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Android上的應用總數正式突破10萬大關,標志著以手機軟件應用為代表的開放的無線互聯大潮的來臨。而這一切,只不過源于三年前蘋果公司推出的一款不再受運營商思維束縛的、用戶導向的手機——1Phone,以及緊隨其后推出的、基于面向開發者的操作系統的軟件商店——AppStore。三年多的時間,無線互聯就完成了從傳統的封閉電信型產業鏈向更加開放的IT型產業鏈的轉型。
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認清趨勢就顯得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必須要夫聲疾呼:無線互聯是一場革命!
革命的創新性:打破傳統的開發者
革命不是對傳統思路的革新,而是徹底的顛覆。無線互聯的產品不再是簡單地照抄互聯網應用,而是拋棄傳統的sP思維,大膽地用前所未有的創新產品去滿足用戶自己都無法清晰表達的需求。
Steve Jobs的革命始自iPod,因為iPod使蘋果第一次超越了電腦廠商。在iPod的發布會上有記者問他,你研發iPod之前做過市場凋研嗎?Steve Jobs答曰:“達芬奇在畫蒙娜麗莎之前做過市場調研嗎?”為什么不做市場調研,因為調研只能做評價,而用戶在你拿出產品之前根本無法做評價,沒有一個完美的產品是能從調研中得到的。
無線互聯的時代就是要求創業者敢于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敢于挑戰權威。
我和很多的無線互聯從業者談過,他們有的占有很強的資源優勢,有的在這個領域里堅持自己的理想很多年。但遺憾的是,曾經的資源和堅持經常成為他們面對未來、接受挑戰的障礙。這使我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殘酷的真理:一個新思想被接受,不是因為接受老思想的人轉變了觀念,而是因為接受老思想的人漸漸老去,而從小就接受新觀念的人已經成長起來。
革命的徹底性:IT化的開放產業鏈
革命的關鍵不是打破舊秩序,而是建立一個更加合理的新秩序。
無線互聯網擁有很多傳統互聯網不具備的爾西,比如身份唯一、實時、位置功能、便捷支付等等,更不用說未來的大量傳感器應用和環境智能、群體智能、人工智能應用了。當帶寬夠的時候,固定互聯網會成為無線互聯網的缺功能的子集。
更不要被傳統的電信產業鏈迷惑,圍繞運營商組成的傳統的電信產業鏈正在塌縮,而一個橫向分層的、各層參與者相互配合的、開放的IT化產業鏈正在迅速形成。在這個新的產業鏈中,每個參與者的存在都是由于他們為產業鏈其他參與方提供的獨特價值,同時每個參與者也都享受其他參與者為自己帶來的高水平服務。在這樣的產業鏈里,我們要問自己的不是我如何才能生存,而是“什么是我的獨特價值”,我如何能更開放、更標準化,最終日的是更好地服務于產業鏈的其他參與者。
這個開放的產業鏈將會是自適應的,并且自身就會創造出越來越多的需求。過去幾年的應用繁榮之后帶來的是未來一個階段的營銷手段的繁榮。當應用的數量急劇膨脹的時候,新應用會被湮沒,找到新應用的成本將大大上升,這時利用社區、朋友關系、名人影響力等各種手段推薦應用的工具就會迅速流行。而應用商店的實質不過是數字倉儲和用戶推薦界面二者的結合,這意味著今天大量出現的應用商店必將迅速過時。因此,對未來產業鏈的研究和把握成了無線互聯領域創業者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