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常用有色金屬價格總體還是呈現震蕩下行走勢,6月中旬在美元高位回調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下,有色金屬價格有所反彈,而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在6月反彈的基礎上持續回升。據湖南省有色金屬監測中心的監測,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不斷攀升,已收回二季度的跌幅,并高位運行,尤其是稀貴金屬價格,今年以來總體持續上漲。展望后市,金融屬性占優,將助推有色金屬價格繼續上漲。
一、有色金屬產品價格持續上漲
上半年,常用有色金屬價格總體還是呈現震蕩下行走勢,6月中旬在美元高位回調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影響下,有色金屬價格有所反彈,而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在6月反彈的基礎上持續回升,逐步收回二季度的跌幅,并高位運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稀貴金屬價格總體持續上漲。
據湖南省有色金屬監測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三季度有色金屬價格不斷攀升。一是常用有色金屬持續反彈。9月末,銅精礦、鉛精礦、鋅精礦、錫精礦的價格分別為4.6萬元/噸、1.43萬元/噸、1.08萬元/噸、14.8萬元/噸,同比分別增長31.4%、9.3%、17.4%、47.3%,但和6月末相比分別上漲7%、6.9%、9.6%、6.5%。二是稀有金屬價格總體大幅上漲。其中鎢精礦、銻、鉍價格分別達到8.8萬元/噸、7.7萬元/噸、12萬元/噸,同比分別增長33.3%、98.2%、39.5%,分別比6月份末增長6.7%、22.9%、9.1%;鉬精礦價格同比下降13.1%,比6月末回落4.8%。三是貴金屬價格屢創新高。白銀、黃金價格持續攀升,9月末價格分別達到4600元/千克、281.5元/克,同比分別增長27.1%、29.7%,比6月末增長8.1%、9.6%。
二、金融屬性助推有色金屬價格走強
三季度有色金屬行業整體運行形勢較好,價格持續上漲,主要受到來自國內外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其中由供需主導的商品屬性處于平穩狀態,由流動性主導的金融屬性成為影響金屬價格走勢的最關鍵因素。
(一)宏觀經濟好于預期,市場需求繼續改善。目前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我國PMI在經歷了3個月的連續回落之后,8月份比7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回升到51.7,9月份升至53.8,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升幅超過4%,表明生產情況趨于好轉;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9%,比7月加快0.5個百分點。隨著我國經濟逐步回升,占全球金屬消費增量近一半份額的中國需求,對價格的負面影響已有所弱化,從上游產量來看,銅鋁等十種金屬產量仍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市場需求繼續改善。監測顯示,三季度企業對產品市場需求和產品銷售情況判斷的指數分別為21.2和30.3,比上季分別增加15.2和6.1個百分點,出口訂單指數比上季增加3個百分點。8月末33戶監測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1億元,同比增長77.4%,增幅較上季度下降7.7個百分點,但比全省各行業平均水平提高42.9個百分點;完成銷售產值233.4億元,同比增長75.9%。累計存貨87.5億元,同比增長32.4%,增幅較二季度提高5.4個百分點。同時,美、歐、日等國家的經濟出現好轉跡象,對金屬的需求逐步回暖,金屬庫存明顯下降,對金屬價格上漲構成支撐。
(二)重提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流動性維持寬松。三季度宏觀經濟基本面對有色金屬的影響總體偏弱,由流動性主導的金融屬性成為對有色金屬影響最為關鍵的因素。當前,在控制通脹和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的博弈中,主要經濟體均表現出了扶助經濟的勢頭:美日重新開始經濟刺激政策,重提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其中美聯儲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基準利率在0-0.25%的水平不變,并稱一旦需要,將提供額外的寬松政策以支撐經濟、提高通脹率;歐洲在經歷債務危機之后,注入大量資金緊急救市,其效果在歐元區逐步得到反映;中國方面,8月的M1同比增速為21.9%,M2同比增速為19.2%,M1在連續3月低于預期之后,首次出現超預期的現象,反映了經濟的見底企穩帶來流動性創造的恢復。可見當前市場上流動性依然充裕,由流動性導致的通脹預期加強,金融性購買需求膨脹,大量資金流向相對保值的黃金、銅等有色金屬大宗商品,導致有色金屬價格出現持續上漲。
(三)人民幣持續升值助推金屬價格。自6月19日啟動匯改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尤其是9月份以來,央行連續調高人民幣中間價,9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936,再創匯改以來新高,二次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幅已達到1.64%。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大量的熱錢涌入,進而造成國內流動性泛濫,其影響傳導到金屬市場上來,會推動金屬價格大幅上漲。據粗略測算,就中國的邊際需求對于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而言,人民幣每升值1%,商品價格則上升5%左右,根據測算,二次匯改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大概累計增長8.2%。全省有色金屬監測數據顯示,9月底鉛精礦、鋅精礦、錫精礦、銅精礦、白銀價格較匯改前分別增長11.9%、12%、7.3%、7%、9.1%。
(四)美元大幅貶值支撐有色金屬價格。美國經濟復蘇疲弱,下半年以來美元持續走弱,近期美聯儲重申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并表示不排除推出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元指數大幅回落。9月底美元指數78.81,和6月末相比下降了8.5%。美元持續下跌,二季度強勢美元對有色金屬價格的壓制局面得到扭轉,投資資金撤離美元轉而投資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資產替代效應強化兩者之間的背離關系,并對有色金屬價格的上漲構成支撐。尤其是美元走弱,市場出于避險需要,購買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促使稀貴金屬強勢上漲,監測顯示,三季度白銀、黃金價格環比分別上漲8.1%、9.6%。
三、應關注影響有色金屬金融屬性的幾個問題
(一)物價上漲,通脹預期值得關注。8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3.5%,漲幅比7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1-8月份,CPI同比上漲2.8%,比1-7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CPI連續兩個月超過3%,并且呈現上升趨勢。同時,8月份當月我國PPI同比上漲4.3%,雖然漲幅比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但環比上漲0.4%。近期物價走高主要由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帶動,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一方面使得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增強,進而影響流動性的變化和投資者的取向,并引起有色金屬價格的變動;另一方面,物價上漲,使得企業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空間收到擠壓。監測顯示,企業對本季及下季原材料購進價格判斷指數分別比上季上升了15.2和36.4個百分點,對本季及下季企業盈利情況判斷指數分別比上季下降了9.1和3個百分點。
(二)我國房地產后續政策取向值得關注。今年4月份開始,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全方位調控,對房地產行業產生了巨大沖擊,時隔百日,從各大城市的房地產成交數據來看,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效果遠不及市場預期,從而引發了“二次調控”的強烈需求。房地產調控政策走向是目前大宗商品價格變動的重要決定因素,因為我國28%的銅、33%的鋁和49%的鋅消費均是由房地產拉動的,房地產政策變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有色金屬需求,并帶動價格波動。同時,房地產政策變動會引發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間接影響有色金屬市場行情。
(三)全球經濟走向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值得關注。8月份眾多宏觀經濟指標均表明全球經濟復蘇有所放緩,這將是基本金屬價格上漲面臨的最大風險,全球經濟缺乏新的、較好的經濟增長點。就美國而言,道指整體呈振蕩下跌的走勢,原油走弱,房地產市場和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中國目前也面臨復蘇進程趨緩,物價上漲,房價高企的局面,利率調整及房地產政策調控的預期增強。而近來復蘇相對較好的歐元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歐元貶值從而推動了其出口的強勁增長,其內生的經濟增長動能依然較為缺乏。在美國復蘇遭遇困難,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歐元區的復蘇勢必也將會受到影響。因此,總體上看全球經濟目前已經暫別了“齊頭并進”的階段,正處于“此消彼長”的時期,而這種狀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延續,并對基本金屬的真實需求產生較大影響。
四、有色金屬價格展望及相關建議
(一)價格展望。從當前的經濟金融形勢來看,全球經濟籠罩在增速放緩的現實當中,供需主導的有色金屬商品屬性處于平穩狀態,宏觀基本面的影響偏弱,金融屬性占優。一是美日等國繼續采取的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提升全球流動性;二是低利率與其他寬松貨幣政策對美元指數帶來較大壓力,以及出于美國當前的經濟現狀,美元指數進一步回落的可能性較大;三是我國將繼續推進匯改,在外界的壓力下,人民幣依然存在升值空間;四是我國繼續實施節能減排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有色金屬產能;五是我國加大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對稀有金屬市場需求。因此,有色金屬價格有望繼續上漲。但是,當前基本面方面并未有足夠的利好支撐,國內需求很難大幅增長,加上經濟面的不確定因素增加,其中受通脹預期影響,貨幣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房地產的二次調控對市場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所以震蕩整理格局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有色金屬市場的主旋律。綜上,我們認為,四季度有色金屬價格有望呈現出高位震蕩向上的格局。監測數據顯示,監測企業對下季產品銷售價格水平預測的指數為51.5,比上季上升36.4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對價格上漲持樂觀態度。
(二)對有色金屬企業的相關建議。一是密切關注國內外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走勢及調控政策的變動,及時掌握世界經濟復蘇進程所引起的有色金屬需求的變化,重點關注由需求引起的商品屬性和由美元、流動性及房地產引起的金融屬性之間的博弈,根據宏觀經濟金融形勢適時調整經營策略。二是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合理控制管理成本和銷售成本,同時采用新技術、新設備,加快節能減排,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三是繼續加強產能調整,強化環境監管,淘汰落后產能,控制產能過剩,積極尋求戰略重組,通過兼并、聯合、控股等形式,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提高有色金屬企業競爭力。四是金融機構對發展循環經濟、降低資源消耗、實施技術改造的有色金屬企業和項目應該優先支持,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
(作者單位:郴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