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現代體育教育的基本觀點為依據,運用文獻資料和邏輯分析的研究方法,從體育社會學的角度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及其內涵進行探索分析,認為校園體育文化的主要功能表現在教育培養功能、激勵凝聚功能、健身娛樂功能和導向功能等方面,并指出校園體育文化的獨特內涵,它是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教師為參與主體,以身體練習為手段,以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為主要內容,具有獨特表現形式的一種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群體文化。
關鍵詞:校園文化;體育文化;功能;內涵
中圖分類號:G807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24-0250-02
體育文化是體育運動中的社會文化現象的總和,具備文化的各種功能與特征。作為體育文化組成部分的校園體育文化,旨在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完成學校體育任務,它是體育文化的一種亞文化。目前,面對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快速發展與變化,必然引起學生的意識形態和文化需求的深刻變化,因此,在不斷完善的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及其內涵應該得到正確的理解與運用。
一、對校園體育文化的認識
校園體育文化是一種有著深刻內涵和豐富外延的獨特的文化現象,校園體育文化和校園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構成了校園文化群,它又與競技運動文化、群眾體育文化一起組成了廣義的體育文化群。校園體育文化的本質功能主要表現在傳承體育文化,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完成學校體育教學任務等方面。另外,校園體育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學校在長期的體育教育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廣大師生直接參與和精心培育下發展起來的。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有利于建設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并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對陶冶學生的情操也有重要的作用,豐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園體育文化,對低俗的文化和各種消極腐敗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從體育教學理論來看,校園體育文化對學生的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都起著顯性和隱性的重要作用。
1.教育培養和完善學生個性的功能
校園體育文化的這一功能主要體現在隱性的教育形式上,在具體的體育活動中,通過有組織的統一安排,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校園體育文化的教育與熏陶,使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公平競爭,遵紀守法的道德品質;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教育學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等。校園體育文化特有的教育功能,就是把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內化為學生的自覺意識,完善學生健康向上的個性與形象。
2.激勵凝聚的功能
校園體育文化是依賴并通過學校這一載體來反映和傳播的一種文化,生活在這一載體的學生時時刻刻都感受到它的存在,具有無形的感染力、震撼力和凝聚力。在它的熏陶下全體師生形成共同的事業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道德情操、行為習慣。通過校運會及其他的集體活動,調動全校師生熱情,每個人都積極參與。一個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是否有生機有活力,觀察一下該校體育文化活動開展的深度和廣度便可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體育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活躍氣氛、增強活力的作用,是與其動力機制的重要地位直接相關的。校園體育文化有很強的凝聚力、滲透力和影響力,它所散發出的能量能夠激勵學生全面發展和積極向上,能夠促使校園的各個集體團結一致,高度凝聚,特別是在高等院校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體育文化比在其他學校和文化區域更具活力與凝聚力。
3.健身娛樂的功能
校園體育文化,一方面,能促使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大力改善其機能健康狀況,塑造強健的體魄,促進人體機能發展,提高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另一方面,它能以自娛自樂的游戲性和消遣性的方式迎合廣大師生的需求,師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置身于各種體育活動,在此過程中,人們可以暫時忘卻學習與工作的緊張和壓力,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自由,而且通過體育活動的氛圍達到了陶冶情操、凈化心靈、享受生活樂趣的目的,從而有利于身心的和諧健康發展。
4.導向功能
校園體育文化的核心是師生的體育價值觀念,校園體育文化一旦形成,必然會對全體師生的體育行為產生巨大的導向作用。校園體育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對每一個校園人起著支配作用,使生活在校園的人不斷調節自己的心理和行為,從而與校園體育文化和校園氛圍相協調。校園體育文化在引導師生樹立“健康第一”的觀念的同時也規范著他們的各種行為,從而使生活在該校的師生具有某種特有的體育精神特質,形成該校區別其他院校的一個重要的個性特征。
二、對校園體育文化內涵的探析
對校園體育文化進行探索分析,先要弄明白體育文化的內涵和外延,體育文化是社會文化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是我國傳統文化和現代意識在精神上的綜合反映和表現,它既是社會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具有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意識影響下形成的具有體育文化特點的亞文化色彩,有時又稱其為“身體文化”。校園體育文化是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教師為參與主體,以身體練習為手段,以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具有獨特表現形式的一種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群體文化。在學校體育教育實踐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的并非單一的體育文化而是諸多關聯的體育文化成分各要素,如體育的歷史文化、場館器材文化、競技文化和健康文化等,校園體育文化的一切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學生,塑造者學生。
1.校園體育文化的層次
校園體育文化和所有的文化形態一樣都分三個層次,外層是文化的表現;中層是社會的組織制度部分;核心層是文化的心理狀態,把開闊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情趣、民族性格等。就校園文化而言,外層是物質層面,是文化的基礎也是客觀物質保障,主要包括體育設施、器材、教材和師資隊伍的建設等;中層是制度、方法層面,包括了體育教學、科研、課外體育活動、體育協會、體育代表隊管理和業余體育競賽等全方位制度和犯法的確立;核心層是精神層面,居主導地位,其中健康價值觀是校園體育文化的本質與核心,也決定了校園體育文化的目標。
2.校園體育文化的結構
校園體育文化的結構是指體育文化內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之間合乎規律的組織形式和邏輯關系,即氛圍教學活動和文化活動。兩者在本質上并無差異,只是在實施形式、方法和目標上有所區別。教學活動主要以課堂授課為主,它的目標要求是通過實施體育教學,向學生系統的傳播體育文化成果,使學生在全面接受體育文化教育的同時,促進學生身心得到系統發展并在體質、健康、身體素質和能力等方面受到體育的系統教育;體育文化活動主要是以松散的組織和自由活動的方法和途徑進行實施,它是學校體育的重要補充,為實現體育教學目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校園體育文化的特點
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立性和特殊的規定性。同樣校園體育文化的產生發展既會受到社會文化特性的制約,又有其自身在精神形態方面的獨有特點。
1)校園體育文化的時代性
校園體育文化的內容和形成受到一定時代的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教育體制以及社會結構、文化風尚等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我國學校體育從舶來的軍事體育、自然體育到學習蘇聯的勞衛制體育,到文革時期的癱瘓狀態,到體質論、快樂體育,再到今天的“健康第一”,都反映了每個時代的體育面貌和主旋律。
2)校園體育文化的延續性
由于校園體育活動是一種帶有普遍參與、重復出現并且相對未定的集體行為,受“終身體育”思想的影響,它的開展都會圍繞著一定的主題,具有周期性和延續性,如季賽、年賽、運動會等等。從而為學校體育教育營造長期的氛圍與環境,成為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3)校園體育文化的身體表征性
校園體育文化是一種非語言文字文化,而是運用學生的身體來表征和傳承這種獨特的文化形式。校園體育文化的活動形式主要有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體育賽事與體育運動隊、運動會和體育選修課等,然而這些活動形式的承載者都是學生的身體,因此可以說校園體育文化的身體表征性是其最主要的一個特點。
結語
校園體育文化在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氛圍、培養學生健康成長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推動校園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功能及其內涵的探索分析,我們應該意識到在校園體育活動中,應遵循公平競爭的原則,具有重在參與的意識,頑強拼搏的精神,不斷創新的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使生活在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中的師生有意或無意的實現精神、心靈、性格的塑造,使校園文化和諧發展。校園體育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建設校園體育文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現實性,以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促進學校體育工作的快速、高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肖華.對校園體育文化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03,(6).
[2]張進才.體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J].體育與科學,2003,(1).
[3]劉錚,滕煒瑩論校園體育文化[J].體育文史,2001,(4).
[4]盧元鎮.體育的社會文化審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7.
[5]王曉紅,徐炳生.論校園體育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體育文化導刊,2003,(10).
[6]胡小明.新時期體育社會功能的轉變[J].體育文化導刊,2003,(3).
[7]張濤.民族傳統體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6).
[8]周登篙.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