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支持率正在下降,這不僅影響即將進行的中期選舉,也拖累奧巴馬連任選情。為了政治止損,并提升民望,民主黨正四處尋找“替罪羊”,副總統拜登成為眾矢之的,一場宮廷政變正在美國上演。
發起這場政變的是弗吉尼亞州前州長道格拉斯·維爾德(Douglas Wilder)。他日前在美國政治新聞網站上發文稱,拜登的任期平凡無奇,指摘拜登正在繼續破壞公眾對他僅有的一點兒信心。與痛批拜登相反的是,維氏認為國務卿希拉里的表現非常突出;自成為國務卿以來,希拉里團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維爾德認為,如果希拉里參加2012年大選,將令民主黨復蘇,重新贏得工人階級選民的支持。
維爾德的文章迅速得到民主黨內部的廣泛贊同,美國MSNBC電視新聞主播、民主黨支持者馬修斯邀請一些專家討論了維爾德斯的評論,大都附和了維氏的看法。
親民主黨的美國輿論列舉了拜登的種種罪狀:由于麥克風沒關,民眾聽到拜登在奧巴馬簽署美國醫療改革法案時爆粗;拜登還曾在一個集會上呼吁一名坐輪椅的男子“站起來”;他還因為呼吁美國人在甲流爆發后不要乘飛機而被迫道歉。平心而論,這些罪狀其實是枝末細節,只不過欲加之罪,何患無詞,那些要掀拜登下臺者,為了拱希拉里上臺,也就不擇手段了。
但如果想深一層,今次狂拱希拉里者,未必出于好心,很可能是明為升遷,暗削其權。眾所周知,希拉里作為前第一夫人,又是奧巴馬的競爭對手,作風非常強悍,當年奧巴馬邀請她出任國務卿時,就答應國務院的人事安排由她說了算,奧巴馬不再干預。
從這兩年情況看,希氏是這十幾年最強勢的國務卿,相當于決定了美國外交國防政策,奧巴馬則淪為希拉里外交政策的演員,根本無法插手外交。
面對一個廣受歡迎同時又強勢的國務卿,奧巴馬現在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所以,將希拉里送上副總統之位,以削弱她對國務院的控制,成為奧巴馬的一招政治妙棋。眾所周知,美國副總統表面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實際上其權力極其有限,若沒有總統授權,副總統就相當于政治花瓶。
在副總統位置上干得有聲有色的是小布什時代的切尼(Richard Cheney),由于他在軍方和外交界的影響力,以及他與布什家族的長期友誼,他成為有史以來美國權力最大的副總統。而希拉里即使下一屆成為副總統,也未必會受到像切尼一樣的待遇,反而會被奧巴馬“養”起來,成為籠中的金絲雀。
(摘自《太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