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日益發展壯大,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必須與時俱進,高度重視。從現階段高職院校學生總體特征,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出發,對如何搞好高職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教育;現狀;高職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4-0254-02
近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大規模發展,這既有利,也有弊。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大規模擴招,勢必造成高職學生質量的下滑。學生質量的下滑不僅表現在知識和能力方面,還表現在思想觀念、道德意識、人際價值取向等方面。有的問題具有普遍性,有的問題具有特殊性。
一、高職院校學生的總體特征
(一)自我意識和競爭意識較強,思想比較活躍
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平等性,增強了高職學生的成才欲望。而對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和無情的“優勝劣汰”制,高職學生們普遍感到肩上的壓力大,從而普遍能夠自覺地認識到只有在高職院校刻苦學習、有了一技之長,將來才能適應嚴峻的就業形勢。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高職學生一般樂于交往,富于情感。從課堂活動的情況來看,他們大多數在文娛活動中都有較好的表現。
(二)自卑、脆弱和心理素質較低,耐挫折能力較弱
在充分肯定高職學生在思想意識方面的積極因素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他們存在的一些消極因素。其主要的表現是:部分高職學生辨別是非能力較差,思想認識水平較低,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心理較脆弱,公德意識較低下,耐挫折能力較弱;遇到困難或挫折,大都不知所措,個別甚至走向極端,在校園內時常出現斗毆現象;還有的學生對老師的教導和職能部門的管理,持一種厭煩、甚至逆反的心理。
高等職業教育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與前幾年專科學校相比,學生的基本素質出現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既有社會環境變化因素的影響,也有學校對高職教育導向存在片面理解的問題。
(三)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
由于多數高職院校辦學時間較短,教學、管理、服務和基礎設施等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高職教育的特色還不十分明顯,還未在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高職畢業生尚未被廣大用人單位認可;政府、學校和相關部門在典型宣傳、推廣經驗、糾正偏差等方面的引導工作做得還不夠深入、扎實。因此,考生及其家長對高職教育缺乏全名系統的了解。特別是對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就業前景了解更少,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大都擔心畢業后找不到工作。于是多數學生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動力不強。
二、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
(一)學生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化
在校、系、班學生管理工作的每個層面,都要涉及十余個方面的工作內容;全校凡涉及到學生的各個部門的工作,最后的落腳點又都在學生工作上,工作內容千頭萬緒;加之高職教育方興未艾,學生管理工作面對的對象是學習習慣和自控意識較差的高職生。由于缺乏可供借鑒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和辦法,上述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復雜情況勢必導致管理者每日陷于大量事務性工作,疲于應付,既難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探索欲、判斷力、創新等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等重要問題一抓到底,也很難有精力認真研究學生工作規律、經驗、教訓以及當代高職學生的特點、思想動態等問題,從而使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化,對高職學生的行為疏于高效規范的管理,從而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管理模式比較單一
傳統高校學生管理模式是與學年制相適應,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學生以班級為基本單位學習和生活,學生工作按班級配備輔導員或班主任,院系有直接負責學生工作的黨委總支副書記,學校有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學工部(處)、分管社團工作的校團委和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學生基層組織成員相對穩定,學生教育管理體制層次清楚,但管理和教育對象都固定在相應的年級、班級和院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一種相對封閉的環境下進行的,因而更多地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經驗,缺少與管理系統外的信息交流,難免會出現管理松散、覆蓋面不全的現象。
(三)學生管理工作的系統性、連續性和協調性不強
現行的學生管理工作基本處于“缺漏補漏”的狀況,未能根本擺脫“消防救火”式的工作局面,被動性較大,而且在大多數學生看來其中形式主義的作法較多。如學生宿舍等場所檢查過關后很快就出現許多“臟、亂、差”現象,就是這一問題的真實反映。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學校未能真正從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高度去認識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性質、目標和任務,致使學生管理工作往往停留于解決局部問題、完成單項任務、應付工作檢查的狀態,無法與高素質教育相適應。
三、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
目前,國內不少高職院校都是新建立或是從中專院校升級而來,因此各校必須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工作過程中既不能因循守舊,承襲以往中專的管理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簡單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而應當不斷摸索和改進學生管理工作。
(一)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理念;培養學生的“三自”能力,建立有效測評機制和激勵體系,建立起德育評價體系,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和學生工作考核體系
首先,建立健全科學的學生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是建立良好教學秩序、規范學生行為的依據,也是激勵學生全面發展的制度保障,絕對不能成為束縛學生全面發展的桎梏。換句話說,建立學生管理制度的立足點不應是控制、約束,而是對學生的引導和尊重。
其次,“三自”即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高職學生是戰斗在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有更強的吃苦耐勞精神,因此,培養高職學生的“三自”意識就成為高職教育的重要任務。建立以“三自”為主線的項目體系是開展“三自”活動的關鍵,以育為主,以管為輔;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利用教師資源,放手發動學生,積極開展自我公寓管理、自律自查活動、青年志愿者服務、參與社會實踐等“三自”項目,師生共創“三自”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成長。
最后,針對學生進入高校這個相對寬松的環境,很容易松懈下來,有點抱著“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消極思想;有的甚至沉溺于整天上網游戲、逛街、談戀愛之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可以采取目標激勵的方法,幫助學生設計職業目標,引導他們主動地抓住來之不易地大好時機。運用不同的激勵手段,建立一套有效的測評機制和與之相適應的激勵體系,在內容上是全方位,方法上是定性和定量的結合,指標體系可量化,考核結果客觀公正性,使評價體系具有更好的效度、信度、區分度以及代表性和可行性,激勵體系不斷創新,使學生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藝術性和實效性。
(二)理順工作關系,形成合力,優化學生管理工作體制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之所以仍處在“缺漏補漏”的狀況,關鍵在于學生管理工作缺乏系統性、連續性和協調性。學生管理涉及學校的多個部門,需要各部門協調一致理順各部門關系,形成合力,以應對學生管理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一是要加強學生工作機構的建設,強化其組織協調功能,理順學生管理系統各個部門、各層次、各崗位的職責、權限關系,建立健全責任制,做到責任到崗,責任到人,責、權、利相統一。二是要適當放權,發揮基層的積極主動作用。三是要進一步推行校系一級學生工作體制的黨政融洽,協調統一。四是要實行年級輔導員制,與學分制相適應。強化以學院(系)為單位的年級管理,進一步增強班級管理、專業教學之間的融合力度。
(三)高度重視,加強學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學生管理工作的成功與否,與輔導員的工作有著直接的關系。面對新形勢,要想開創學生管理工作新局面,促進高校發展,就必須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學生管理人才隊伍。輔導員是學校專職的學生工作管理者,指導和解決大學生在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和生活方面等遇到的問題和矛盾是輔導員的基本工作任務。學生從入學到畢業都是在輔導員的具體教育管理下渡過的,輔導員工作紛繁復雜,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學習管理,紀律管理,生活管理,校園活動管理和行政上的組織領導等方面。輔導員是與大學生聯系最密切的老師,是對學生具有特殊影響的教育管理者。
高職院校要為輔導員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因為輔導員素質的高低將影響學生工作效果好與差,在某種程度上講,輔導員的素質決定了學生工作的基本狀態,只有不斷提高輔導員自身的素質,才能從組織上保證學生工作的順利開展。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輔導員工作隊伍的培養和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定期召開輔導員培訓班、學生工作研討會、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鼓勵輔導員再進修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使輔導員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包括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較豐富的教育管理和較寬泛的科學文化知識面;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包括對學生工作的綜合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指揮協調能力;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包括良好的政治修養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等。
總之,通過上述工作,高職院校可以形成教育引領管理,教育融于管理,管理促進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育與管理互動的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模式。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要堅持不懈地常抓、抓好。要認真總結過去的工作經驗,不斷吸取教訓,按照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所指出的奮斗目標,開創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張勤華.淺析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幾點問題[J].管理實踐,2008:139-140.
[2]鄭東紅.高職高專學生管理模式探析[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2).
[3]雷虹.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創新淺探[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3).
[4]朱萍.關于加強高職學生管理的幾點思考[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5,(5).
[5]趙彩秀.淺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J].內蒙古水利,2006,(1)
[6]王浩.關于高職學生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8,(21).
[7]魏秀艷,于宏輝.淺談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2).[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