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使用就業彈性指標量化分析北京服務業的社會效率。根據各產業就業人數和產值數據,建立模型后運用Eviews軟件分析各產業對就業的吸納程度,并通過相關系數分析,說明服務業發達程度對服務貿易的支撐作用。在研究北京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基礎上,分析如何提高其發展的競爭力,審視北京發展服務貿易在人力資源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服務貿易;就業彈性;人力資本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4-0134-04
一、 研究背景
當代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世界經濟向服務經濟轉型,服務業已成為全球經濟的主體。1990年全球服務業占全球GDP比重已超過60%,2004年升至68%。其中發達國家從65%升至72%,美國更是高達77%;發展中國家也從45%升至52%。
截至 2009年,中國加入WTO過渡期結束。2002—2005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世界排名由第十位升至第七位,進出口總額由862.7億美元增至1 582億美元,四年間平均增速16.4%。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十一五”期間中國將積極發展服務貿易,到2010年努力使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4 000億美元。
北京的經濟結構和自然資源狀況使其具有發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資源優勢。就業率高低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個產業社會效率的高低,高社會效率的產業應為社會解決更多就業。本文使用就業彈性(就業增長率/GDP增長率)指標量化分析北京服務業的社會效率,旨在從吸收就業角度入手,在研究北京服務業與服務貿易發展現狀基礎上,分析如何提高北京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競爭力,審視北京發展服務貿易在人力資源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二、北京服務業就業彈性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
本文通過北京統計年鑒各產業就業人數和產值數據,運用Eviews軟件分析各產業的就業吸納程度。
(二)建立模型
就業彈性是衡量經濟增長引起就業增長大小的一個指標,表示產業增加值每提高(或降低)1個百分點,所引起該產業就業增加(或減少)的百分比,計算方法為:
ε=
其中,L為就業人數,Y為產業經濟增加值。通過建立產值與就業人數之間的經濟計量模型求得就業吸納彈性: Li=AYαjeμ
其中,Li為第i產業的就業人數(i=1,2,3),Yj為第J產業的產值(j=1,2,3),α:就業吸納彈性,eμ :隨機擾動項。兩邊取對數得到方程: lnLi=lnA+αlnYj+μ
(三)實證分析
根據1986—2007年北京各產業數據,對方程作一元線性回歸估計,由Eviews輸出結果得到各產業回歸方程:
1.第一產業線性回歸方程:lnL1=lnA+αlnY1+βAR(1)+μ
lnL1=5.779772-0.3545597lnY1+0.358636AR(1)μ
20.632010.00000.0659910.0000 1.9332890.0691
可決系數0.818225,說明方程擬合度良好。
圖1 第一產業線性回歸方程懷特檢驗結果
對該時間序列方程進行懷特檢驗,不存在異方差。
2.第二產業線性回歸方程:lnL2=lnA+αlnY2+βAR(1)+μ
lnL2=6.221713-0.33118lnY2+0.744679AR(1)μ
18.78650.0000- 2.2370110.0382 5.0772440.0001
可決系數0.841542,方程擬合度良好。
對該時間序列方程進行懷特檢驗,不存在異方差。
圖2第二產業線性回歸方程懷特檢驗結果
3.第三產業線性回歸方程:lnL3=lnA+αlnY3+βAR(1)+μ
lnL3=3.604687-0.312926lnY3+0.846523AR(1)μ
3.5126200.00252.5907870.0185 6.9170180.0000
對其進行LM檢驗和懷特檢驗,結果說明方程不存在序列自相關和異方差。
圖3 第三產業線性回歸方程LM檢驗和懷特檢驗結果
(四)結論
綜上,各產業線性回歸方程依次為:
lnL1=5.779772-0.3545597lnY1+0.358636AR(1)μ
lnL2=6.221713-0.33118lnY2+0.744679AR(1)μ
lnL3=3.604687-0.312926lnY3+0.846523AR(1)μ
1986—2007年間,北京第一產業就業吸納彈性為-0.355,表明該產業產值每增加1%,其就業率減少0.355%;同理,第二三產業就業吸納彈性為-0.331和0.313??梢姡本┑谝欢a業經濟的發展對本產業就業水平的提高一直呈負增長趨勢,印證了隨著科技發展,更多勞動力從農業和制造業中解放出來,投入第三產業,尤其隨著北京進入服務經濟社會,此趨勢將持續下去。因此充分發展北京服務業可以提高北京就業率,這也是城市化進程的必然結果。同時應注意到,1995年起,服務業對北京經濟貢獻開始大于50%,并在1998年突破60%,2007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70%來自服務業,所以北京服務業就業率的提高對北京的經濟貢獻也遠大于其他產業。
三、各變量與服務貿易出口的相關系數分析
各地區基于要素稟賦的比較優勢決定其服務貿易流向和競爭力,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生產者服務業的專業知識、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特點更為顯著,對生產要素的理解也應更為開闊。其次,外商直接投資的增加會改善北京資本質量不高和知識管理要素缺乏的現狀。另外,現代服務業的強勢發展也將成為提高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堅強后盾。因此本文假設:現階段北京市人力資本、外商直接投資和服務業發達程度通過改善資源稟賦質量而對提高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產生重要影響。
(一)數據來源
根據來源于《北京統計年鑒》,《新中國55年統計匯編1949—2004》和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的數據,選取擁有高中中專以上學歷的第三產業就業人數代表人力資本變量;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乘以100代表城市化水平;外國直接投資(FDI)以實際利用外資額為準,第三產業產值占國民經濟比重乘以100代表服務業發達程度。計算得到表2數據。
(二)相關分析結果及結論
對表2數據做相關分析,探索這些因素對北京市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實際影響效果及其相互關系。
可見,人力資本、外商直接投資與北京市服務貿易出口的線性正向關系顯著。服務業發達程度對服務貿易起到了很強的支撐作用。其中的服務業人力資本變量也代表著服務貿易相關產業的發達程度。
四、對策研究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對中國服務貿易有很大促進作用。但中國當前人才流失問題嚴重。據統計,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企業人才流動率接近50%,有的甚至超過70%。這表明,很多企業對員工缺少感召力,員工對企業缺乏歸屬感。那么如何建立健康的企業文化以減少人才流失對企業國際競爭力的不良影響呢?
“所謂企業文化,它既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論又是一種價值觀和信念。它一定是與職業經營績效掛鉤,有助于企業的成長才被認可的。”但在一些中國國際型企業,由于用人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問題,企業文化無法真正形成。
企業要留住人才,應使員工價值得到體現,盡可能使企業使命和員工人生愿望相結合,實現員工對企業的認同。建立健康企業文化:
1.應啟用新的管理機制,完善用人機制,建立科學規范的選拔任用制度。允許人才走向高決策層,讓人才看到企業的前程;同時,明確企業自身發展戰略,使人才感到有方向和動力。
2.應重新審視用人理念,由“對物管理”轉向“對人管理”。建立和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重視與員工的溝通和人際關系的改善。同時,建立相對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勵機制。據研究,缺乏激勵環境中的員工潛力只能發揮20%~30%,而良好的激勵環境中同樣的人員能發揮80%~90%的潛力。IBM、摩托羅拉的用人之道都是培訓員工。他們建有企業大學來培養穩定人才。這很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中國大型國際型企業只有積極采取對策,加強制度建設,改革治理結構,才能培育出先進的企業文化,減少人才流失,從而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到國際競爭的大潮中。
參考文獻:
[1]張漢林.國際服務貿易[M].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2.
[2]鄧力平,陳賀菁.國際服務貿易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課題組.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報告2007藍皮書[EB/OL].http://business.sohu.com/20071119/n253341926. shtml
[4]時淑珍.民營企業和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對策[J].決策探索,2006,(4):59.
[5]李亞.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J].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117-120.[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