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征 黃健啟
短跑是廣東省中考體育的必考內容,也是中考體育的關鍵,以下是筆者多年來對初中生田徑短跑訓練的幾點體會,與初中體育教師們一起探討。
步頻是兩腳在單位時間內交互著的次數,我們通常以步伐/秒來表示,其疏密程度,以及跑的支撐時間和騰空時間的長短是決定跑速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是幾種練習步頻的方法。
1、半高抬腿小步跑:主要強調足踝著地的動作與速度,要求擺動腿擺的高度與重心水平線約成30°,先原地做6秒、11秒、20秒,然后行進間練習后成加速跑20~30米,在規定時間內做的次數越多越好。
2、下壓式高抬腿跑:主要強調伸髖動作與速度,練習中要求學生定向擺動腿上擺結束時后擺伸髖,加快大腿下擺速度,先原地做6秒、11秒、20秒,再行進間練習后成加速跑20~30米,在規定時間內次數越多越好。
3、車輪跑:主要強調折疊前擺伸髖扒地動作的協調性和有效性,要求擺動腿擺動到最高點快速伸髖下壓,同時伸小腿跟拍擊臀部,膝關節在彎曲過程中向上擺動,上體保持正直,步頻逐漸加快。
4、下坡跑后加速跑30米。
5、力量訓練,快速跑每一級臺階,負重半蹲,負重弓箭交換腿跳,連續跳深,蛙跳等。
步幅叫步長,是跑步中兩腳著地點之間的距離,步幅的大小取決于腿的自然長度,后蹬的力量與角度以及擺動腿前擺著地技術,它是決定跑的重要因素之一。
1、力量訓練是提高步長的基礎。以最大力量的60%~70%做杠鈴負重半蹲跳12次一組,5~6組;各種跳躍練習;30~60米跨步跳6~8組;加強腰腹力量的仰臣起坐,俯身抬體,俯身舉腿15~20次/組,4~6組;用彈力帶牽引做仰臥屈腿和俯臥屈腿10~15次一組,3~4組;利用啞鈴做擴胸,前后半舉,側平舉,原地擺臂發展上肢及肩帶力量。
2、重視柔韌練習。靜力性拉伸,如正壓腿、側壓腿、后壓腿、高弓步壓腿、前后分腿壓、左右分腿壓、跪撐后坐,一般壓到最大限度保持10秒左右,再稍微放松,重復2~3次。肩部及軀干的壓肩、拉肩、體側屈、體后屈、背拉等。動力性拉伸,手扶肋木的前后擺腿、左右擺腿等,15~20次一組,3~4組。
3、力量與柔韌的合理結合。可采用跨跳多級臺階練習,要求一步跨盡可能多的級數,并充分體會支撐腿和擺動腿膝關節上提前送相結合,動作連貫。30~60米大幅后蹬跑,跨步跳5次一組做2~3組。連續跨起6~8個用小海墊支起充當欄架,5次一組,2~3組。跑格練習,畫一個50米~60米的格子區,以學生實際途中跑步長為標準放大15~20厘米,讓學生助跑10米后的踏上事先畫好的標志線跑過,要求動作連貫、放松、有一定的速度。
1、最大力量的訓練方法和途徑:負重屈伸、直腿抓舉、臥推、杠鈴深蹲、杠鈴快速推舉、俯臥挺身、負重提踵和靜力性練習。
2、長跳類練習方法:50米、150米、200米的單跳跨步跳練習。臺階跳10~20次,負重弓箭步交換腿跳20~30次×3~4組。
3、提高位移速度:重復練習的有(100米×8次) 強度80%,每次練習之間休息6~8分鐘;300米×3~4組,強度85%,組間休息3分鐘。各種距離組成的的反復跑:該練習在機體基本上得到恢復或充分恢復狀況下反復進行練習。60米×3次+80米×3次。間歇訓練通常跑的距離為60~100米,強度控制在95%~85%例如(60米×4次) ×3組,每次間歇90秒,組間間歇5分鐘;變速跑(100米快+100米慢+150米快+150米慢+60米快)×2~3組,組間間歇8~10分鐘。
4、長,短距離跨步跳結合練習效果也挺好。
這些練習可設計成課課練,每節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4~5個練習。
1、一般身體素質訓練方法有:俯臥撐10~15次為一組做3~4組;引體向10~15次為一組,做了3~4組;抗阻跑,負重半蹲,三級、五級、十級跳遠:4~6次為一組,做3~4組;30~100米跨步跳:3~5次為一組,做了3~4組;蛙跳仰臥起坐,負重轉體,負重體前屈。
2、速度訓練:加速跑,起跑練習,行進間跑、追逐跑、重復跑、上坡跑、下坡跑30~60米(坡度3°~5°為宜)、拖物跑、負重抬腿、快速擺臂、快速推舉。
3、耐力訓練:法特萊克跑2000~3000米、變速跑、跑臺練習、連續臥撐。
4、靈敏協調訓練:球類活動、技巧練習、變向游戲、圖形跑、快速折回跑、質原地躲閃練習。
5、柔韌素質:正壓腿、側壓腿、后壓腿、高弓步壓腿、伸展小腿、壓肩、拉肩、前后分腿壓、左右擺腿、前后擺腿到最大程度并保持15秒,重復進行2~3次。
6、發展速度力量的方法(每節課可選擇3~4個項目練習)
負重弓箭步走、坐姿腿蹬、前蹲杠鈴、直立伸髖、仰臥頂髖、懸垂舉腿、前后拋實心球、原地負重擺臂、頸后下拉、硬拉杠鈴、俯臥撐擊掌、臥推、屈體劃船、快速挺舉、下坡跳、多箱跳、負重半蹲跳、立定跳遠、跨步跳、上坡跳、收腹跳、拖重物跑、左右變向跳(10~15次為一組,做3~4組)、上坡跑、臺階跑(坡度為5°~8°跑30~60米做4~6組)。
筆者從七年級開始,就加強常規教育,重基礎,抓細節,重視備課組群策群力、團體作戰的能力,要求各班在課中加入課課練,重點抓好100米200米大周期教學計劃,定期組織50米、100米、200米成績測試,使教學訓練規范化、方向發展,加強家、校聯系與合作,重視家長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1]謝慧松.現代田徑運動專項速度研究 [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4.
[2]王保成,王川.田徑運動理論創新探索 [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6.
[3]袁運平.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理論與方法 [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