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星晨急便如耀眼新星升起時,背后的整個傳統快遞業卻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四伏和劇烈動蕩。更多得以殘喘的快遞企業們不得不去反思:這個時代究竟發生了什么變化?而事實上,對于他們而言,也唯有認清現實,積極轉型和創新,才意味著更多新生的機會。
2010年的物流行業,注定不會風平浪靜了。3月29日,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正式入股民營快遞企業星辰急便。很快,有消息稱,海航集團收購天天快遞的計劃已接近尾聲,海航欲耗資200億元,打造物流帝國。
同時,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正在和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談判,可能購買后者一部分股權。
各路資本介入的背后,是從去年下半年持續到今年的民營快遞的大批死亡。形勢更加不明朗的物流行業,面臨著整合并購和行業洗牌。
“云快遞”鶴立
“目前電子商務的物流環節存在兩方面問題:傳統物流產品是否契合電子商務的需要,服務標準是否符合網購消費者的需要。而星辰急便專注于做電子商務專業化物流信息中心的定位,與淘寶是互補的。”對于成立僅一年的星辰急便緣何獲得阿里巴巴的青睞,阿里巴巴集團淘寶網首席財務官張勇解釋道。
事實上,在注資星辰急便之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曾對多家快遞公司進行了比較,最終,決定投資星辰急便,“其原因是星辰急便具有與電子商務結合的天然優勢”。
不同于傳統的物流與快遞企業的商業模式,星晨急便吸收了“云計算”和電子商務平臺的基本理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平臺開放,資源共享,服務集成,終端無限”的商業模式。這種以“云計算”方式運作的物流業模式,也就是被業界所稱的“云物流”。
何謂“云物流”?“物流體系好比自來水公司,它需要水池、自來水管道和為數眾多的水龍頭。水池能夠提供一系列資源,這將是星辰急便所承擔的功能。而自來水管道相當于物流體系中的公路、航空和鐵路等運輸公司。水龍頭則相當于各種配送、快遞公司。”星辰急便董事長陳平解釋。
在星辰急便這一“水池”中,提供的主要資源就是來自全國為數眾多的發貨公司的貨單。簡言之,星辰急便搭建的是一座物流平臺。由于需要對海量運單信息進行處理,這中間就需要建立一個“云計算”平臺。小快遞公司只需要一個電腦就可以訪問星辰急便“云物流”平臺,獲得客戶,并通過這個平臺取貨、送貨。
由于模式新穎、高效,星辰急便誕生僅一年,便吸引了眾多民營快遞公司的加盟,目前其遞送范圍已經覆蓋到了全國2600多個城市。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32個運轉中心,50多個中轉站和分撥中心,網點數量達1500余個,省會、地級城市覆蓋率達100%,縣級城市覆蓋率達40%以上。
成立僅一年便獲得阿里巴巴的青睞,星辰急便的創新型思路值得借鑒。陳平是著名的宅急送公司創始人。1994年,34歲的陳平從日本回國,憑著3個人7輛車開始了快遞生涯。跟其他的快遞公司有所不同,宅急送在物流信息系統方面起步較早,走在行業前列。到2008年,宅急送公司總資產5.25億元,年營業額12億元。不過,2009年3月,由于與大股東不和,陳平離開宅急送,帶走了一筆資金和一批人才,創辦了如今的星辰急便。
正是電子商務的需求,星晨急便找到了阿里巴巴的戰略投資。陳平表示,阿里集團投資星晨急便,帶給星晨急便的將不僅是資金,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豐富經驗將幫助星晨急便更加快速地了解市場需求,由此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并成長為優秀的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公司。
民營快遞遇瓶頸
當星晨急便如耀眼新星升起時,背后的整個傳統快遞業卻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四伏和劇烈動蕩。在自身局限性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雙重壓力下,傳統民營快遞企業正面臨洗牌加劇的局面。
事實上,伴隨著新《郵政法》出臺,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一系列事件就已經開始顯露出民營快遞業的洗牌趨勢。
2009年10月,新出臺的《郵政法》對創立快遞公司的資金規模設定了明確標準:從事同城快遞業務的公司,注冊資本必須在50萬元以上;從事異地業務的,100萬元以上;國際業務,200萬元以上。而現有的行業數據顯示:目前約80%的民營快遞企業不符合這個條件。
2009年9月30日,就在新《郵政法》正式頒布的前一天,京城著名的同城快遞公司小紅馬宣布退出快遞市場。這一主動的選擇令許多人驚訝,——因為就在當年年初,小紅馬還被列入“沖擊首批創業板市場企業名單”。
“小紅馬的退出主要原因在于它自身的網絡局限性,它畢竟是一家同城快遞公司。而過去以異地為主的快遞公司網絡布局正在逐漸完善,同城業務跟上后,小紅馬的優勢便逐漸喪失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申通快遞總經理奚春陽分析。
就在小紅馬退出的兩個月之后,DDS(東道快遞,簡稱“DDS”)浙江分公司倒閉,由此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迅速席卷其廣東大本營。這家1997年10月誕生于深圳的企業一度被認為是一匹業界“黑馬”,在倒閉之前,DDS在全國已經全資擁有幾十家分公司。
對于民營快遞企業的未來,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預計,2010年,民營快遞企業會有三成倒閉。而年內,全國或將有50%的同城快遞企業和20%的區域性快遞企業被兼并重組或轉型。
快遞業洗牌加劇的局面,一方面源于電子商務的巨大發展所帶來的新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跟快遞業長期的發展模式有關。
一直以來,在快遞行業,大小公司良莠不齊,形成了龐大而又缺少規范的局面,普遍存在服務質量差、核心競爭力低等問題。最初,快遞業的暴利促使大批快遞企業誕生。據相關部門統計,目前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快遞企業有2000多家,分支機構5000多家,加上不少物流企業、運輸企業也涉足快遞業務,估計總數達上萬家,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快遞業起步較晚,卻與經濟發展速度密切相關,這令中國的快遞業一起步就立刻進入發展的快車道。
正因起步不穩,所以當新的電子商務時代來臨后,傳統的快遞企業自身局限性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發展需求。
“物流行業是電子商務生態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目前國內的物流行業整體還處在傳統的運營方式層面,行業服務水平整體不高。”張勇認為。
在阿里巴巴看來,商務的本質是簡化物流環節,縮短消費者與廠家的供求距離,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節省資源。因此,電子商務物流并非是貨物從賣方送到買方的簡單步驟,還需要在過程當中提供更多增值服務,如代收貨款、分倉管理、退換貨管理、三次營銷和保價理賠等,這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
在這樣復雜系統的新需求面前,傳統快遞企業茫然無措。最終的結果,便是他們悲劇而起伏的命運。迫切轉型
電子商務的發展,在淘汰部分傳統快遞企業的同時,也推動快遞業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傳統快遞企業們必須認清現實,尋求改變。
沒有人可以否認,中國快遞市場的蓬勃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網購的興盛。“快遞物流與電子商務是新經濟時代兩個發展密切相關、業務互為支撐的行業。”3月29日,在星辰急便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鐘林表示。他認為,電子商務物流已經成為快遞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去年我國網購銷售額超過2500億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為快遞企業帶來了市場空間。統計顯示,網上購物的物品中,75%的交易商品要通過實物遞送,電子商務帶動的郵遞包裹達到10億件。而據中國快遞協會統計,2009年全國的包裹約20億件,其中約有一半都來自淘寶網。目前淘寶網每天帶來的實物包裹約400萬件。
事實上,那些懂得順勢而變的快遞企業,也在這一輪洗牌中幸運地生存下來。圓通速遞的董事長喻渭蛟曾說:“作為和淘寶合作最早的物流公司,3年來,源自淘寶網的電子商務物流訂單增加了25倍。”
馬云認為,電子商務的本質是簡化物流環節,縮短消費者與廠家的供求距離,最大限度地為社會降低成本,節省資源。“傳統的物流快遞企業,一定要了解并掌握互聯網與電子商務,才能使傳統快遞與電子商務有機結合,并形成共生繁榮的生態圈”。
面對無情的市場,陳平為星晨急便選定了新的服務方向——網購的后續配套服務:“比如實體分倉——從廣州寄到北京的貨,客戶如果不要了,以前就只能退回廣州,但現在可以做到就近倉儲。把貨留在北京,可能很快有另外的北京客戶要同樣的貨,這就可以大大節約成本;比如試碼服務——送鞋時,快遞員會一次帶兩雙,一雙36碼、一雙37碼,比如電器送到之后幫客戶調試;再比如退換貨的二次銷售……”
但新的模式之下,也面臨著現實的拷問。據了解,中國社會科學院正在測算中國快遞行業最低平均價格。測算的結果是,目前國內快遞的價格大多比最低平均價格還低。“有的快遞業務比郵政普通包裹還便宜。普通包裹是由消費者負擔去郵局寄、取的環節,而快遞是門對門服務,對企業來說成本更多。如果價格比普通包裹還便宜,肯定要虧本。”然而,即便這樣,誰也不敢輕易漲價。2009年11月,江浙滬地區五大民營快遞公司——申通、圓通、韻達、中通、天體漲價。但僅僅過了5天,這一計劃就無疾而終。原因是他們的最大客戶——強勢的淘寶賣家聯盟的反對。但愿星辰急便等企業的創新嘗試,對于傳統快遞業,是一次新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