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農村金融機構是地方性金融機構,始終堅持為“三農”和中小企業服務的方向,在全縣信貸投放中占50%左右的份額,發揮著金融主力軍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縣域農村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的發展,擴大其資金實力,農村金融機構正進行體制改革,但是,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高不良資產率已成為農村金融機構改制的攔路虎。
一、不良資產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借款主體變化或缺位。行政機構合并后,新村不理舊債,借款主體變化,債權難以落實,資金監測困難。鄉鎮企業轉體改制時,債務轉移到資產經營公司,而資產經營公司不是原貸款主體,沒有證照,沒有實質產業,沒有經營收入。
(二)缺乏實體支撐或大量投入項目建設,償還能力有限。鄉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項目周期長,短期內無法產生效益。絕大部分村因建校、修路等原因形成歷史債務,加之無經濟來源,正常運轉都難以保障。教育系統資金主要用于工程建設,支出遠大于收入,導致無力償債。
(三)借款人經營機制不健全,經營管理不善。八九十年代投資熱,一大批鄉鎮、村級集體企業非理性上馬,企業產權不明晰,經營管理無序,貸款時基本沒有抵押擔保,這些企業目前基本都已破產或關停,貸款本息收回無望。
(四)擔保手續不完善。許多企事業單位貸款多為信用貸款,無合規合法的抵押擔保,受銀行信貸管理程序控制,不能辦理再融資貸款手續。
(五)部分借款人信用觀念淡薄,惡意逃廢金融債務。由于缺乏社會共同監督和失信懲罰機制,借款人還貸意識不強,催生一批賴賬戶,惡意逃廢銀行債務、懸空債權,其中不乏一些公職人員。
(六)農村金融機構自身因素。原農村金融機構經營管理模式粗放,管理體制模糊不清,“重貸輕收、重放輕管”現象較普遍。少數信貸人員素質不高,難以對貸款進行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貸款隨意性大,風險意識不強,出現了人情貸款、壘大戶貸款,遺留下了一批問題貸款。
二、處置不良資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創建省級金融安全區的需要
金融安全區是指把金融風險控制在可預見、可承受、可控制、可化解的范圍內,達到社會信用觀念強、金融秩序良好、不良貸款逐步下降、金融業有效促進經濟發展的局面。在農村金融機構改革新的歷史機遇期,加大不良貸款清收盤活,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創建省級金融安全區,是維護金融穩定、引入多元化金融主體、提升融資能力、促進區域發展的必要條件和有效保證。
(二)是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農村金融機構發揮地方性銀行融資優勢,把政府財力與銀行融資優勢結合起來,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農村金融機構改制后,可以吸納資金更多,投放力度更大,能為地方創造稅收、培植稅源。
(三)是促進農村金融規范健康發展的需要
農村金融機構的改制能擴大資本實力,有效緩解資本金約束硬傷,集團客戶放貸金額可擴大四倍以上,以更好適應各類優質客戶更高層次信貸需求;能有效提升現代金融服務能力,構建股權更集中、法人治理結構更完善、業務品種更齊全的現代銀行,甚至跨地區經營設置分支機構,吸收外地存款;能通過努力爭取上市,對地方經濟發展支持更大。
三、處置不良資產的幾點建議
(一)統一思想認識,廣泛宣傳發動
清收盤活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形勢嚴峻,勢在必行。各相關部門要站在創建“省級金融安全區”的戰略高度,高度重視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積極動員和組織各方力量,共同維護鞏固金融安全,更好地發揮金融在現代經濟中的核心作用,要通過召開各層次動員大會、新聞媒體宣傳、張貼政府公告、散發宣傳資料等手段宣傳造勢,打擊惡意逃債行為,強力清收不良貸款。
(二)堅決依法清收,打擊金融逃債
一方面,農村金融機構對信譽差、賴賬不還或有一定經濟實力和財產的“老賴”堅決起訴。對有一定影響的起訴對象加大依法收貸的宣傳,擴大依法收貸的影響。對惡意賴、逃、廢債務的賴債戶、釘子戶,依法嚴厲打擊,通過查辦一批影響大、案值高的案件,達到打擊一戶、教育一方、帶動一片的效果。另一方面,司法機關和監管部門要積極協助農村金融機構依法清收不良貸款,要在立案、審理、執行等方面給予積極的支持和幫助。要加大案件執行力度,快立快審,維護債權人利益,警示和追究失信者經濟和法律責任,消除僥幸的避債心理;法院可安排專人清理執行農村金融機構的積案,采取媒體曝光、限制高消費、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強有力的執行措施,維護銀行的合法權益。
(三)靈活處置手段,有效清收盤活
一是通過實例看,用土地置換不良資產,降低不良率的成功經驗看,土地置換不良資產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采用土地置換手段,對縣屬企業、村辦企業、資產經營公司、行政事業單位貸款等集體性質不良貸款予以盤活。在土地評估、辦證等手續上予以費用減免,用優質土地置換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成立真正意義上的資產經營公司,對買斷的不良資產逐步清收盤活。待時機成熟時,招拍掛賣出回購的土地,實現政府、銀行共贏。二是加大對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力度,擴大其資產,加快信貸投入,稀釋不良貸款。三是對其它不良貸款可視實際情況,采用靈活手段,予以清收盤活。
(四)調動自身力量,聯力實現目標
縣農村金融機構要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加大自主清收力度。一是要按不同類別進行全面清理,摸清底子,核實數據,界定貸款的責任單位和個人,建立清收臺帳。二是要認真研究和制定清收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精心組織,做到管理人員、工作方案和組織實施“三落實”。要在內部實施嚴格的績效考核方案,實行收貸與獎懲相結合,把所有員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三是要積極加強與各級各部門聯系溝通,爭取各方支持配合,確保清收盤活不良貸款工作取得實效。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望城縣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