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7日,一位香港平民的葬禮,引來了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等親臨吊唁,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和青海的藏族孩子,也含淚向他的遺像深深鞠躬……這位平民就是香港義工黃福榮。他在“4·14”青海玉樹大地震中拯救了3名孤兒和1名教師,自己卻被坍塌的樓房擊倒遇難。這位英雄離世后,大家才知道他多年來帶病行善的經歷,成為感動全國的“當代雷鋒”。
災難瞬間,他舍身救人
46歲的香港人黃福榮,生前是一名貨車司機,是個樂善好施的熱心人。2010年4月初,和往年一樣,他有了兩個月長假,決定到大陸的貧困地區做義工。聽說青海一些偏遠地區的孩子吃不飽飯,穿不暖衣,他就向香港義工組織提出去那里當扶貧志愿者。
香港義工組織開始不同意,因為青海貧困地區的平均海拔較高,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大多數人都無法適應。黃福榮卻很堅持:“我經常到內地當義工,沒問題的!”他鐵了心要去青海做志愿者,幾經篩選,最終把服務地點定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義工組織只得幫他聯絡了一名蘭州志愿者,在玉樹找了個義工項目。
2010年4月1日,黃福榮帶著在香港為貧困兒童籌集到的善款,乘坐火車,輾轉抵達甘肅蘭州,見到了當地義工趙林。趙林看著眼前這個黑瘦的中年男子,身背一個超級大的旅行包,有些吃驚。聽說他沒有乘飛機,而是坐了3000多公里的火車,趙林更是無比驚訝。黃福榮卻說:“省點錢,又能多資助幾個學生了。”
在甘肅走訪了一些特困生后,趙林和黃福榮于4月8日開車拉著一些藥物、衣服、禮品等,朝事先聯系好的青海玉樹一家孤兒院奔去。當天,黃福榮有點感冒,這在高原地區是很危險的。趙林勸他撤回,他卻不肯。趙林開玩笑說:“你身體這么瘦弱,還上高原當義工,萬一回不去怎么辦?”黃福榮認真地說:“在公益和奉獻愛心的道路上,如果我死了,是上天對我的恩賜。”趙林做夢也沒想到,這段對話竟會一語成讖!
玉樹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距離省會西寧800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點達6600多米。這里高山聳立,氣候寒冷,藏族人口占當地總人口的97%。黃福榮做義工的“慈行喜愿會孤兒院”在玉樹結古鎮,是一家由民間公益人士捐建的慈善機構,收養了20多名孤兒。黃福榮把帶來的禮物分發給孩子們,平時幫孤兒院修廁所、開墾菜地之余,他還帶著孩子們四處玩耍。孩子們都很喜歡他,親切地喊他“阿福叔叔”。
2010年4月14日7時許,沐浴在晨曦中的結古鎮一派祥和,黃福榮帶領孩子們在孤兒院的院壩里做早操。7點49分,大家突然感覺地面搖晃起來,孩子們的尖叫聲劃破了孤兒院的寧靜。看到身邊的房屋和樹木都在瘋狂搖動,黃福榮大聲喊道:“地震了!孩子們快跟我跑,離開這幢樓房!”他一邊喊,一邊揮著手,指揮孩子們迅速沖出孤兒院大門。
跑到相對安全的地方后,黃福榮和孤兒院煮飯的阿姨清點人數,發現少了6人,包括院長和兩位老師、3名孤兒。這時,突然有人大喊:“不好!他們被困在屋里了……”黃福榮焦急地對煮飯阿姨和另一名教師說:“你們在這里照顧孩子!”然后轉身沖進了孤兒院搖搖欲墜的4層大樓。
黃福榮拼命沖上二樓,循著哭聲找到了3個6歲左右的孩子和1名教師。老師被掩埋在瓦礫下,黃福榮奮力把他救了出來。兩人帶著3個早已嚇得六神無主的孩子向樓下跑去。
就在這時,又發生了6?郾3級余震,大樓發出巨大的“咔嚓”聲。大約搖了1分鐘,這幢四層建筑突然從中間裂開一條長長的縫隙,樓體漸漸被撕成兩半。在離院門還有3米多遠時,黃福榮也許預感到樓房將全面坍塌。危急時刻,他瘦弱的身體爆發出驚人的力量,猛地一下把跑在身邊的孩子推出數米遠!就在那一瞬間,隨著一聲“轟隆隆”巨響,他被砸倒在廢墟中……
黃福榮被壓在厚厚的瓦礫下,無法動彈。3名孩子和1名教師都得救了,教師受了點輕傷,一個孩子的大腿骨折,其余兩個孩子毫發未損。當趕來救援的武警和鄉親們從廢墟下挖出黃福榮時,他已氣若游絲,只問了一句“孩子們……都救出來沒”,就昏過去了。10分鐘后,這位香港義工離開了人世。
上善若水,帶病做義工
黃福榮離世后,人們才知道他生前九年如一日做義工的事。
黃福榮生活在一個幸福和睦的大家庭里,家中有5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母親已年過八旬。老母親對兒子的每次出行都很擔心,卻從未阻止過他的善舉,全家人經常向災區捐錢捐物。黃福榮去青海后,親友們原定于4月17日把收集好的衣物和大姐黃月秀做的40多個書包郵寄過去,供當地孤兒使用。
在黃月秀眼里,弟弟黃福榮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式阿甘”。他誠實、厚道,內心單純得像個孩子,對公益事業的熱愛令人感動。他是一名貨車司機,工作十分辛苦,收入也不高。他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卻舍不得多花錢治療,經常隔兩個月才去看一次醫生、領一次藥,每天靠自己注射胰島素維持身體正常機能……他把省出來的錢都拿來做公益事業。
黃福榮的人生軌跡發生改變是在2001年5月。當時,37歲的他在大陸旅游,讀到了隋繼國的文章《挑戰死亡——白血紅心走天涯》。隋繼國被譽為“當代保爾”,因同時患有白血病和腦癌,還被稱為“雙癌上校”。隋繼國退役后,騎自行車走完國內200多個大中城市,為骨髓捐贈做宣傳。
黃福榮一直以來都熱衷于慈善事業,他被隋繼國的事跡深深感動,決定追隨這個頑強的退役軍人。在湖南衡陽,兩人一見如故,黃福榮認隋繼國為大哥,并與他結伴前往香港。
2002年元旦,受隋繼國影響,黃福榮自發為香港與內地的白血病患者籌款,并從香港尖沙咀出發,背著行囊展開了“行路上北京”的壯舉,一路宣傳骨髓捐獻。最終,他用3個月時間,走完全程5000多里路,籌得善款20萬元。一對受助于黃福榮的湖北兄弟,在致謝信中寫道:“您讓我們明白了什么叫‘奉獻’!”
2003年底,隋繼國因白血病去世,黃福榮大受打擊。后來,他發現自己患上了肺炎和糖尿病,情緒更加低落,一度一蹶不振。他多次在日記中提到隋繼國,“大哥,我很想你!為什么老天要讓我認識你,又這么快把你帶走……”
盡管如此,黃福榮并沒有停止行善的腳步。2008年5月15日,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的第3天,他在日記中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情:“每天看到新聞都在哭,晚上根本睡不著,有時閉上眼就好像看到很多人希望有人可以幫到他們。特別是那些已經成為孤兒的小朋友……心痛。”第二天,黃福榮抵達成都,并經網友指點來到四川省民政廳“要活干”。
志愿者團隊安排黃福榮去做登記、發放車輛通行證的活。在大家印象里,黃福榮“什么重活都搶著做”,后來主動干起了搬運救災物資的活兒,他覺得這樣才充實。
一天晚上,成都志愿者鄧麗走進帳篷清點物資,無意間發現黃福榮正往肚皮上注射東西。她大吃一驚,以為他是吸毒者,走過去,小心翼翼地問:“老黃,你在干什么?”黃福榮不好意思地紅了臉,趕忙放下衣服,坦言自己有糖尿病,必須注射胰島素。“我一下子被震住了,沒想到平時一刻也閑不住的他竟然身患重病,他在災區是那樣拼命……”從那一刻起,鄧麗對這個相貌平平的香港人肅然起敬。
在四川地震災區,黃福榮表現得十分低調。一次,他運送救災物資去茂縣災區,途經夾金山,氣溫很低,而他身穿單衣,被凍得渾身發抖。聞訊趕來的電視臺記者想采訪他,他卻擺著手跑掉了。遇到媒體采訪,黃福榮總是這樣躲得遠遠的,實在躲不開,要拍照他就站在后排最不顯眼的地方。
距離成都70公里的什邡市洛水鎮有一座老道觀,叫川主廟。川主廟對面是深圳志愿者捐建的一座圖書室,有段時間,黃福榮負責為圖書室粉刷墻壁、搬家具。距離圖書室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洛水中學,當地為在地震中遇難的學生設置了靈堂,黃福榮每天都要去給孩子們燒一炷香。
川主廟在地震中遭到了破壞,地震后一直由道觀里的兩名道士修繕,黃福榮在圖書室工作之余,主動去幫忙修繕道觀。后來,他干脆住進了川主廟,經常幫廟里挑土、清理廢墟。
“他是一個好人啊!”川主廟的林道長知道黃福榮遇難的消息后,一直含淚念叨著這句話。在他記憶里,黃福榮不怎么說話,每天總是起得很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挑水,把水缸里的水挑滿后,就開始整理廢墟。那時,正值七八月份,驕陽似火,黃福榮經常一干就是八九個小時,肩膀上很快磨掉了一層皮。黃福榮感到身體不適,就吃一點藥,自己注射胰島素……他變得更黑更瘦了,臉上的笑容卻多了起來。
后來,黃福榮回到香港,心里一直牽掛著這座廟宇。2009年5月,汶川大地震過去一周年時,他又來到洛水鎮,為川主廟干了一個多月的活,還給災區孩子帶來了捐款和學習文具。
情動兩岸,萬人哭送“草根英雄”
黃福榮在玉樹地震中舍命救人的義舉經媒體報道后,很快傳遍大陸和港、澳、臺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撰文悼念他:“噩耗傳來,我感到十分難過。像無數被黃先生的事跡觸動的內地和香港市民一樣,我萬分敬仰他無私奉獻、舍身成仁的精神,并引以為榮。多年來,黃先生熱心公益,擔任義工,默默耕耘,奔走香港與內地,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出力……”
一夜之間,這位平凡的香港司機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香港市民稱他為“香港之子”、“港人的驕傲”,內地同胞贊他是“草根英雄”、“當代雷鋒”。還有人專門開設了“沉痛悼念香港義工黃福榮”的網站,短短幾天時間點擊量就高達數萬人次。當初陪同他一起前往玉樹的志愿者趙林,在留言板上寫道:“好兄弟!我們將沿著你的腳印,一直堅強地走下去!”
2010年4月18日晚,黃福榮的遺體運回香港。在警察儀仗隊奏出的哀樂聲中,一面鮮紅的香港特區區旗輕輕蓋上他的靈柩。中聯辦和國務院港澳辦都發來唁電,慰問黃福榮的家人。
黃福榮獲得了香港政府追封的“金英勇勛章”,如獲家人應允,還將成為下葬表揚英勇市民的“景仰園公墓”的第一人。他的姐姐黃月秀婉拒了香港政府的好意,她認為,弟弟做善事不是為了追求榮譽和英雄稱號,她尊重弟弟一貫的低調作風,希望弟弟能與父親相伴,長眠于普通公墓。
黃月秀對弟弟舍身救人的舉動并不意外,她說:“我們全家都很悲痛,但也明白他就是這樣的人。只要有人需要幫助,他都不遺余力,不會顧及自己。我想,無論誰面臨當時的情況,都會像他那樣救人。希望阿福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幫助有需要的人。”
5月7日,黃福榮的葬禮在香港紅磡世界殯儀館舉行。天空飄著小雨,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辦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青海省副省長等都前來吊唁,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代表和黃福榮舍身拯救的其中兩個孩子,也含淚向靈堂的遺像深深三鞠躬……孩子們向黃福榮的家人移交了他的生前遺物—— 一個黑色背包、兩本日記、幾件衣物,還有藏族孤兒送給他的3幅蠟筆畫。
與此同時,遠在玉樹孤兒院的孩子們都為黃福榮穿上了孝服。黃福榮家人從電視上看到后,十分感動:“孩子們為阿福戴孝,是緬懷逝去親人的方式。福榮生前沒有小孩,當看到那些玉樹的孩子把他當做親人,我們全家都哭了。”
黃福榮犧牲后,他的家人接過了他手中的“愛心火炬”,繼續向災區孩子們傳遞光和熱。目前,他們已通過香港紅十字會在珠海成立了“黃福榮愛心基金”,善款全部用于捐助內地的貧苦兒童。
(壓題圖:黃福榮生前照)
(責編 王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