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會寧縣中醫醫院,甘肅 會寧 730700)
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調查分析
王順民
(會寧縣中醫醫院,甘肅 會寧 730700)
目的了解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受工作、生活因素的影響情況。方法對會寧縣任教的中、小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的發病率受工作量、授課方式、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結論為提高教學質量,中、小學教師應養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學校應進一步加強硬件建設,改善教學環境。
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
慢性咽炎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主要表現為咽部各種不適感,如異物感、干燥、發癢、灼熱、微痛等。分泌物或多或少,但粘稠,常附于咽后壁,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刺激性咳嗽,甚至干嘔。癥狀因人而異,輕重不一。有時病程很長,不易治愈。本病為教師多發病,且影響正常教學,為此,我們就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情況做一調查,以降低慢性咽炎的發病率。
1.1 對象
2009年6~7月對會寧縣中、小學教師(以取得教師資格證為準)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 950份,收回有效問卷2 811份,有效回收率95.29%。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采用自填開放式問卷進行集中調查,輔以個案調查,調查在30分鐘內完成。問卷內容包括:(1)基本情況:年齡、性別、工作年限;(2)授課量(按周計算)及授課方式;(3)生活習慣:是否有吸煙史、嗜辛辣飲食、習慣性熬夜;(4)慢性咽炎發病情況。1.2.2統計方法所有數據應用SPSS10.0軟件處理。
2.1 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受授課量影響調查(見表1)
表1顯示,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受授課量的影響,周授課次數越多,發病率越高,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2.2 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受授課方式影響調查(見表2)
表2顯示,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受授課方式的影響,采用非多媒體方式授課者較多媒體授課者發病率高,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表1 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受授課量影響調查

表2 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受授課方式影響調查
2.3 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受生活習慣影響調查(見表3)
表3顯示,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受生活習慣影響,有吸煙史者較無吸煙史者發病率高(P<0.01),嗜辛辣飲食者較無嗜辛辣飲食者高(P<0.01),習慣性熬夜者較無習慣性熬夜者高(P<0.01),具有顯著性差異。
另外,調查顯示,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不受性別、年齡影響,無顯著性差異(P >0.05)。
慢性咽炎是由急性咽炎反復發作轉為慢性,或各種鼻病、長期張口呼吸及鼻涕后流經常刺激咽部,長期煙酒過度、粉塵、有害氣體刺激等局部因素引起;各種慢性病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癥、心血管疾病等引起瘀血性疾病也可繼發本病。教師經常大聲講課,咽喉得不到有效保護,并且經常受到粉筆粉塵的刺激,這是導致慢性咽炎發病的主要原因,并且發病率較高。另外,中、小學教師工作比較繁忙,一般上呼吸道感染后得不到充分休息和治療而堅持授課,導致咽炎反復發作,久之轉為慢性咽炎,疾病遷延不愈。若平時嗜煙酒、辛辣飲食,經常熬夜工作,更易導致慢性咽炎的發作。

表3 中、小學教師慢性咽炎發病率受生活習慣影響調查
中醫認為,咽喉是經脈循行交會之處(十二經脈中除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太陽膀胱經間接通于咽喉外,其余經脈直接通達),又是呼吸、飲食之門戶,與五臟六腑關系密切,使咽喉與五臟六腑在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上互相影響,五臟六腑病變多反映于咽喉,其中與肺、胃、脾、腎、肝的關系更為密切。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機主要有:(1)邪毒侵襲。風熱邪毒侵犯咽喉,肺主表,喉為肺之系,熱邪內犯于肺,肺失清肅之功,熱邪循經上蒸咽喉,阻滯脈絡,證見咽喉紅腫痛、聲嘶等。(2)脾胃熱盛。平素過食辛熱炙煿,熱蘊脾胃。咽為胃之系,邪熱壅盛,亦有由表及里,由肺及胃,肺胃熱盛,上炎于咽。脾胃火熱循經上炎,灼于咽喉,火熱熾盛,以致氣滯血壅,津煉于痰,故紅腫痛加劇。正如《景岳全書》卷二十八所說:“胃氣直通咽喉,故又為陽明之火最盛。”若火熱壅聚作腫,上咽喉肌膜,以致腐壞成癰。(3)肺臟虛損。素體衰弱,久病耗傷,或勞損所傷,可導致肺陰受傷,或肺氣耗損。肺陰受傷,津液不足,失于清潤肅降之機,虛熱內生,上炎于咽喉,而成陰虛肺燥之證,出現喉微紅、微痛,干癢咳嗽,講話乏力或聲嘶;肺氣耗損,氣化功能失常,咽喉失于精氣的輸布,生理功能失健,易為邪毒滯留,證見咽喉淡紅不適,講話音低,氣短懶言,自汗,體倦乏力。(4)腎陰虧損。久病或受傷,腎精虧耗,無以上濡于咽喉,咽喉失養,功能減退,易為病后未清之余邪滯留于咽喉,或因陰虛火旺,虛火上炎,灼傷咽喉而為病。證見咽喉微紅、微痛、微腫,異物感,或有聲嘶、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夜熱盜汗等腎陰虛之證。
4.1 應進一步加強學校硬件建設,改善教學環境
調查顯示,多媒體教學可以降低教師慢性咽炎的發病率,因此應提倡多媒體教學,一方面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使教師少受粉塵刺激,保持教師的身心健康。
4.2 教師應養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
調查顯示,不良的工作、生活習慣導致慢性咽炎的高發病率。吸煙有害身體健康,可直接刺激咽喉導致咽炎發生;嗜辛辣飲食易滋生內火,胃火熾盛導致咽炎發生;習慣性熬夜,耗傷津液,陰虛火旺導致咽炎發生。所以平時教師應養成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禁煙、不偏食、按時作息。
4.3 慢性咽炎防治方法
西醫認為,慢性咽炎是以咽黏膜慢性充血或肥厚,黏膜下結締組織及淋巴組織增生,黏膜腺肥大,分泌亢進的無菌性炎癥,所以應用抗菌藥物療效不佳。中醫認為,慢性咽炎屬虛火喉痹,病機有熱毒未清、肺胃熱盛、肺陰虛、腎陰虛等。中醫辨證治療往往可取得滿意療效。熱毒未清者當清熱消腫利咽,方選疏風清熱湯、五味消毒飲;肺胃熱盛者宜泄熱解毒、消腫利咽,方選清咽利膈湯、普濟消毒飲;肺陰虛者宜養陰清肺、生津潤燥,方選養陰清肺湯、甘露飲;腎陰虛者宜滋陰降火、清利咽喉,方選知柏地黃湯。對于平素其他兼癥不多,如感冒后其他癥狀消失而咽部不適、癢痛者,或講話時間微長、熬夜即引起上癥者建議中藥代茶飲,方選金銀花、菊花、胖大海、知母,疼痛者加白芍,咽癢者加蟬衣。
R765
B
1671-1246(2010)07-0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