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問是學生發展自我思維能力,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從而實現自我提高的一種重要手段。學生只有在這種積極思維活動的參與下,課堂的教學質量才有可能提高。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運用相關的知識原理,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回答,這就是應答。應答在體育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在客觀上反映出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語言能力,而且也關乎學生的提問熱情及學習態度。如果體育教師具有了一定的應答技巧,教學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應答技巧是體育教師教學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對待學生提問的態度首先要認真和藹,不能表現出很不以為然或者直接置之不理。不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是簡是繁,教師聽取時都要有認真專注的表現,同時還要對學生予以肯定,提出表揚并鼓勵其他學生也要積極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思考問題。
教師回答學生的提問,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的專業知識,同時更要有深厚的知識儲備。在上課之前要對教材做充分的掌握,深入分析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還要了解學生的特點,預想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做到有備無患、有問必答。教師的知識越豐富,應答越自如,學生也就越容易接受被傳授的知識和技術。
在對待學生的提問時要進行簡要的分析,分析問題的類型和難易程度,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有效的應答方法。對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性不大的問題,在課堂上要進行控制,以免浪費教學活動時間,可以與學生在課下單獨進行交流,這樣既不會影響學生的提問積極性,也不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
回答學生的提問時要做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同時還要兼具機智和幽默。對于專業術語的運用、知識原理的深度,應答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做到既讓學生理解和接受,又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教師在回答學生的提問時,不僅要回答學生應該怎么去做,更要將這樣做法的原因告訴學生,使其知其然,更知所以然,運用相關原理知識進行科學的解答,這樣做能使學生的知識掌握的更牢固。例如,在告訴學生做任何運動前都要做相關的準備活動,不僅要做一般性的準備活動,更要做專門性的準備活動。因為恰當的身體準備活動,會減少肌肉和韌帶組織的損傷并能更好的發揮技術水平。另外,從生理學的角度講,做好相關的準備活動,會使心率提高,主動脈和毛細血管開放,增加了輸送養分到肌肉的血流量,并從肌肉運走代謝過程中的廢物。相反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的話,身體又會發生什么情況呢?循環系統不能及時地供應身體所需要的氧氣,就會導致:1、儲存的燃料會更快地被消耗,而代謝廢物又不能被很快的運走。這兩方面的因素,會引起運動員在活動剛開始就產生惰性和疲倦。2、肌肉和韌帶損傷的可能性是很高的。由于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對各個項目的爆發性做好準備,肌肉的酸疼將會增加。
有些問題不能簡單的用一兩句話或者一兩個方面來回答,問題涉及面比較寬泛,回答時一時抓不住頭緒,可以將問題進行分解,分為幾個方面進行回答,這樣能夠全面且清晰地將問題說明清楚,也便于學生理解。例如:“怎樣提高擲標槍技術?”就要從1、握法和持槍,將幾種握槍的方法講解一下,并講明各種握法的利弊。2、助跑,其目的是為了在最后用力前獲得預先速度,并在助跑中做好引槍動作,為最后用力創造條件的。從預跑階段到投擲步階段應該如何做要分別講明。3、最后用力和緩沖,尤其是最后用力階段的用力方法。這樣分步驟講解就便于學生理解了。
體育運動是靠肌肉活動進行的,因此,從本體感覺經驗方面回答練習中出現的問題,也是有效的。例如,學生在做立定跳遠練習時,常常會提出“雖然用了很大的勁兒,卻跳不遠”的問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用力方法不當和身體不協調。回答時,讓學生在練習時放松用力,同時要注意起跳時肢體的配合擺動。當學生在實踐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時,就能加深理解。從肌肉的用力方法和感覺方面來回答問題,讓學生通過方法的變化與產生的效果對比來獲得釋疑,能很好的解決實際問題,加深體會和印象。
直接回答就是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間接回答就是為了啟發學生學練的動機、興趣和自覺主動性以及積極思維、勇于實踐,從側面進行引導,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前者鄭重其事,能夠引起學生對問題的重視,也會加深印象。后者委婉含蓄,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掌握更多相關知識。在運用時要考慮具體的場合和問題的類型。不能過于嚴肅,但也不能過于故弄玄虛。
個別回答與集體回答,一般是在分組練習或休息時進行的。通常是個別問題就進行個別回答,當有3、4個人或者更多的學生提出同樣的問題,教師就要集中部分或者全班學生進行集體回答。然后也有些問題雖然是個別學生提出的,但卻有代表性,因此,也有必要進行集體性回答。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具體把握,選擇適當的回答方式。
根據問題的性質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程度,來決定是對問題進行簡單回答還是具體回答。一般來說,對于一些簡單的運動技術掌握方面的問題,強調一下技術上的要點基本上就可以了。但有些具體的問題則需要比較具體的回答,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更顯得必要。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也會提出一些時事性的、探討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的方面都是比較前沿或者是存在爭議性的問題,因此,教師的回答必需具有自己的觀點,不能人云亦云,否則會令學生失望,甚至會影響教師的威信。所以,作為教師以自身的學識、修養、虛心、誠懇的陳述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并隨時聽取和接受學生的正確意見,共同進行探討,表現出教師良好的風范。
[1]趙立柱.淺談新課程標準下體育教學中的提問策略 [J].中國校外教育,2009(4).
[2]于素梅,吳潔等.“體育與健康”課教學問題探索 [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92-94.
[3]佚名.擲標槍技術 [J].體育教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