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中國健康管理事業在取得了積極成績的同時,仍存在著政府法律責任、政策責任、監管責任缺失的問題。借鑒美國的成功經驗,政府在促進中國健康管理事業發展中的作用應是加強引導和規劃、強化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建立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營造良好的健康管理文化氛圍。
關鍵詞:健康管理事業;美國經驗;政府作用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5-0214-02
引言
健康管理是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其的宗旨是調動個體和群體及整個社會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1]。隨著國家在2005年將健康管理師設為衛生行業特有職業及2007年《健康管理師國家職業標準》的發布,健康管理引起了國家和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2008年初,衛生部部長陳竺指出,中國將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至2020年,中國將建立起比較完善的、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發達國家 [2]。2009年2月,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就“2009中國健康管理學科體系與范疇”問題,在天津召開了天津會議。同年3月,在江蘇蘇州又討論了“2009中國健康管理(體檢)機構規范與發展”問題,形成并宣布了《中國健康管理產業聯盟宣言》(蘇州宣言)。所有這些,為健康管理事業在中國的健康發展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然而,健康管理目前在中國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必然要面臨許多發展中問題。如,誰為健康管理買單?如何科學地規范健康管理市場?健康管理需要什么樣的國家政策支持和指導等等。本文試圖通過對健康管理事業發展中政府作用的分析來探討如何有效地推進中國健康管理事業發展。
一、中國政府在推動健康管理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法律法規有待建立和完善。法律的協調與保護是健康管理事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加強健康管理事業立法是健康管理事業得以實施與發展的依據和保證。可是至今還沒有一部關于健康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沒有國家法律的規范,無論是人才的教育和培訓,還是服務的步驟和流程,以及健康管理服務營銷,都已出現魚目混珠的現象。諸如有些保健品銷售公司、美容減肥機構,甚至一些與健康管理不怎么沾邊的機構,也都明目張膽地打著“健康管理”的旗號在坑害我們的廣大消費者。這對于本來就不太成熟的健康管理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2.政策制度供給不足。衛生部、保監會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明確健康管理為醫療保險風險控制的有效策略等政策、措施的出臺,為健康管理的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3]。但從當前實踐來看,盡管健康管理在全國呈現出燎原之勢,卻并沒有真正被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所接受。例如,國營體檢中心的服務收費標準只能按國家規定的醫療服務標準收取。真正的健康管理核心服務如檢測、評估、干預等并沒有在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目錄上[4]。關于健康管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政策、籌資政策、稅收優惠政策、從業環境優化政策等都尚未建立。
3.監督管理不到位。現階段,由于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政府對健康管理相關機構、健康管理相關行為就缺乏監督管理的依據。再加上政府現行機制體制跟不上健康管理發展的需求,因此,在健康管理服務提供過程中,出現了不規范行為。如,(1)無醫學背景開公司;(2)一部電話開始忽悠;(3)提供所謂免費體檢;(4)竊取個人健康信息;(5)無據分析健康資料;(6)有意歪曲健康狀況;(7)都吹三甲醫院支持;(8)純心誤導健康消費;(9)巫醫假藥實為害命;(10)投資不多實為融資。其中,無醫療背景的健康管理機構,不能正確的分析體檢結果,既誤導了消費者也加重了醫療資源的消耗 [5] 。
二、美國健康管理事業發展中政府作用的分析
1.政府注重對健康管理事業的規劃、組織。美國政府認為,健康管理和促進是關系國家經濟、政治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情。因此,美國政府根據WHO和聯合國的“健康國家”戰略的指導思想,結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體制與居民健康狀況的實際,制定了“健康國家”戰發展戰略——“健康人民”。并由聯邦衛生和社會服務部牽頭,與地方政府、社區和民間及專業組織合作實施。計劃體現出階段性、發展性,每十年一個計劃、執行、評價、循環,旨在不斷地提高全國的健康水平。現在,“健康人民”計劃已經進入第二個十年,叫做“健康人民2010”。 “健康人民”計劃為美國健康管理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利于樹立全社會追求共同健康的價值理念。
2.政府突出對健康公平的維護功能。在美國,經濟因素是居民利用衛生服務的主要限制條件。因此,健康管理服務中,美國政府一般只為弱勢群體提供公共健康保險,如,老年人、殘疾人、兒童以及貧困人口。其他人群不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健康保險。但美國法律規定部門、企業職工、高等學校學生等人群必須購買健康保險,買何種保險則很自由,由單位或個人決定,購買私人健康保險者占多數。也就是說,政府主要通過對弱勢群體的需方投入來促進全社會的健康公平。如針對65歲以上老年人,美國聯邦政府于1965年開始實行醫療保健支助制度,即醫療照顧制度(Medicare),它也可以對一些65歲以下的殘疾人提供健康保險;針對生活在貧困以下的窮人則實行醫療救助制度(Medicaid) [6]。
3.強調法律法規的保障作用。美國政府為推動健康管理發展,以增進國民健康水平,遏制不斷上漲的醫療保健費用,頒布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1973年,美國政府正式通過了《健康維護法案》 [7]。特許健康管理組織設立關卡、限制醫療服務,控制不斷上升的醫療支出。1965年,美國聯邦政府為了促進健康老齡化和預防疾病,頒布了《老年人法》等等。所有這些,為健康管理的實施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4.政府重視與健康管理相關組織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在美國,健康管理特別強調公眾參與。從政府到社區、學術界、企業界、醫療保險和醫療服務機構、健康管理組織、雇主、員工、病人、醫務人員,人人參與健康管理。并通過不同的合作項目,讓相關政府機構、協會、學校、研究機構以及其他非政府組織(NGOs)都參與進來,共同監督和促進健康管理的發展。例如,在西雅圖、華盛頓等地,“老年福利項目”及其他的衛生計劃和華盛頓大學合作,提供綜合的發展健康促進/疾病預防項目。
三、中國政府在促進健康管理事業發展中的路徑選擇
1.加強引導和規劃,為健康管理的實施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政府的引導和規劃是建立健康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一方面,政府應加強對健康管理產業的引導,在產業政策鼓勵、加大醫療預防保健投入、深化醫療保險體制改革、加大人才培養規劃等方面給予健康管理產業更多更大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強和落實整體的健康管理規劃,把健康管理的發展納入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通過健康管理來達成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的目標,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來促進健康管理的實施和發展。
2.強化健康管理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執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加強健康管理事業立法,是健康管理事業得以順利實施與健康發展的依據和保證。至今,中國還沒有一部關于健康管理的法律法規。因此,明確健康管理組織獨立的法律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從法律上統一規范健康管理事業的性質、組織形式和具體的運作程序,統一規范其職能和管理等,明確政府的職能和監督方式、范圍及力度。因此,建議政府出臺《健康管理組織法》,并嚴格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行為、加強執法監督,提高執法水平。同時,建議物價部門為健康管理的核心服務如檢測、評估、干預等制定收費標準;衛生部門實施政府購買基本“健康管理服務包”的政策,支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健康管理服務,以維護健康公平;建立和完善健康管理組織登記注冊制度,規范準入門檻;制定和推行“健康管理技術規范化標準”等等。
3.建立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包括政府監管和完善的外部監督機制。政府監管除了立法監督外,還應建立健康管理行業標準,規范健康管理服務市場的競爭。對健康管理組織的外部監督包括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第三方評估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三個層面:內部監督機制建設方面,政府可引導開展健康管理行業內部評比,利用同行信息對稱的優勢,相互監督檢查,提高服務質量,從而控制健康管理服務成本。具體可采取衛生部門組織健康管理服務機構之間,依據服務質量、患者滿意度、綜合實力等指標,進行排名的措施,并通過媒體傳達給公眾,幫助公眾理性利用健康管理服務,從而更有效地督促健康管理服務機構改善服務質量;推動第三方評估機制建設,制定評估規程和評估指標,適時開展評估工作,及時發布評估結果,以公正的評估結果推動組織公信力建設;社會監督要包括加強對健康管理組織的輿論監督、公眾監督,制定行業規則和行業標準,形成行業自律機制等。
4.提高全社會的認識,營造良好的健康管理文化氛圍。健康管理事業的蓬勃發展,一方面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但本質上講,是來自于公眾對健康管理理念的心理認同。各級政府部門和衛生工作者要提高認識,始終把增進健康放在一切衛生工作目標的優先位置。通過提供優質的健康管理服務,來提高公眾對健康管理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增強健康管理組織、醫院、消費群體、保險公司等各方面的健康投資觀念。同時,引導大眾媒體發揮積極的宣傳作用,傳播健康管理文化,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健康管理的積極性,以營造人人參與健康管理的文化氛圍,為健康管理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黃建始.什么是健康管理[J].中國健康教育雜志,2007,(4):298-300.
[2]鐘欣,陳竺.中國將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N].南方都市報,2008-01-04.
[3]黃建始,等.健康管理在中國的歷史、現狀和挑戰[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7,(1):45-47.
[4]黃建始,等.中國健康管理相關機構現狀調查報告2007—2008[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82.
[5]李穎.健康管理行業亟待規范管理[N].科技日報,2008-03-03.
[6]盧祖洵,等.國外社區衛生服務[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67.
[7]王薇薇.現代健康管理:基本醫療的補充[N].健康報,2009-01-14.[責任編輯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