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了私營企業“兩套賬”現象的危害和特點,列舉私營企業常見的“兩套賬”的類型和手法,客觀剖析了該現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兩套賬”現象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工作;企業假賬;原因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私營企業擅自設置“兩套賬”的現象越來越多,直接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和影響會計職能的充分發揮。企業將“兩套賬”通常設置為“外賬”和“內賬”,其中“內賬”可為向企業管理層提供實際的會計資料,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決策數據;而“外賬”可為企業外部的監督者和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反映企業虛假的經營情況,通常用于行政執法部門的檢查。
一、“兩套賬”核算的危害及特點
私營企業的“兩套賬”現象嚴重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有關規定,具有極大的危害性。首先,為國家統計部門提供失真的會計信息,極易導致地區性或國家行政決策失誤;其次是增加企業偷稅和漏稅等犯罪現象的發生,為社會腐敗提供了便利條件;再次,給國家審計和稅務部門增加了審計成本,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
目前私營企業“兩套賬”核算的具有隱蔽性強的特點,即只有企業重要領導和主要財務人員知道內幕,同時財務人員已經學會利用智能化會計軟件編制“兩套賬”,將部分真實的收入在會計軟件中分流,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審計難度。
私營企業的“兩套賬”常見方法主要有幾種:1)“一真一假法”:“一套賬” 是對企業真實經營的會計信息,而另“一套賬” 是企業失真的會計信息。2)“半真半假法”:“兩套賬”都是企業真實經營情況的一部分, 有利的財務會計信息在真賬中反映,而不利的財務信息則在假賬中反映,具體操作方法可以是抽單做賬或者部分現金收入分離[1-2]。3)“人機分算法”:分別建立一套計算機賬和一套人工操作賬,其中一套帳是真帳,而另一套是假帳,其中假帳主要用于工商部門監督。4)“系統分流法”,企業微機核算系統的內部設有兩套應用程序,其中一套程序可將部分現金收入分流形成假賬,從而達到偷稅和漏稅的目的,“兩套帳”現象趨于智能化方向發展。
二、“兩套賬”現象存在的原因
“兩套賬”現象違反了國家財經法規和會計準則,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不利于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皟商踪~”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私營企業法制觀念淡薄,私欲觀念嚴重。部分私營企業在經濟交往中采取非法競爭手段,存在向有關部門送的紅包,或向行政管理人員支付的回扣、業務費等,而該類財務事務無法在真實的會計賬目中記錄。另外,很多私營企業在正常的購銷業務中,由于供貨方無正式發票等各種原因沒有取得合法的憑證,使用大量收款收據代替正式發票,為避免被稅務機關查處,此類原始憑證不得不列入企業的“內賬”。
(2)追逐高額非法利益是“兩套賬”現象存在的重要原因。隨著納稅主體的多元化,其隱匿稅務信息的手段越來越隱蔽復雜,信息的不對稱性[3]很容易給“兩套賬”違法者有機可乘。另外,飲食娛樂業、零售、中介服務、建筑裝修等私營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現金交易行為,交易記錄難以跟蹤監控,為設“兩套賬”偷逃稅提供了便利條件。
(3)私營企業的管理制度混亂,會計人員與企業負責人在地位上是從屬地位,會計人員不得不面對生存現實,違背會計法的相關規定設置“兩套賬”。私營企業負責人往往指使財務人員做假賬,利用逃稅和漏稅現象使企業的經濟利益達到最大化。
(4)經濟監督不完善,對“兩套賬”的懲處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兩套賬”現象層出不窮。盡管我國稅務、財政、銀行、工商和審計等經濟監督力量不斷加強,但針對私營企業的經濟活動監督仍然存在不協調和不一致的情況,為“兩套賬”現象提供了外部環境。
三、“兩套賬”現象的解決措施
私營企業設置“兩套賬”的行為必須加以整頓和治理,目前我國已制定了《會計法》和《企業財務通則》等法律和法規,但不足以對社會失信行為構成強有力的法律規范和約束,從根本上維護國家、社會、企業和個人的正當權益,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嚴格要求私營企業根據《會計法》和《票據法》等法律和法規的要求填制原始憑證。企業間的商品交易,原則上應采用轉賬結算方式,個人購物鼓勵和推行刷卡消費,降低現金的使用率,防止不合法憑證的產生,從而有利于國家相關部門監管。
(2)推行會計委派制和會計代理制。目前國有大中型企業已建立行使政府管理職能的會計委派制度,會計人員由各級政府委派,工作對政府負責。而私營企業可以建立會計代理制,即會計核算可以委托會計師事務所代理,而私營企業僅安排出納人員辦理日常現金及支票業務。針對設置“兩套賬”的私營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依據《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進行查處,其中嚴重違反《會計法》的相關人員可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3)建立網絡會計報表制度。我國的監管部門審查私營企業的會計報表時,目前在某些情況下仍然無法與其他相關會計報表進行核對,這為私營企業設置“兩套賬”現象提供了便利條件。網絡會計報表制度要求私營企業根據其企業編碼進行會計報表上網,會計報表使用者只要輸入企業編碼,便可查閱企業會計報表,從而有效的防止私營企業設置“兩套賬”,同時為不同單位之間的會計信息核對提供了快速通道。
(4)加強內部和外部監督機制。財政部門作為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應當對會計法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同時加強稅務、銀行、工商等各職能部門的協調管理,健全以會計事務所的審計監督為主要方式的社會審計監督。同時積極鼓勵公民舉報,調動群眾積極性,加強內部監督機制。
參考文獻:
[1]晉迎麗.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假賬淺析.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09,19(1):198-199.
[2]曹衛東.利用兩套賬偷稅的剖析及征管對策. 稅收征納, 2005,12:26-27.
[3]黎昊旻, 何瑤.我國企業偷稅漏稅行為的博弈分析.金卡工程·經濟與法, 2009,2: 96-97.
(作者單位:山西省懷仁縣會計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