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網絡多媒體資源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順應了外語學習者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行性模式。然而,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實施需要學校、教師及學生三者共同努力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
關鍵詞:網絡多媒體資源;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24-0288-02
2004年1月教育部高教司頒發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要求》)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改革應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尤其要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應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要求》揭示了原有教學模式的不足和局限性,同時也強調了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在現代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為新形勢下大學英語教師如何更好地做好英語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改變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對外交流和貿易往來也不斷加深,這就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對各類人才的英語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程式化,“填鴨式”教學現象嚴重;教學內容忽視了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課堂活動,其自身語言能力也得不到鍛煉,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非 “聾”即“啞”,根本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及高校擴招政策的繼續實施,各高校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班級規模不斷加大,師生間的比例也隨之拉大,這就給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因此,為了適應時代要求、提高人才素質,改變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二、基于網絡多媒體資源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索
一直以來,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把學生看作是知識灌輸的對象,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從而大大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是教學實踐的主體,是語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語義的被動接受者;教師是教學實踐的組織者,是語義建構的幫助者,而不是語義的灌輸者。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 “協作”,“會話”,“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它順應了外語學習者的認知規律。而現如今豐富的網絡多媒體資源為建構主義理論的實踐提供了可能。因此,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基于網絡多媒體資源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軟件設計出以發展學生元認知能力為主的、圍繞本單元主題的合理方案,然后通過多媒體網絡環境將所需的各種素材呈現給學生。教師也可以從網絡上下載有利于創造情境的資源,豐富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同時,學生可以從網絡上學習跟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詞匯例句等。而且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語言水平、興趣和學習風格選擇學習內容,決定學習進度,并能通過在線測試檢驗自己的學習狀況并及時做出調整。另外。網絡化的教學模式下,師生可以創設虛擬的場景進行交流;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網上英語角或英語論壇等進行英語會話或協作。
基于網絡多媒體資源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了建構知識的真實性的情境,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有利環境和條件,確立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順應了外語學習者的認知規律,從而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行性模式。
三、基于網絡多媒體資源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方法
基于網絡多媒體資源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順應了外語學習者的認知規律,但它的實施是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從而促進大學英語的教學。
1.學校方面
1)更新觀念,加大支持力度,對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給予大力支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證軟硬件建設的順利實施,同時,利用校園網的優勢,積極開發網絡資源,在校園網站上增加“英語學習”板塊,為學生通過多媒體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提供便利。
2)在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室、語音室、電子閱覽室等英語教學硬件資源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開展多媒體網絡英語教學的改革試驗,逐步改變落后的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適應信息化的時代要求,最終建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依托互聯網多媒體英語資源的實用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3)對英語教師進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使其改變照本宣科、播放電子課件的單一模式,充分挖掘、合理利用無限的網絡資源。
4)對學生加強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指導,使其充分認識到多媒體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及實用性,養成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2.教師方面
1)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真研究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需求和學習方法,將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較高綜合文化素養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一言堂”、“滿堂灌”等現象,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
2)重視科研,教學與科研水平共同提高。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是教師的職責,但真正稱職的教師除了應該上好每節課外,還應該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做到教學與科研有效地結合,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課堂教學效果。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應努力學習和研究現代外語教學理論,積極探索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的新特點和新規律,研究和實踐行之有效的網絡教學新模式和新方法,提升教科研能力。真正做到在教學實踐中做科研,以科研促教學實踐。
3)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資源,提高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網絡環境下多媒體立體化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設計和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能力。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提高自身的計算機網絡知識,積極開發并充分利用不斷更新的網絡資源,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同時,教師還應該不斷提高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能力,打破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和播放電子課件的單一模式,增強課堂內容的豐富性、生動性和實效性。實現通過教學使學生愛學、樂學、善學的目標。
4)營造和諧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和諧的師生關系則有利于更好地搞好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課堂上,教師應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作用。課下,教師應積極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需求及課堂教學的不足,并及時反省、改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教師也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資源,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3.學生方面
1)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借助網絡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強調師生、生生之間的人際互動,因此,學生應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以正確的心態對待英語學習,改正英語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或過級的陳舊觀念,更不要把英語學習看成是一種負擔,而應把英語學習看作是一種樂趣、享受。這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2)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大學背景下學生相對來說比較自由,教師已經不再扮演“保姆”的角色,他們對學生的學習僅僅起一種引導作用。因此,學生要想掌握知識就應該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發現其自身的價值。
3)借助網絡多媒體資源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借助網絡多媒體資源的教學模式背景下,學生在學習內容及時間安排上有了更大的自由,這就更有利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因此,學生應該借助網絡多媒體資源,改變“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現狀,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做到學有所用,提高自身的社會競爭能力。
總之,基于網絡多媒體資源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順應了外語學習者的認知規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也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要學校、教師及學生三者共同努力就能充分發揮其優勢,從而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培養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蔡基剛,武世興.引進多媒體網絡技術,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J].外語界,2003,(6).
[2]張華.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J].外語電化教學,2003,(4).
Methods for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Based on Network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CUI Hai-fei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Henan Business College,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 Conforming to the cognitive law of English learners, the mode based on network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is good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has become the feasible one. Howeve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ode needs the effort of school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Key words:network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