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效應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人類心理活動現象。本文論述了數學課堂中常用的四類心理效應,并通過教學實例闡明了如何在實踐教學中應用心理效應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進一步說明了心理效應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應用意義。
關鍵詞:心理效應;課堂教學;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0)27-0238-02
心理效應是指人的思想感情、思維方式等內心活動在社會上及人們心理中所引起的客觀反映和效果。心理效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它關系到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素質教育的推進。尤其對于數學教學工作,由于數學的學科特點,很多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學不好數學。那么在數學教學工作中如何應用心理效應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是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論述了數學課堂教學常用的四類心理效應,并通過教學實例說明了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應用,以便增強心理效應在數學實踐教學中的可操作性。
一、數學課堂中常見的四類心理效應
1.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我們要充分利用“共生效應”在教學中發揮突出學生的帶頭作用,建立學習小組,形成互幫互學的學習“共生圈”。在“共生圈”內,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同學間相互探討、交流,各自不斷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各“共生圈”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競賽,形成一個總的“共生圈”。這樣會使互相幫助、你爭我趕的學習氛圍逐漸形成.從而促使學生的整體成績有大的提高。
2.空白效應
“空白”是關于藝術作品審美欣賞的概念。它指的是作品留給讀者想象和再創造的空間,讀者可以憑借自身的文化素養,展開思維羽翼去思考,從而獲得對作品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
在教學中,也存在著“空白”效應。教師要善于留白,如在表達方面留白,針對某些問題教師不妨先不說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去想、去說,讓學生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在實踐方面留白,給學生一個鍛煉和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教師應給學生思考分析的機會,讓學生獨立地思考、判斷和面對,學生的分析能力就會逐漸提高。在批評方面留白,批評之后,留有學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責備的時間。
3.近體效應
“近體”效應是指在數學教學中,教與學之間在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及心理、情感差距應盡可能地縮小。教與學之間的差距大都是由于教師的教學嚴重脫離學生的實際造成的,只要教師在教學目標、教學起點、教學實例、教學方法等方面貼近學生的認知規律、知識實際、生活實際、心智實際,就會縮短彼此心理上的差距,就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引發學生的積極創造,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4.海潮效應
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則潮大,引力小則潮小,引力過弱則潮無,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海潮現象”。如果翻開事業成功者的奮斗履歷,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大致經歷了這樣的三部曲:產生興趣——潛心鉆研——取得成功。成功起步于興趣,興趣是成功的基礎,是事業成功的重要支柱。課堂教學要達到的理想效果應當是“課未始、興已濃;課正行,興愈濃;課已畢,興猶濃”,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要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用教師精湛的教學技藝吸引學生,使學生形成思維的狂潮。
二、心理效應在實踐教學中應用的案例分析
這里我們通過一個教學實例片段說明如何在實踐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心理效應。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矩形,在開始我們的新課之前,我們先暖暖身,玩一個“你問我答”的小游戲!
在學校的一個平行四邊形的花圃ABCD中,測得∠A=500,圍欄AB=16m,另一圍欄AD=10m。請你提出問題,指定同學回答并給出評價.
生3:我想問XXX一個問題:它的周長是多少?為什么?生4:52m。周長對等于兩鄰邊的和的2倍。
生3:評價,中上等水平吧?
師:你對他的要求太高了吧?(笑聲)繼續!
生5:我想問XXX一個問題:∠C是多少度?
生6:130度。因為平行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去掉兩個50度,得260度,平分后,每個角是130度。
生5:同意你的答案,說得比較好。
生7:我有更好的方法!因為對邊平行,∠A與∠D互補,所以∠D是130度。
師:為他們的精彩發言鼓掌!
師:還有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繼續學習新的內容。……
[評:利用海潮效應,在上課初始,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互問互答,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當一個學生參與,帶動了另一個學生參與,然后就是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且,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從問的問題到制定同學回答再到回答的評價,所有的主動權都是學生自身,讓學生自主控制課堂,增強引力、激活思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活動:教師演示教具,活動掛衣架,問:這是什么圖形?
生:平行四邊形
師:我現在能夠輕易使它變化,說明了什么?
生12:哦,我知道,四邊形沒有穩定性。
師:那么在變化的過程中,有一個瞬間是我們要注意的,需要我們去探知它的奧秘。請一個同學演示給大家看!
生13:變化活動衣架,停在矩形的位置上,我想知道這個圖形的一些更多的東西。
師:那現在的形狀是?
生(齊說):矩形。
師:看演示!那么從平行四邊形變化成矩形,還需要什么條件?
生14:有一個角是直角吧?
師:是不是∠B=900?
生14:未必就是∠B啊!四個內角都可以啊!
師:對!那我們今天又學到了新的知識!……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矩形圖形,先看我們準備的幾張照片:一是五星紅旗,今年暑假看到最多吧?看了多少次?
生:32次!
師: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28屆奧運會上升起了32次五星紅旗!另外,寬與長的比是0.618,這是黃金比例啊!美!二是插花的照片,三是書,四是防盜門。生活中還有很多吧?
師:她給我們帶來了美,請說出她美在哪里?
生17:美在對稱!
師:對!
生18:給人的感覺是很莊重嚴肅!
師:說得多好!美術老師也講過吧?方正、莊嚴,讓人看到規則的存在!世界上的國旗基本上都是矩形的,你看到圓形的國旗嗎?
生:(哄堂大笑)
[評:教師利用近體效應,靈活應用生活中正在發生或者剛發生的例子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再加上一點點的幽默,很好地調節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心情愉悅的同時也掌握了所有學習的知識。]
師:請說出矩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
生19: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師:那它也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特征了?
生19:是的。(看課件演示)
師:具有一般平行四邊形的一切特征是什么?
生20: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師:好!那么我們再看看矩形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應該從哪些方面開展研究呢?
生21:從矩形的邊、角、對角線三個方面研究。
師:有沒有其他的同學要補充的?
師:好!下面我們開始進行研究,大家看,我們還可以從銀幕上看到,從另一個方面進行研究。
生:(驚訝)哦,從對稱的角度研究!
師:對啊!下面每個同學都開始研究,把自己的所思寫下來,交到組長那里整理,匯總發言。
生:(思考,分類寫后,熱烈討論)……
[評:再次利用共生效應,小組交流討論,刮起了一場頭腦風暴。]
生23:我們認為:1)矩形既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是過對邊中點的直線;又是中心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對角線的交點(找個同學配合用紙演示,效果很好)。2)矩形的四個內角相等,都是直角。3)矩形的對邊平行且相等。
師:“對邊平行且相等”不是矩形特有的,是平行四邊形都有的特征。
生24:還有,矩形的內角兩兩互補;
生25:還有,矩形的鄰邊垂直.……
師:那么我們再從對角線的角度進行研究!(演示課件)在矩形ABCD中,對角線AC與BD交于點O,那么:1)說出圖中成軸對稱的三角形,并指出對稱軸。2)說出圖中成中心對稱的三角形,并指出對稱中心。3)說出面積相等的三角形。4)AC與BD的關系怎樣?
生:(逐項研討,剪紙,疊合,驗證,時間10分鐘)分別回答,補充答案。
師:匯總同學們的答案,得出矩形的特征。
生28:好,我們把剛才研究的成果做一個整理,屬于矩形特有的有以下幾點:1)矩形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2)矩形的四個內角都是直角;3)矩形的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
師:好!下課了,我們這節課的任務還沒有完成,課后繼續學習!下課!
[評:留點空白給學生消化,這利用的是心理效應中的空白效應。讓學生掌握矩形的基本內容,而并非急于進行矩形知識的應用。本堂課中,歡聲笑語給予學生絕對的主動權,讓學生心情愉悅的學習。
小結
心理效應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靈活而科學的應用心理效應,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活動質量,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更可以優化學生的心理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一名數學教育工作者,就更需要掌握心理學理論,靈活科學地利用心理效應的積極作用,實現教學質量的升華。
參考文獻:
[1]劉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應[M].華東師大出版社.
[2]胡月.淺談教育心理效應中的連鎖塑造[J].科技資訊,2008,(14).
[3]Mayer,R.E.Teachingofsubjectmattr[J].Annu.Rev.Psych01.
2004,(55):715—744.
[4]張奠宙,唐瑞芬.數學教育國際透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5]黃希庭.心理學導論:第二版,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邵光華,卞忠運.數學實驗的理論研究與實踐[Z].課程·教材·教法,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