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雖然東北部分地區遭歷史罕見洪澇災害,部分農田受災嚴重,市場對于今年新季玉米產量下降傳言四起,然而隨著天氣的好轉,統計數據的日漸清晰,產量增加的預期也開始增強。因此,隨著產區新季玉米上市時間的逐步臨近,國內玉米期現貨市場的季節性壓力漸增。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今年北方產區玉米整體長勢良好,增產已成定局
今年春播期間,雖然東北大部分地區受低溫多雨影響而導致播種推遲,但由于后期天氣條件相對有利,玉米苗情普遍較好。
雖然7月份以后,吉林、遼寧部分地區出現持續降雨天氣,以致低洼地塊的玉米受災,但其他大部分地區未受災的玉米生長情況良好,即使后期出現早霜威脅,今年東北玉米增產也是毫無疑問的。華北黃淮地區局部雖然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澇災害,但對玉米生長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十分有限。由于今年華北玉米播種也相對偏晚,因此收獲時間將會相應推遲,早霜對產量的影響仍值得關注,但這并不影響華北玉米豐收的局面。
政策調控壓力依然存在,國內玉米價格上行空間受到壓縮
鑒于目前國內優質玉米供應依然緊張的格局仍未改變,且市場需求依然旺盛,因此政策調控并不會大幅壓低糧價。
炒作因素雖然存在,但市場須謹防季節性轉換帶來的風險
綜上所述,當前國內玉米市場的炒作焦點已經由陳糧供應緊張轉向早霜威脅以及秋糧價格上漲預期等方面。但未來兩個月市場上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大,炒作未必還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同時更應防范后期價格可能出現的季節性回落風險,但其下跌的空間應十分有限,畢竟在新糧上市之前,糧食價格一味下跌必然會從心理上給種糧農民產生影響。
(北京 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