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俗稱知了龜、知了猴等,屬蟬科昆蟲。金蟬是我國一味常用名貴中藥材,常用于治療外感風熱、咽喉腫痛、風疹騷癢、目赤目翳、小兒驚癇、夜哭不止等癥。此外,金蟬烹食又是極好的美味佳品,其口感鮮嫩、營養豐富。
一、人工養殖金蟬前景看好
金蟬在醫藥上的應用非常廣泛,市場需求量很大。據了解,每年僅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需求量就在500噸以上,市場缺口相當大。由于野生資源嚴重枯竭,導致金蟬市場價格越來越高。人工養殖金蟬投資少、見效快、飼養技術簡單。如果你自家有楊樹、桐樹林或蘋果、梨樹園等,寬寬的樹行間閑置著,就可以在樹下養殖金蟬,它將會為你帶來滾滾財源。
二、成本及經濟效益分析
現以養殖面積為0.667公頃(10畝)為例,分析經濟效益如下:
1.投資。第一,種卵投資。3年以上的林木667平方米(1畝)需500條卵枝,0.6元/條,種卵費共300元,0.667公頃需種卵費3000元。第二,人工及其他投資。殖埋卵枝667平方米30元的雇工費,0.667公頃需300元,其他費用200元。0.667公頃共投資3500元。
2.收益。每條卵枝含蟬卵100~400個,成活率一般在70%以上,每條卵枝可孵出金蟬100只以上。目前金蟬市場價0.3~0.4元/只,667平方米收入在1萬元以上,投入產出比為1︰30,養殖面積越大,收入越高。
三、人工養殖金蟬技術要點
1.種卵孵化。將從野外或種源場地采集的具卵枝條集中于室內促進孵化。孵化方法:在長70厘米、寬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盒底部鋪撒5~10厘米厚的細干沙,將卵枝成捆豎放或橫放其上,不斷用小噴霧器噴灑霧水,使具卵枝條周圍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氣溫保持在30℃左右。在此期間應不斷抽查卵的孵化情況,發現有若蟲活動時,即可將枝條連同細沙置于養殖場所。
2.種卵殖種。殖種時間一般在4~9月份。普通殖種方法即在孵化枝上蓋土,這種方法成活率低,一般為20%~30%。采用筆者的殖種方法,成活率可達70%。具體方法是:(1)在寄主樹下遠離樹干基部1米左右,挖深約30厘米的窄溝,溝的形狀為環形、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輻射形等均可,目的是為了方便以后的挖掘和捕收。(2)溝底撤一層玉米粒,667平方米用量3公斤。(3)把孵化好的枝條放在玉米粒上。(4)枝條上覆蓋2厘米厚的細土。(5)覆土后用青草將溝填滿。(6)用塑料薄膜覆蓋青草,再用土壓實。最后做好殖種時間、數量、殖種溝形及深度的記錄。
3.金蟬采收。每年從6月中下旬(夏至前后)開始到8月初(立秋前后)是采收金蟬的最佳季節,其中以7月初雨后采收最為集中。若蟲(知了龜)在濕軟的地下用一對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后即在地面上作短期運動,然后爬到樹干或棚架上準備蛻殼。次日早晨4~6點羽化為成蟬。夜晚可用手電筒照明在樹下地面和樹干上覓捉,也可在樹高約1.5米處纏上膠帶以防止金蟬爬高,或清晨在樹上抓獲羽化的嫩成蟬。捕捉的金蟬經清洗、冷凍后待售。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匯達金蟬養殖有限公司 李平 郵編:25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