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開放數據中心聯盟(Open Data Center Alliance,ODCA)正式走進中國,這個消息猶如一聲春雷,讓國內IT產業界為之震動,置身其中者,不論對云計算的了解和參與程度有多深,都感受到了這個組織的影響力。特別是它由70多家純粹的企業用戶組成,并以收集分析他們的實際需求、勾勒云計算應用模式藍圖為主要任務,從而驅動IT廠商進行相關技術創新——這種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由IT長商引導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的運作模式,更是鉤起了人們的好奇心,讓他們開始熱議這個聯盟是否能夠對打破當前國內云計算市場的認知、實踐困局帶來真正幫助。
對此一問,參與該聯盟的企業用戶們則是信心滿滿,以國內最早開展公共云服務的云快線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其首席技術官蔣建平就表示:推進云計算發展的重任對于任何一家單一的用戶和IT廠商來說都會獨力難支,而開放數據中心聯盟則可以讓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前進,因此“我們都非常看好整個聯盟的發展,這也是我們積極參與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蔣建平的點評源于他和云快線的切身體驗,作為開放數據中心聯盟中一家有些特別的成員,云快線身兼兩個角色——既是應用云計算技術的企業用戶代表,同時又是為其他一些企業用戶提供的云計算服務的服務商,這讓它既可以在聯盟中反饋自己的需求,同時又可以了解聯盟內部其他成員的需求,以之為參考來改善為自家客戶提供的云服務的質量。而從這兩個角色的角度來看,該聯盟都是它急需的助力。“這個行業剛剛起步,我們非常認同它需要有這樣一個生態鏈,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蔣建平表示:“我們看到開放數據中心聯盟的宗旨非常適合我們,因為我們一方面可以反饋我們在自身技術平臺解決方案的問題,請IT廠商開發更成熟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聯盟中也有很多客戶,他們的需求非常重要,而加入聯盟就能更近地聆聽到他們的聲音,讓我們少走彎路。”
而對于聯盟中的其他伙伴,包括那些只打算自己構建云計算平臺,不向公眾提供服務也無需依靠服務商的企業用戶,蔣建平稱他們也一樣會從聯盟中獲益,他認為這個聯盟可以充分考慮云計算環境中的復雜性問題,并提出解決之道,“這以往可是任何一家廠商或用戶做起來都非常吃力的一件事情。”而根據開放數據中心聯盟反饋的需求開發出來的解決方案,在他看來“將是非常開放的方案,這個方案越開放,用得人就越多,也就有越多的實踐經驗,這些實踐經驗非常重要,它可以帶給用戶最佳的指導和選擇。”
除能夠獲取難得的分享與借鑒機會外,蔣建平對開放數據中心聯盟的熱情,其實還有一個來源,那就是該聯盟請來的特別“技術顧問”——英特爾公司,它將扮演橋梁的作用,將凝聚了聯盟成員切實需求的云計算應用模式藍圖傳遞給參與其cloudBuild計劃的全球重量級軟硬件廠商,并以自身基于開放架構的計算、網絡和存儲用核心產品來支持后者的相關創新。對此,蔣建平表示:“我們最核心的需要目前有三個,一是虛擬化、二是自動化、三是節能,而這三方面英特爾都有比較強的優勢,所以我們一直持續選擇基于它產品開發的軟硬件或解決方案。”
談到英特爾與開放數據中心聯盟的關系時,蔣建平還對其近期提出的2015云計算愿景及其三個關鍵元素——互通、自動化和客戶端自適應也深表認同,認為它也是開放數據中心聯盟的愿景。“就拿自動化來說,它對我們非常重要,比如說云快線現在在全國加起來就有50個數據中心,部署了數萬臺物理服務器,我們前段時間又把CDN這塊業務全部移到了云計算平臺上,沒有一個自動化的管理手段根據沒法做好這些平臺和應用的管理,成本會很高,而且不僅僅是成本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服務質量就會沒有保障。”
有了開放數據中心聯盟,有了英特爾和Cloud Builder們的幫助,還有了明確的發展愿景,蔣建平深信未來云快線和其他聯盟成員的云計算之路會越走越順。如果說在這種萬事俱備的情況下還要再提出些要求,他就是希望政府作為必不可少的“東風”,進一步發展其主導作用,“政府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行業,重要的用戶,如果政府積極支持云計算,那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范效應,”他表示:“而且有些情況,例如云計算的安全問題,在政府的支持下也更好地解決,如果能把政府的主導力量和開放數據中心聯盟源自用戶的創新驅動力結合起來,對中國云計算的發展將會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