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娟
三網融合中的互聯網角色
文|杜娟
在電信與廣電兩網的分歧之外,互聯網在三網融合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將重新被認識。
“三網融合雖然在技術上并未完善,但技術問題隨著試點的推進可以逐步解決,現在最關鍵的問題還是要將三網融合落到實處,積極地推行試點。”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委副主任陳如明教授近期對記者表示。
2010年1月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而近期關于三網融合試點方案醞釀實施的消息無論在電信、廣電行業,還是在資本市場都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我們必須看到,現在國外在三網融合方面已經有了一系列實際的發展,互聯網電視等已經在一些國家展開運營,如果我國在三網融合方面不加快發展速度,未來在這方面可能會處于不利地位。”陳如明教授指出。
從產業和業務發展的角度,專家再次呼吁加速三網融合試點的推進,以免使我國的相關產業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而在此輪業界對于三網融合的討論中,互聯網在三網融合中的作用和地位正在被重新認識。
此前一些業內專家認為,“三網”的概念實際上并不存在,作為基礎網絡只有電信網和廣電網兩張網,而計算機網即互聯網則是基礎網絡的延伸,它是在電信網、廣電網基礎上實現的一個功能性業務,并且即使是電信網和廣電網也并非兩網真正的融合,而是業務的雙向進入。
對于這種觀點,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規劃所專家馬軍認為,時至今日,三網融合的概念本身已不需要再去界定,它已成為國家層面上認定的概念,并且互聯網與其他兩網之間也不存在很大的產業利益沖突,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面對現實中存在的問題。
馬軍同時表示,互聯網在三網融合中的作用毋庸質疑。“互聯網在三網融合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互聯網上的新應用可以拉動整個互聯網產業以及電信、廣電業務的發展,并由此促進‘三網’現有應用內容的創新、技術的創新。”
實際上,三網融合不僅涉及技術、網絡、業務等層面,而且包括產業發展、行業監管、法律法規等多方面,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因此,三網融合在監管層面的融合和創新是三網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合理的互聯網監管體系對于三網融合監管政策的推進至關重要。
馬軍認為,我國的互聯網監管目前尚不明晰,并且由于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新情況,因此就造成互聯網監管從機構職能、政策制定以及相關規定實施等方面仍有待完善。比如,一些基于互聯網的新應用,在沒有有效的監管手段進行管理的情況下,為了互聯網的安全考慮可能會被封殺,這樣做雖然對于安全有利,但也可能會扼制技術的創新。
事實上,真正難以控制的是對于互聯網上信息下載后的再傳播,這方面將是以后互聯網監管的重點。如果想對轉載等行為進行有效監管,可能需要監管部門在職能上進行劃分,并且推出更新的技術。
馬軍介紹,目前我國的互聯網監管是由13個部委來共同完成的,因此我國在三網融合方面最有可能采取的監管方式就是分業監管,各部門各司其職,同時這也會使一些新業務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但是隨著三網融合試點的不斷推進,監管的體系和方法也不會是一成不變的,監管機制和體系的創新也必將推動互聯網產業的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