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2010年1月8日,證監會宣布,國務院已原則同意推出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和股指期貨品種,大家期待已久的、籌備近十年的股指期貨終于進入正式啟動階段。借鑒其他國家發展股指期貨的經驗,結合本國實際,探討推出股指期貨的可行性以及對未來股指走勢的影響。
關鍵詞: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現實條件
中圖分類號:F830.9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8-0072-02
股指期貨漸行漸近,股指期貨在促進證券市場的穩定以及培育人們價值投資觀,減少投機交易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股指期貨的定義
股指期貨的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準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是人們為了控制風險,特別是系統性風險的需要而產生的。
二、股指期貨的特征
1.交易跨期性。股指期貨是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日期,按照事先約定的價格指數大小進行交易。交易單位等于基礎指數的數值與交易所規定的每點價值的乘積,采用現金結算。
2.交易杠桿性。股指期貨不需要按照標的合約的價值全額付款,只需要按照一定比例交付保證金就可以成倍地購買期貨合約了。以推出的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為例,目前確定的保證金比例為12%,也就是說投資者只需支付合約價值12%的資金就可以控制8.3倍于所投資金額的合約資產。當然,在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時,投資者可能承擔的損失也是成倍放大的。
3.波動相關性。股指期貨與其標的的資產股票指數具有一定的正相關性。滬深300股指的標的資產就是滬深300指數,股指的漲跌對指數的變動有很大的影響,并且對指數未來走勢有一定的預測功能。
三、股指期貨的功能
股指期貨的基本功能有: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機功能。
1.價格發現功能。由于在公開、高效、競爭的期貨市場中,人們利用一切能得到的信息,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產生股指期貨的走勢。
2.套期保值功能。由于現貨與期貨市場的價格具有收斂性,隨著到期日的臨近,現貨市場價格逐漸趨近于期貨市場價格。因此,可以在期貨和現貨市場建立數量相同,日期相同,方向相反的頭寸。在到期日時,無論現貨市場是漲是跌,都可以通過期貨市場的跌漲相互抵消,從而實現穩定收入,避免承擔風險損失。套期保值類型有兩種:多頭套期保值和空頭套期保值。
3.套利功能。套利功能基于一價定律產生的,即在忽略交易費用的情況下,同一種商品只能有同一種價格。股指期貨的套利功能可以聯系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進行套利,促使價格趨于一致。
4.投機功能。與有價證券交易相同,期貨市場上的投機者同樣對市場進行分析判斷,當預期未來價格上漲時就建立多頭期貨,反之建立空頭期貨,以賺取差價。
四、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推出股指期貨的時間及前后股票市場表現
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股指期貨推出的時間以及前后股票市場的表現匯總如下:
日經225指數期貨,1986年9月3日牛市途中推出,推出后有小跌,但長期趨勢不改。
恒生指數期貨,1986年5月6日牛市中推出,推出前恒指突破新高,推出后調整兩個月,后反彈上漲。
中國香港的H股指數期貨,2003年12月8日推出,上市前股市上漲,上市后17開始下跌,長期趨勢不改。
標普500指數期貨,1982年2月16日推出,推出前股市上漲,推出后下跌,但長期牛市隨后到來。
臺灣綜合指數期貨,1998年7月21日東南亞金融危機后的熊市中推出,推前漲推后大跌。
韓國KOSPI 200指數期貨,1996年5月3日在熊市中推出,前漲后跌,期指無法改變市場長期運行趨勢。
綜合以上海外股指推出的經驗,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股指期貨推出后股指雖有所調整,但主要趨勢不改。從長期看,股指期貨推出并沒有明顯影響宏觀經濟與股市走勢關系,且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后,股指中期走勢仍受到各國經濟走勢影響。
2.從美國、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股指走勢看,我們可以發現在股指期貨推出前,多數經濟體的股指期貨標的指數都是上漲,且推出后3個月又出現不同程度的調整,但調整幅度有限。
3.熊市中推出股指期貨的有:韓國和中國臺灣。1996年5月3日,韓國KOSPI 200指數期貨上市。與前述的牛市期貨不同,韓國的股指期貨是在熊市中推出的。股指期貨的慶祝行情還是讓KOSPI 200指數在期貨上市前反彈17.5%,4月29日創下波段新高110.7點,之后又在股指期貨上市后恢復熊市。
中國臺灣的股指期貨推出緊接在韓國之后,和韓國很類似,臺灣加權指數從股指期貨上市前一個月起漲,7月20日創下8047.7點的波段新高,漲幅13.5%。上市之后,加權指數又恢復熊市本色。
4.股指期貨的推出使得大資金青睞于成分股,非成分股被邊緣化了。由于股指期貨具有價格發現、規避風險的功能,必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投資到其標的指數成份股中,投資者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和現貨做投資組合,從而降低投資組合的β系數。這就加大了資金對股指期貨標的指數權重股的投入,從而更多的資金從業績差、風險高、缺乏成長性的股票中撤離,大體各經濟體指數期貨標的成分股累計漲幅高于非標的成分股。
5.股指期貨推出后會發生資金轉移現象。股指期貨推出后會有大量資金從股市轉移到期貨市場,由于期貨市場實行的是保證金制度,具有杠桿效應,少量資金就可以購買更多期貨合約,吸引更多資金從事股指期貨交易,交易量較股票市場也有所放大。
五、中國推出股指期貨的意義及現實條件
(一)推出股指期貨的意義
1.目前,中國市場上還缺乏做空機制,人們只能先買才能賣,股指期貨的推出增加了一種風險工具,彌補了這種不足。人們可以在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做相反方向交易,轉移風險,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對投機行為也起到抑制作用,從而增加市場平衡力量,有利于整個市場的穩定,減緩股市的大起大落和單邊市的狀況。
2.股指期貨的推出為其他金融衍生產品的推出積累經驗,奠定基礎。由于金融衍生品涉及股票、指數、匯率和利率,品種包括期貨、期權、互換和遠期交易。從全球經驗看,金融衍生品交易量占總交易量的90%以上,其中股指期貨和期權占40%,中國先行推出股指期貨交易,以此為基礎,積累經驗,在逐步推出其他衍生產品,勢必對中國的資本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3.股指期貨的推出有助于穩定股市,實現社會財富二次分配。一方面,股指期貨有助于培養人們的價值投資意識,減少投機傾向,從而穩定股市,使股票市場合理、真實反映企業價值,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人們通過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鎖定預期收入,是財產保值增值。人們還可以通過基金分散投資組合,進入期貨市場,從而實現社會財富的再分配。
(二)中國推出股指期貨的現實條件
1.現實社會經濟發展狀況。(1)社會經濟發展良好。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表明,2009年中國GDP總量為33.53萬億元,同比增長8.7%,實現去年3月政府公布的“保八”目標。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由于受到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2009年先降后升,景氣度逐漸上升。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上年增長9.8%,社會發展保持強勁勢頭,經濟企穩回升明顯。(2)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中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大幅高估或低估的情況不會出現。(3)大量外匯儲備,有助于防范國際金融沖擊。2009年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突破兩萬億美元,達到2.399萬億美元,領先全球各先進國家。龐大的外匯儲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抗國際游資的沖擊,保護國家金融安全。
2.期貨市場及證券市場的發展為股指期貨的推出提供了豐富的經驗。(1)期貨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助于股指期貨的順利推出。中國期貨市場經過十余年的試點與發展,現已由分散建設逐步趨向集中規范,初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期貨市場組織體系。形成統一、嚴密的法規與監管體系以及風險管理等制度;培養和造就了一支期貨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人才隊伍;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規避風險等功能逐步發揮出來, 這些都是推出股指期貨可供借鑒的經驗。(2)證券市場的發展壯大為股指期貨的推出提供良好的基礎。中國證券市場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截至2009年底,中國股票賬戶超過1.4億戶,證券總市值24.97萬億元,占GDP的74.5%,這為股指期貨的開展奠定了現貨市場基礎。股指的頻繁波動是開展股指期貨進行套期保值的市場基礎,頻繁而巨大的價格波動為股票指數期貨的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內在需求與條件。
六、推出股指期貨后A股市場的可能走勢
總體上,股指期貨上市前股市上漲,股指期貨上市后股市下跌。不符合經驗的H股期貨,跌勢也出現在17個交易日以后;股指期貨的上市形成中期頭部。日經225指數、KOSPI 200指數、臺灣加權指數,頭部出現在期貨上市前的10天、4天、1天。恒生指數、H股指數,頭部出現在期貨上市后的1天、17天;股市的長期趨勢不會因為股指期貨上市而改變。金融學理論告訴我們股指期貨的推出不會改變人們的買股意愿,股市的漲跌長期不會改變。
A股自從2008年10月28日達到1 664點以來,經歷了一輪長牛走勢,2009年8月4日達到3 478點,股指翻了一倍多一點,但許多題材股都已經翻了好幾倍,完全透支了未來幾年的業績。隨著CPI超預期增長,可能面臨通脹的時代,負利率也悄然來臨,加息預期漸濃,加上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到目前為止A股已經走入下降通道,即使股指期貨的推出,也不會改變股指下跌的趨勢,筆者認為,3 478點以來的次高點3 361點半年內不可能達到。
參考文獻:
[1]唐衍偉,陳剛.金融衍生品[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2]廖記華.股指期貨[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3]楊光華.美國期貨管理法規概論[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3:11 .
[4]張茂.期貨[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