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漢武帝劉徹為了得到西域的汗血馬,兩次派兵遠征,流血無數,或許正因為這馬的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所以要流點人血才能得到。武帝愛馬,有軍事的因素,但他的爺爺文帝在位時,國力虛弱,主張休養生息,所以,當有人獻千里馬給漢文帝之時,文帝竟拒絕,他說我出巡每天5里,出征每天30里,用不著那么好的馬。
一文一武,志向不同,時代的主題不同,選擇自然也不同,但是不同的選擇都是因為馬太好了。馬原本是一種野生動物,最早叫火畜。為了尋找草原、水源和性伴侶,馬天生就會跑。托爾斯泰說:“動感是靈感的姊妹。”長期的運動生涯使馬變得很聰慧。馬是貴獸,見聞廣博的約翰遜博士就說,一只蒼蠅可以叮咬一匹馬,但蒼蠅仍然是蒼蠅,馬還是馬。
分清蒼蠅和馬并不難,難的是分清馬和馬。唐人韓愈沉痛地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有的女人把馬當寵物,呵護得無微不至,駿馬單純是個情感對象,自己則成了馬屁精;有的男人在乎騎術,逮著就騎個夠,純種馬在他的屁股下面,也無非是個會喘氣的交通工具而已。真正懂馬的人畢竟很少,他們能把劣馬變成良馬,但不是每匹馬都有這樣的福氣,可以在脊椎動物中遭遇知音。
西漢初年,劉邦即位,竟然找不到四匹毛色完全一致的馬,這說明好馬都戰死了,可見楚漢相爭也是馬和馬的較量,馬或許也是愛好和平的。在古人眼里,行天莫如龍,行地莫如馬,擁有了好馬,就增添一分勝利的把握。唐太宗因愛馬暴死,想殺養馬工人,經皇后勸諫乃止。有個唐三彩,是一匹馬,前些年在倫敦拍出了375萬英鎊的天價。
或許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毛澤東騎過的馬老了,他總是舍不得換掉。而在美國代頓市的希德公園里,埋葬著美國銷售之父帕特森,墓前的雕像,就是帕特森坐在他喜愛的坐騎旋風上,至死也不離不棄。
貳。
聚散總是緣。普京原本不愛馬,某總統把一匹棗紅色小馬駒送給普京,普京不以為意,把這個禮物寄養在一個馬場里。但是有一天,普京在一家天然氣公司視察時,剛巧碰到公司總裁的夫人正在練習騎馬,夫人馭馬而行的美感深深打動了普京,他當場跨上了馬背,從此愛馬如命。
普京來自克格勃,能夠吸引他的東西不多。優雅比聰明、美麗、頑強更難獲得,而騎馬就是很好的途徑。馬術注重培養騎手勇敢、頑強、敏捷、靈巧的判斷能力,以及善良、瀟灑、溫文爾雅的性格和風度,馬術的動作和駕馭感覺都要求完美,身體的每一部位姿勢既嚴謹又放松,整體協調,一絲不茍,沒有什么運動能夠比騎馬更能顯示男女的高貴與優雅。所以,幾百年來,只有它有資格成為全社會的第一貴族運動,馬拉松不行,舉重更不行。
難怪騎馬馳騁的渥倫斯基,會成為安娜的太陽,所以,當渥倫斯基意外摔下馬來,安娜竟然暈了過去,男女之間感情的深度豈是安娜那位腐朽的官僚丈夫所能理解的,普京愛上騎馬之后或許是懂了。
人各有志,可可·香奈兒來自法國外省,出身卑微的她力求上進,年輕時第一次看到有錢人騎馬,禁不住贊嘆道:“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她身邊的心上人巴爾桑說:“我一年到頭過的都是這樣的生活。”于是兩人住在一起,互相成了對方的戰利品。
刻苦訓練騎術之后,香奈兒就成了一名像模像樣的騎手。等到她自己養馬時,已81歲高齡,但一養就是7匹純種馬,雇用當時最頂尖的馬師圣馬丁。她透露了優雅的秘訣:“就是騎馬時得想象臀部下面有一枚無比珍貴的蛋,而你絕對不能坐到那上面。”
想不到,騎馬的秘訣也是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但這個秘訣有多少人知曉呢?唐玄宗和楊貴妃偏愛盛裝舞步,宮中設有男女馬伎隊,飼養大量舞馬。每年8月5日前后,勤政樓前舞馬場上馬舞通宵達旦。馬兒聞樂起舞,銜杯向皇帝獻酒。從唐朝章懷太子墓中發掘出的馬球圖,圖中繪有20多匹馬,騎者均穿各色窄袖袍,著黑靴、戴袱頭,極其搶眼。
叁。
馬的性子很烈,懦弱的人,馬就要欺負你,優雅是斗爭的結果,馬和騎手是在長期的較量和相互激勵中各自獲得自己的名譽和不朽的。
武則天為唐太宗才人時,外國進貢來一匹駿馬,性情暴烈,眾人不能馴服,最后竟被武則天降服。太宗問其道,武則天說:首先用鞭子抽它,如果不順從,那么便用錐子扎它,如果還不老實,那么就立刻用匕首殺死它。
治理公司治理國家和御馬是一個道理,弱勢的人成不了領袖。
洛克菲勒不屑于購買藝術品、蘇格蘭城堡和游艇,一生沉溺的愛好只有騎馬。他養了好幾匹馬,喜歡在中央公園騎馬快跑,并和馬友們比賽。他的兒子也發展了這一嗜好,在舉家外出度假時,把一節專門運馬的車廂掛在火車上,里面是他從來都帶上消夏的馬匹和馬車。有個馬夫就睡在那節車廂里,以確保10多個小時的火車旅行期間不發生意外。
商業史家認為,洛克菲勒異常冷靜、精明,富有遠見,憑借獨有的魄力和手段開疆拓土。
然而,馴馬畢竟是讓馬做出重大犧牲,可否把馴馬的難度逐級分解,化整為零?可以,那就是在馬還小、野性未萌之際就開始誘導,一點一滴,從量變到質變,此其一;其二,就是讓騎手還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馬。騎馬也需要人的改變,單純強迫馬來適應人,所得到的優雅是有限的。
一英國女士酷愛騎馬,當年住北京的時候,總愛去郊區騎馬,不知疲倦。有一天體檢,發現懷上了兒子,待危險期已過,照騎不誤,她兒子應該是天底下最早的騎手,胎教就是騎馬,長大后人馬合一,優雅渾然天成。
馬還會救人。四川涼山郵遞員王順友牽著馬走到雅礱江邊直奔吊橋時,馬不肯走了,他看到前面一隊馬幫上了吊橋,鋼纜突然斷裂,3個人、6匹馬全部掉到江中被江水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