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制房價政策持續、宏觀經濟增速不確定及可能的解禁潮,是制約四季度股市的幾大因素
10月8日是國慶長假后滬深股市第一個交易日,滬指高開于2681.25點,之后一度沖高至2747.81點,創下半年來滬指新高,收于2738.74點,漲幅達3.13%。
節前最后一天,地產股領漲,上證指數上揚44.98點,以1.72%的漲幅創9月以來單日最大漲幅。
此前一天晚上,央行聯合銀監會,發布限制針對房地產的貸款新政。相較今年4月17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下稱國十號文)而言,調控力度有所加大。然而其對A股市場的影響,卻只有“靴子落地”的效果。
自今年下半年以來,上證指數于7月2日探底至2319.74點,而后進入為期一個月的反彈,至7月30日收于2637.5點,漲幅為13.7%。進入8月,大盤開始為期兩個月的震蕩,指數在2600點上下徘徊。
一段時間以來,市場最重要的兩大板塊,金融與地產的持續低迷,影響了市場反彈,房地產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了兩大權重板塊的悲觀氣氛。有私募投資者認為,從兩大板塊的表現看,A股在長時間內不具備快速上漲的條件。
多位市場研究者表示,未來四季度,抑制房價政策持續、宏觀經濟增速不確定及解禁潮,是制約市場的幾大因素。
房產新政壓力
9月29日晚,央行與銀監會聯合宣布,各商業銀行暫停發放居民家庭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房貸款;貸款購買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調整到30%及以上。
30日房地產板塊一反多日萎靡,漲幅達4.31%。其中綠景地產(000502.SZ)漲幅9.96%漲停,龍頭股萬科A(000002.SZ)和保利地產(600048.SH)漲幅也分別達到7.55%和8.90%。
“由于未能超出市場之前預期,這次政策的影響已經淡化。”申銀萬國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告訴《財經》記者。
瑞銀中國策略分析師唐志剛認為,“這次沒有具體地把房產稅、物業稅提出來,因此,對股票市場影響不大?!?/p>
此一政策效果,與今年4月17日推出的國十號文大不一樣。當時,國十號文出臺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地產指數大幅下跌8.32%,此后地產股至7月初才止跌回升。
房地產政策對A股市場的影響,歷來非常重要。上證指數至4月還徘徊在3000點之上,但房地產政策一出,大盤指數急速下探,與地產指數相同,在7月2日達到今年的最低點。
從今年1月1日至9月8日,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基本持平(-0.4%),日本-5.1%,歐洲-16%,新興市場 +1.5%。同期全球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市場指數)下跌了2.8%。雖然同期中國的經濟增長最快,但是股市的回報率最差,只有-17.5%。
一位私募投資者分析認為,A股市場與房地產的聯動效應明顯,對房地產的抑制政策,明顯抑制大盤的走勢。前期過猛的經濟刺激政策效用逐漸在上半年喪失,經濟陷入二次衰落的憂慮漸增,這也是市場表現疲弱的一個原因。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8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9.3%,漲幅比7月份縮小1個百分點,環比與上月持平。商品房價格自今年7月以來,上漲勢頭并未明顯減弱,這也導致市場預計,以平穩房價為目標的政府將繼續出臺抑制房價上漲的政策。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江賽春認為,房地產調控一經推出,地產板塊卻上漲,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市場預期與政策目標的不一致。雖然政策目標有其堅決性,但是地產板塊未來是否會拖滯大盤,預期并不明確。
政策憂慮
除房地產板塊在政策打壓下難有突破外,銀行板塊則表現更為低迷。
金融指數從本季度開始進入盤整,于7月19日創年內新低653.49點,之后以700點為中心,上下浮動。到9月30日,也僅收為686.43點。到9月下旬,銀行板塊的市凈率為1.86倍,已經是近五年來最低水平。而滬深300市凈率為2.32倍,全部A股市凈率為2.73倍。
作為市場第一權重板塊,銀行股面臨多重壓力?!笆袌鰧︺y行持續經營能力有所懷疑。尤其是在息差有可能收縮的情況下,在嚴格監管條件下,大家對銀行維持持續穩定增長的能力不像過去那么樂觀?!惫鸷泼鞲嬖V《財經》記者。
農業銀行(601288.SH/01288.HK)今年7月份上市后,一直堅守每股2.68元的發行價格底線。但9月16日破發之后,一路下跌,農行價格底線的崩潰,亦凸顯市場信心的嚴重不足。
中原證券分析師張剛認為,如果以銀行為代表的權重股不能有效止跌,則不排除股指繼續向下尋求支撐的可能。
宏觀層面,同樣不支持市場的進一步走強。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報告稱,我國經濟增速繼續呈放緩態勢,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9.2%左右,這一預測數據較二季度GDP增長的10.3%明顯放緩。
多數經濟學家也認為, 2011年的全球經濟增長將會低于2010年。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王黔認為,中國政府發表嚴格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強硬言論,以及市場重燃短期內加息之憂慮,投資者又對政策走向充滿疑慮。
“特別是對非對稱性升息的擔憂,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惫鸷泼鞲嬖V《財經》記者。
回顧整個三季度,基金平均倉位在7月中旬曾下降至72.36%,為年內最低值,此后基金倉位已連續三個月持續攀升,至9月17日平均倉位達到81.48%,90%以上的超高倉位基金數量明顯增加。但江賽春認為,基金加倉不過是階段性的調整,并沒有本質性變化。
中小板綜合指數從7月份以來,已經從4893.24點,持續上漲至9月30日的6700.27點,漲幅接近37%。大盤藍籌股整體偏弱,中小市值行業取得了明顯的超額收益。
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徐剛認為,這種差別是一個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的問題,“這只能說權重股在調整,舊經濟的股票在調整,新經濟的股票在漲。”
突破仍乏力
雖然中小板股票上漲強勁,但整個市場,尤其是中小盤股票在四季度亦面臨大規模解禁的壓力。
唐志剛向《財經》記者表示,相較于其他問題,A股下半年面臨最大的風險來自于中小板解禁股減持,“10月、11月、12月都是今年的高點,而11月將是有史以來最大量的時候?!?/p>
根據渤海證券研究統計,今年10月,A股解禁股份242.14億股,環比9月增加66.58%,解禁市值3998.85億元,環比9月增加59.70%;11月份,A股解禁股份將猛增至1738.90億股,解禁市值18192.31億元。
2010年中小市值股票限售股解禁將于11月達到高峰,解禁股數為35.41億股,解禁市值達1133.49億元。12月解禁股份為43.91億股,但解禁市值下降至753.22億元。有分析師預計,沒有業績支撐的中小盤股,可能會出現重大調整。
幾大商業銀行此前均發出再融資預案,考慮股東配售及在港發股因素,工商銀行(601398.SH/01398.HK)、中國銀行(601988.SH/03988.HK)與建設銀行(601939.SH/00939.HK)三大商業銀行在A股的合計融資金額也不超過70億元,對市場影響已大大降低。但由于有提高撥備率、提高資本充足率等加強監管的壓力,銀行股未來上漲仍面臨較大壓力。
人民幣升值在四季度仍將繼續。但也僅對部分板塊如航空、旅游產生積極影響。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劉志晶表示,人民幣升值對市場影響不大,在政治層面更大。
江海證券的分析師張溟認為,四季度股市仍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前期題材熱點估值的不斷攀升以及管理層監管力度加強的背景下,由于中小板和創業板有部分個股估值偏高而業績并無實際支撐,積累了很大的調整風險。
“市場基本上還是處于一個大箱體震蕩情況。雖然節后第一天漲了不少,但仍在2500點到2800點的空間里。要想有效突破,恐怕還要一個過程?!惫鸷泼鞲嬖V《財經》記者。
“十二五”規劃將開始討論,由于“十二五”國家面臨經濟結構調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任,不少分析師認為,一些涉及經濟轉型的新興行業,將有政策面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