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中,各個城市的發展更多地取決于通過創造、創新和創意進行的“知識生產”。創新和創意,以其強大的創造性激發了城市的活力, 并構成城市競爭力的主要來源。縱觀全球, 國際上有影響的大城市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創意產業最集中和最發達的地區, 并以富有特色的創意產業而名聞遐邇。我國的上海、深圳等城市正在推動創意城市建設,成功探索出“文化+科技”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創意城市理論對昆山城市建設有一定的啟示,昆山要借鑒先進城市發展理念,不斷更新思路,探索一條既符合昆山發展實際、又具有超前意識和創新特色的城市發展新路徑。
一、創意城市及其理論
一般而言,創意城市被認為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由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推動、伴隨城市更新和創意產業興起而出現的一種新型城市形態,是建立在消費文化和創意產業基礎上向社會其他領域延伸的城市發展模式,是科技、文化、藝術和經濟的融合。
創意形成創意產業,創意產業推動創意城市建設,創意城市又催生新的創意。英國創意城市研究機構的創始者Landry認為:城市要達到復興,只有通過城市整體的創新,而其中的關鍵在于城市的創意基礎、創意環境和文化因素。因此,任何城市都可以成為創意城市,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創意。我國學者厲無畏認為:“創意城市不是一個嚴格的學術概念,而是一種推動城市復興和重生的模式?!眲撘獬鞘芯哂邪l達的創意產業,同時以創意產業支持和推進更為廣泛的經濟領域的創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有“創意城市網絡”,致力于發揮全球創意產業對經濟和社會的推動作用,促進世界各城市之間在創意產業發展、專業知識培訓、知識共享和建立創意產品國際銷售渠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她將創意城市稱號授予在設計、文學、電影、音樂、美食、媒體藝術和民間藝術等七個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城市。目前,已有德國柏林、英國愛丁堡、法國里昂、美國圣達菲、日本名古屋、神戶和中國深圳、上海、成都等25個城市加入了該網絡。綜合比較而言,創意城市是一種城市發展的新理念,是一種推動城市保持持久活力的新模式,可以說創意城市是未來城市在更高層次上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制高點。
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是創意城市的兩大支柱。從城市發展角度而言,文化的創意與創新,兩者都不能僅僅從產業或者經濟的角度分析,他們不但具有經濟的意義,同時具有文化、社會層面的意義。在文化產業、公共文化服務、人文社會科學、文化活動和文化觀念等領域都有一定的影響,由此在整個社會的大文化領域同步形成崇尚創新、倡導創新、鼓勵創新、支持創新的價值取向,才能真正成為文化軟實力強大的城市??萍紕撔率墙洕鐣l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創新包含科學創新與技術創新,文化創新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同時科技創新也需要文化創新的支持,“文化自覺”和“科技自覺”相輔相成,形成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格局。
美國城市經濟學家Florida認為,構建創意城市的關鍵是“3T”理論,即技術(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三者相互影響,共同形成創意城市的必要條件。技術是第一要素。技術可以定義為一個城市的高科技的集中表現,它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人才是創意城市的第二因素。根據一部分經濟學家的觀點,城市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大量人力資本集中,由此導致城市發展更快,那么城市化(人才密集度提高)也就成了創新和生產力發展的關鍵。Florida將創意階層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創造性的專門職業人員,如高科技、金融、法律及其他各種知識密集型行業的專門職業人員。另一類是具有特殊創造力的核心人員,包括科學家、設計師、建筑師、藝術家、大學教授、文化人士、咨詢公司研究人員等。包容屬于第三要素。其基本定義為多樣性、寬容性和開放性。容納多樣性的理念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根據研究資料顯示,通常能夠激發人們創意才能的地區不僅僅是寬容差異,而且是主動地尋求、倡導差異。
Florida從創意城市的“3T”理論建構出一套城市創意指數,具體由以下四方面組成:①創意人才。創意階層所占全體勞動力的比重。②創新指數。按照每人的專利權數統計。③高科技指數。一是城市高科技產出量占全國高科技產出量的比例;二是城市高科技產出量占全區經濟的比例與全國高科技產出量占全國經濟的比例作比較。④多樣性指數。
二、創意城市理論對昆山城市建設的啟示
改革開放以來,昆山利用東依上海的地緣優勢,大力實施外向型發展戰略,確立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發展目標,成為全省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排頭兵,更成為科學發展和自主創新的排頭兵。昆山連續多年在國家科技部、中國社科院的城市創新能力綜合測評中名列全國縣級市第一。2008年在全國同類城市評比中,又獲得綜合創新能力、技術創新能力、新技術產業化能力、品牌創新能力四項第一。2009年,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示范市,連續8年在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獲批啟動建設。在臺灣電電公會公布的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評估中,昆山綜合實力躍居首位。在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上,昆山位列同類城市第一。這表明昆山已由投資驅動型向創新型發展,“昆山制造”正在向“昆山創造”提升。與此同時,昆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實施“文化昆山”發展戰略,出臺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在工商市場準入、財政稅收、土地使用、勞動保障等方面,也要加大對文化企業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昆山市政府每年撥出專項資金扶持文化產業,對創意產業進行獎勵措施,推動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認為,在信息時代,資本、原料,包括土地都不一定是財富。當前,昆山正面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城市發展模式的關鍵階段。 如何以創意城市理論為指導,強化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相結合,進一步增強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關鍵問題。
(一)進一步增強創意創新的城市文化氛圍
昆山是一座以創新聞名的城市,創新是昆山發展的靈魂,也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昆山城市發展需要進一步形成有利于激發全民創意熱情、有利于培養創意人才、有利于發展創意產業的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不管是文化創意還是科技創新,都需要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創新理論指導,大力推進創新文化建設,使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貫穿城市發展的各個方面。昆山要加大學習型知識型城市建設,將使熱愛學習、崇尚知識成為市民的共同價值追求,使不斷學習、掌握知識成為市民的日常習慣。政府可以考慮設立“創意設計日”,開展激發全民創意的節慶活動,利用現代傳媒廣泛傳播創新文化,在全社會形成崇尚創新、鼓勵創新、尊重創新的價值取向。政府可以建立獎勵文化創意和創新的制度,設立“文化創新政府獎”,專門獎勵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精品生產、文化與科技結合創新等方面有較高創新價值、有較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文化項目。
(二)發揮昆山多元文化特色,建設寬容保障機制
包容可以定義為多樣性、開放性和寬容。多樣性對城市的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創意是實踐觀念與思維的力量,而這需要文化所蘊藏的豐富資源,如多元的價值、生活方式等。昆山既有非常悠久的傳統文化,又有豐富多彩的現代文化,同時昆山又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來自不同地區的移民帶來了各不相同的文化類型,從最初的吳文化,到后來的閩南文化、湘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內陸文化源源不斷而來,歐美文化、日韓文化也接踵而至,使得昆山呈現出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包容和國際化,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融合、碰撞,為新文化的創造與成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今后,要進一步發揮昆山城市的多元文化特色,推進文化嫁接與創新。
昆山可以借鑒其他城市經驗,探索建立創新失敗保障機制,以法規形式明確:改革創新未達到預期效果,只要程序符合規定,個人和所在單位沒有牟取私利,未損壞公眾利益,可予免責。創意產品和創意人才需要成長的環境,這種環境的特征就是寬松、有序和多元化,能容納不同的意見和想法,能寬容失敗,讓各種創意都得到應有的尊重。相信昆山通過營造和諧寬容的氛圍,會令各個領域的創意人才大展拳腳,各顯神通。
(三)加快文化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
城市的文化設施和機構是文化創意賴以孵化、創造和發展的基礎條件。城市的發展必須擁有高度現代化的文化設施和文化科技服務功能?!笆晃濉逼陂g,昆山以市級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為骨干,以鎮(街道)和村(社區)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為基礎,市、鎮、村三級文化服務網絡全面鋪展,三級文化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全市擁有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1個、國家和省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各1個、國家創業服務中心3個和5個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全市目前擁有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省企業技術中心11家、省外資研發機構51家,企業研發機構總數達到439家。近期,昆山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昆山陽澄湖科技園,根據規劃方案,陽澄湖科技園功能定位為打造“三個高地”:科技創新要素支撐高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地、區域創新服務體系高地。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注入新動力,這將會成為昆山創新平臺的一個重要亮點。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昆山的文化設施和機構與其他國內一些大城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用于文化設施、科研機構的運營、管理等軟件的投入有待進一步加大。高等院校和各類科研機構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昆山本地缺乏一流的大學,人才培養的根基不深,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的原動力不足,這與昆山的經濟發展需求不相適應。昆山在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中,要進一步增設文化、藝術、科技、體育等設施,形成完善的三級文化設施網絡,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均衡發展。需要強調的是,作為創新發展的城市,尤其需要重視建設高新科技園區、基地、中心等科研創新機構,以強化其在科技示范、孵化科技成果、高新技術產業化及培養創新人才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今后應繼續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加強對全社會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培養。
(四)推進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
昆山有強大的IT和高新技術產業,具有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同時具有優秀的科技研發和創新能力。發達的制造業一方面催生了強大的創新設計需求,這既可以科技創新激發文化創意,也使得文化創意能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利于文化內容與科學技術在一定的條件下實現深度融合,打造“文化創意+科技創新”雙向良性互動的城市新的優勢。
為此,昆山必須把文化與科技結合作為基本路徑,采取更為有力的對策,加強文化科技產業快速發展。一方面發展工業創意設計產業,通過創意設計產業促進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借助先進制造業本身的設計需求帶動創意產業發展。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和較低的租金吸引創意群體和設計人才入駐創業,重點吸引國內外產品創意、包裝設計、平面設計、裝潢設計、外觀設計、服務設計、運營設計等機構、人才和業態,建成與開發區整體環境相融、以生產性服務為主要特征的創意設計產業集聚區。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數字網絡高科技文化產業。依托花橋國際商務城建設,精心部署高科技文化產業全面“對接上?!卑l展。大規模吸引網絡信息服務企業、專精特新網站、網絡數字及移動通信內容原創和服務提供企業、新興媒體企業、網絡數字出版企業等入駐,加快形成與上海國際大都市一體化發展的高科技文化產業集聚區。特別重視領軍企業的作用,發揮其行業引領和示范作用,同時培育一批在國際國內有一定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名牌文化企業和知名文化品牌,提高昆山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簡介:葉鳳(1978.9-)男,漢族,江蘇省泰興市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文化發展與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