7月至 2010年 7月在本站取IUD的絕經后婦女 118例,年齡 45~65歲,平均絕經 10年,放置 IUD平均 26年,IUD類型為金屬單環(圓形或宮形),無手術和用藥禁忌證。術前行婦科檢查、B超檢查為絕經后子宮附件,未見占位性病變,確定節育器在子宮內,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 A 58例和對照組B 60例。
1.2 方法 觀察組A于術前 1天晚上口服米非司酮25mg,服藥前后空腹 2 h,術前 2 h將 0.2mg米索片劑放入陰道深處,術時再用利多卡因進行宮頸表面浸潤;對照組B術前不用任何藥物,按常規進行取IUD手術。
1.3 宮頸軟化法判定標準 ①宮頸軟化:宮口略擴張,用 3號黑格氏擴張器可無阻力自由出入子宮頸內口;②宮頸部分軟化:宮口未開,用探針可無阻力自由出入子宮頸內口;③宮頸軟化欠佳:宮口未開,探針不能通過宮頸內口。
1.4 取器術中疼痛程度判定標準 ①重度反應:下腹劇痛,伴惡心、嘔吐、流汗;②中度反應:腹痛明顯,能忍受;③輕度反應:僅有下腹部墜脹感。
2.1 宮頸松弛情況 用藥的 A組宮頸松弛變軟 47例(81.04%),不用擴張宮頸即可順利取出 IUD;對照組的B組31例(51.66%)需擴張宮頸且擴張器插入宮頸相當困難,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宮頸軟化及宮頸擴張情況比較(例,%)
2.2 取IUD術中痛苦情況 用藥的A組受術者痛苦明顯低于常規的 B阻(P<0.01)。見表2。

表2 兩組取IUD術中痛苦程度比較(例,%)
2.3 取器結果 對照組B組取器困難率明顯高于觀察組A組 (P<0.01),見表3。

表3 兩組取 IUD效果比較(例,%)
放置 IUD因其術式簡單,價格便宜,副作用小,是我國計劃生育避孕措施中采用最為廣泛的方法,要求在絕經后 1年內取出。某些絕經后的婦女因醫學知識缺乏或懼怕取器時疼痛,遲遲不愿取出,以至于出現下腹不適、腰痛、陰道出血后才來站就診,而造成取器困難。絕經后由于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低落,子宮萎縮、變小,此時 IUD相對過大,可對子宮內膜及肌壁造成機械性損傷,引起宮腔感染、出血、下腹疼痛不適;又由于絕經后宮頸萎縮變硬,宮口緊影響手術操作,硬取易發生子宮、宮頸損傷,再由于絕經時間長且IUD老化造成慢性炎因素導致 IUD嵌頓;還由于雌激素水平低,陰道黏膜及子宮內膜抵抗力差,也易發生感染[1]造成IUD嵌頓,給取 IUD造成困難。
為減輕受術者的痛苦避免取器時造成機械性損傷,對受術者術前用擴張宮頸、軟化宮頸的藥物很重要。米非司酮對妊娠和非妊娠婦女宮頸均有軟化作用[2],構成宮頸的主要成分的結締組織以膠原為主,米非司酮可拮抗孕酮使子宮頸膠原組織分解,并可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PG)合成,使膠原合成減弱,分解加強,使子宮擴張、軟化;米索前列醇為前列腺E1(PG)衍生物,其作用主要是增強子宮平滑肌張力,收縮子宮使宮頸結締組織釋放多種蛋白酶,促進膠原纖維降解,軟化宮頸。利多卡因可以穿透子宮頸管、子宮峽部表面、黏膜達到內膜層表面,使藥物阻斷神經反射起到鎮痛作用,并可使子宮頸平滑肌纖維進一步松弛使宮頸擴張,變軟作用加強,三者合用是一種安全有效、非機械性子宮擴張方法,在取器術前應用此法能使宮頸軟化,減輕受術者痛苦,對絕經后婦女取 IUD較易進行,降低了取器困難率。與絕經后常規取IUD相比,其宮頸軟化程度、疼痛反應、取器效果等方面明顯優于常規取 IUD。此種方法有效又安全,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易于接受,值得推廣應用。
[1] 袁耀萼,盛丹菁.婦產科新理論與新技術.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196.
[2] 王淑貞.實用婦產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