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艷 劉 娟 趙宗慶
(1、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站,黑龍江 佳木斯154000 2,3、黑龍江建通公路工程監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面層熱拌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由馬歇爾試驗設計、浸水馬歇爾試驗殘留穩定度、凍融劈裂試驗檢驗組成。熱拌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分8個階段進行:
2.1 確定工程設計級配范圍。根據工程等級、工程性質、氣候條件、交通條件、原材料等因素,通過對條件大體相當的工程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后,調整確定工程設計級配。經過確定的工程設計級配是配合比設計的依據,不得隨意變更。
2.2 確定各礦料的組成比例。從施工現場分別取備類礦料進行篩分,用計算機計算備礦料的用量。宜在工程設計級配范圍內計算1~8組粗細不同的配合比,繪制設計級配曲線。該計算應反復進行,使礦質混合料級配曲線接近一條順滑的曲線。當反復調整不能滿意時,宜更換材料設計。
2.3 確定最佳瀝青用量。測定壓實瀝青混合料試件的VMA、密度、空隙率、瀝青飽和度、穩定度和流值選擇的瀝青用量范圍必須涵蓋設計空隙率的全部范圍,并盡可能涵蓋瀝青飽和度的要求范圍,并使密度和穩定度曲線出現峰值。如果沒有涵蓋設計空隙率的全部范圍,試驗必須擴大瀝青用量范圍重新進行。
2.4 殘留穩定度、凍融劈裂殘留強度比檢驗。按以上確定的配合比和最佳瀝青用量制備瀝青混凝土試件,檢驗殘留穩定度、凍融劈裂殘留強度比。
3.1 確定各熱料倉礦料和礦粉的用量。進行生產配合比設計時,生產級配與目標級配應接近,生產配合比與目標配合比的馬歇爾試件的體積性質指標應一致。取樣至少應在干拌5次以后進行。同時,選擇適宜的篩孔尺寸和安裝角度,并反復調整冷料倉進料比例,以達到供料均衡。
3.2 確定最佳瀝青用量。取目標配合比設計的最佳瀝青用量進行馬歇爾試驗和試拌,通過室內試驗及從拌和機取樣試驗,綜合確定生產配合比的最佳瀝青用量,由此確定的生產配合比的取,l土L-h.瀝青用量與目標配合比設計的結果相差宜在+0.2%范圍內。
用生產配合比進行試拌,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指標合格后鋪筑試鋪段。取試鋪用的瀝青混合料進行馬歇爾試驗檢驗和瀝青含量、篩分試驗.如果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要求,由此確定正常生產用的標準配合比。標準配合比的礦料級配中,至少應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稱最大粒徑篩孔的通過率接近優選的工程設計級配,并避免在0.3mm~0.6mm處出現“駝峰”。對確定的標準配合btR<得在施工過程中隨意變更。
瀝青面層大規模施工前,需先做試鋪路段。每個面層施工單位,通過合格的瀝青混合料組成設計,擬定試鋪路段鋪筑方案,采用經調試符合要求的施工機械鋪筑試鋪路段。試鋪路段宜選在正線直線段,長度不少于200m。
試鋪路段施工分為試拌和試鋪兩個階段。應根據各種機械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則,確定適宜的施工機械,按生產能力決定機械數量與組合方式。試鋪段的鋪筑,嚴格按部頒標準規定操作。在試鋪段的鋪筑過程中。監理工程師應一起參加,檢查施工工藝、技術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測溫、觀色、取樣,并記錄試驗與檢測結果。檢查各種技術指標情況,對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各層試鋪,必須力爭一次鋪筑成功,使試鋪面層成為正式路面的組成部分。試鋪段的質量檢查頻率應根據需要,比正常施工時適當增加。試鋪結束后,試鋪段應基本上無離析和石料壓碎現象,經檢測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規定,施工單位應立即提出試鋪段總結報告,經總監批準后即可作為申報正式開工的依據。
6.1 把好原材料質量關。注意粗細集料和填料的質量.對不合格的礦料,不準運進拌和廠:堆放各種礦料的地坪必須硬化,并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統,避免材料被污染:備品種材料間應用墻體隔開.以免相互混雜細集料及礦粉應用大棚覆蓋,細料潮濕將影響喂料數量和拌和機產量。
6.2 瀝青混合料的拌制。嚴格掌握瀝青和集料的加熱溫度以及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集料溫度應比瀝青溫度高10℃~30℃,熱混合料成品在貯料倉儲存后,其溫度下降不應超過10℃;拌和時間由試拌確定,必須使所有集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并以瀝青混合料拌和均勻為度。要注意目測檢查混合料的均勻性。及時分析異常現象。若確認是質量問題,應作廢料處理并及時予以糾正。
6.3 瀝青混合料的攤鋪。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未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進入踩踏。一般不用人工不斷地整修,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局部離析,需在現場主管人員指導下,允許用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缺陷較嚴重時應予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工藝;面層攤鋪厚度采用鋼絲引導的高程控制方式。鋼絲為扭繞式,直徑不小于6mm,鋼絲拉力大于800N,每10m設一鋼絲支架;檢測松鋪厚度是否符合規定,以便隨時進行調整。攤前熨平板應預熱至規定溫度。攤鋪機熨平板必須拼接緊密,不許存有縫隙,防止卡入粒料將鋪面拉出條痕;攤鋪遇雨時,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壓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卸入攤鋪機攤鋪。
為保證壓實度和平整度,初壓應在混合料不產生推移、開裂等情況下,盡量在攤鋪后較溫度較高時進行。初壓嚴禁使用輪胎壓路機,以確保面層橫向平整度。在石料易于壓碎的情況下,原則上鋼輪壓路機不開振動,以輪胎壓路機碾壓為主;壓路機應以緩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適宜碾壓速度隨初壓、復壓、終壓及壓路機的類型而不同;為避免碾壓時混合料推擠產生擁包,碾壓時應將驅動輪朝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方向不應突然改變: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行,不準剎車制動。
原材料的質量檢查,包括瀝青、粗集料、細集料、填料等:混合料的質量檢查包括瀝青用量、礦料級配、穩定度、流值、空隙率、殘留穩定度、混合料出廠溫度、運到現場溫度、攤鋪溫度、初壓溫度、碾壓終了溫度:面層質量檢查包括厚度、平整度、寬度、高程、橫坡度、壓實度、橫向偏位。
壓實度采用雙控指標,要求馬歇爾標準密度的壓實度不小于96%,最大理論密度的壓實度控制在92%~97%,面層實測空隙率應在3%~7%范圍內。
面層平整度是路面質量的主要指標,對于下面層,要求施工過程中3m直尺測試標準差不大于3mm,連續平整度儀100m標準差不大于1.8mm。
滲水系數應作為常規試驗進行檢測,應使用改進型滲水儀(著地環狀寬度35mm、裝有滲水儀開關),施工單位自檢和監理組抽檢,應按取芯壓實度檢驗頻率隨機選點。
[1]黃勇.瀝青路面施工監理質量控制要點[J].山西交通科技,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