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Excel對玉米“3414”試驗結果進行分析表明:Excel在不編程的情況下,可以完成一元、二元和三元分析,能夠建立方程并對最佳效益、最高產施肥方案進行確定,方法簡便易行,直觀性強。試驗分析項目包括:單一肥料貢獻率、土壤供肥率、單營養肥料效應分析、二元營養肥效分析、三元營養肥效分析,最佳效益施肥量、最高產量施肥量、目標產量方案尋優、優化方案頻數分布。同時對“3414”試驗及分析方法的優缺點及存在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3414”;肥料;Excel;分析 中圖分類號:s14—3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0)08—0090—05
“3414”試驗方案可作為一個完整的三因素試驗用于建立三元二次肥料效應回歸方程,而且還可以作為三個二因素或三個單因素試驗建立二元或一元肥料效應回歸方程。“3414\"試驗具有較直觀的可比性,便于實施與示范推廣。“3414”方案設計吸收了回歸最優設計處理少、效率高的優點,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肥料效應田間試驗方案。目前“3414”試驗結果分析方法大多采用軟件法,優點是比較方便,但也存在不直觀的問題,而且對于三元二次回歸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因為三元二次回歸方程可能是凸形、凹形、鞍形等不同形狀的效應曲面,穩定點無法獲得最優施肥量。因此“3414”試驗結果的分析,應該采用一元、二元、三元綜合分析法,然后對試驗結果進行比較,并與當地生產實際相結合,確定最優施肥方案,特別是在進行二元二次分析時,應采用模擬尋優法,計算最高產和大于一定產量水平的最佳方案,并計算加權平均數和95%的置信區間,獲得最佳施肥范圍。本文結合實例,采用Ex-cel 2003,利用直觀方法,對“3414”試驗結果進行分析。
l 材料與方法
試驗設在黃泛區農場四分場,土質砂壤,有機質1.04%,堿解氮47.30 mg/kg,速效磷36.67mg/kg,速效鉀158.59 mg/kg。前茬為小麥,供試量施肥量為過磷酸鈣18.9 kg,氯化鉀56.3 kg,最高產量為640.6 kg。
3.4三因素分析表明,單產大于600 kg方案有1 032個,平均施尿素30.2 kg,過磷酸鈣48.3 kg,氯化鉀7.5 kg,平均產量為666.1 kg。







經模擬尋優,對各因子不同水平頻數的分析表明,N因子的頻數峰值在1.25—2.50間,P因子的峰值在2—3間,K因子的峰值在1.25-2.50間,說明試驗設計的N、K水平比較恰當,但P水平偏低。
3.5“3414\"試驗作為一種三因素四水平肥料試驗,具有因子全,水平多,操作簡單,分析方便的優點,一個試驗可完成空白、單因子、二因子、三因子分析,結合土壤化驗、植株分析,可以完成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等數據的分析,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但也必須看到,該試驗由于不是完全三因素四水平試驗,只是完全試驗64個處理中典型的14個處理,因此存在其缺陷:一是對土壤肥力要求的嚴格性,試驗是假設在肥力均勻的土地上進行的,任何肥力差異都會嚴重扭曲試驗結果。二是試驗操作的嚴謹性,小區規范,田間操作一致,確保人為誤差最小化。三是重復設置的必要性,當不設重復時,雖然方便操作,但土壤肥力誤差、小區間的人為誤差,都不可避免,因此至少應進行2次重復。四是驗證試驗的重要性,根據當地生產實際,對試驗結果進行驗證,結合土壤化驗和配方施肥,對試驗結果進行驗證都是十分必要的。五是水平設置合理性,由于試驗結果都是在水平2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和分析的,水平2的設置至關重要,要根據多年試驗結果,不斷修正水平2,保證水平2在最佳施肥水平范圍內。六是品種選擇的正確性,由于品種的豐產性、抗逆性影響肥料的效果,因此必須選擇當地主栽的高產、抗倒、抗病品種,使肥料的效果得以最大的發揮。
3.6關于分析方法,不同的方法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但主要的方法應重視:一缺素分析結果,代表某種肥料的貢獻率。二是單因素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肥料的顯著性和增產效果,為確定單個肥料施肥量提供了重要依據。二因素分析可以作為單因素分析的補充,如本試驗二元分析時,N、P二因素分析中,N顯著,P不顯著,P、K分析中,P達顯著水平,K達極顯著水平,N、K分析中都不顯著,說明P、K的交互作用特別明顯,要重視P、K的配合施用。三因素分析,一是判斷各因素的顯著水平,二是通過模擬尋優找到目標產量以上的所有方案,然后得出各因子的取值區間、平均值和頻數分布,特別是頻數分布,能檢驗水平2設置的準確性,如果頻數的峰值偏離了水平2,則說明水平2設置不準,通過尋優方案的匯總,可以找到目標產量的各因子的取值范圍,可以發現土壤肥力狀況和增產潛力。
3.7關于回歸分析中不顯著項的處置問題,沒有明確的意見,不管是一元、二元、三元回歸分析中都存在不顯著項,顯著項如何處置,顯著水平的標準是多少,目前仍未見報導。由于不顯著項的存在,影響分析的正確性和實用性,有待于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