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索中學作文教學改革之路,1996年9月,我參加了市教研室組織的“初中作文整體訓練”的課題實驗研究。在為期三年的實驗研究工作中 ,我堅持“四環法”作文批改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至此,沿用到今天,仍感實用可行。
“四環法”作文批改,即“學生演講——師生共評——學生自改——教師抽評”的作文批改方法。
具體做法是:
一、學生演講。就是由學生上講臺演講自己的作文
在學生演講前,教師收齊學生的作文簿,有目的抽閱上、中、下三類作文水平的學生各三篇,從中取得指導學生評講和自改的發言權。在抽閱的作文中選定各類作文各兩篇,(遇篇幅長的,中下類各減少一篇),在班上組織演講和評講。
教師對抽閱的作文預先可作適當修改,加注簡明評語,以引起學生注意。
演講時,要求演講者姿態自然,語言清晰,富有表情,可有自如的動作;聽講者必須作以備評講的筆記。
二、師生共評
可采取演講一篇,評講一篇;或演講一類,評講一類;或全部演講完畢,一起評講。但無論采取哪種形式,都要使全班同學從中得到啟示,促動他們自改作文,改好作文。評講的步驟是。
1、評講前,教師作評講指導,定下評講要求。
2、學生進行評講。
學生評講以指名與自告奮勇并舉,可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我的做法是:剛開始進行“四環法”作文批改實驗時,采取評講前將要評講的作文交給被指名評講的學生,并對其作評講的指導,讓其為評講作充分的準備;搞過五、六篇次演講和評講后,在學生已經習慣了評講的情況下,再改成不作準備的演講,同時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作即興演講。實踐證明,一個學期下來,已能做到指名評講與自告奮勇即興評講并舉了。
3、學生評講結束,教師作總結性評講。
總結性評講,以充分肯定學生在評講中的正確部分,中肯地指出在評講中的不當之處,以及該涉及而在評講中還未注意到的主要問題為主。最后明確地提出自改的意見。
三、學生自改。根據評講情況以及自改意見,學生進行作文自改
自改緊接著評講(利用當天自修課時間)進行,隔天交給老師。
自改,在原文上改,還是重起爐灶,由學生自定。一般要求是,基本上達到了自改要求水平上的作文,要重起爐灶,隨同原文交給老師。
四、老師抽改
教師在收到全班學生的自改作文后,當即抽批上、中、下三類作文水平學生的作文各三篇(其中抽批已抽閱過的作文,評一、兩篇,以便比較)按評講意見判分和寫評語。
對抽改作文,不能襲用傳統方法,從字、詞、句、篇、修辭、邏輯、文彩等方面,作面面俱到的批改,只把重點放在對自改前后的作文進行比較,看自改后的作文有否提高,如原屬中、下類的,通過自改后,分別提高到上、中類的,就要予以肯定,并適當判高分;馬虎對待自改的,提高不明顯的,除指出其問題外,在必要時,還要令其重改,直至達到自改的目的。
運用“四環法”作文批改的教學方法,盡管程序復雜,教者要付出艱辛的準備,但實踐證明,將作文批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能較快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即席演講能力、文字書寫能力、遣詞造句能力、謀篇布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評議修改能力,在學生的語文素質培養,特別是作文教學中發揮事半功倍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