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寶寶舌苔白,應該給他吃什么
寶寶快2周歲了,舌苔有點白,睡醒時有點口臭味,是上火嗎?應該多給吃點什么?
A:可能有點積食和上火了。給孩子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饑一頓飽一頓,這會打亂胃腸道生物鐘,影響消化功能正常運轉。其次,葷素搭配要合理。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此外,還要讓孩子多喝水,保證睡眠充足、及時排泄。再者可給寶寶服用些媽咪愛或合生元等腸道益生菌,以改善消化及排便狀況。同時最好每次吃奶后喝幾口白開水以清潔口腔,這樣寶寶的問題就會得以改善。
Q:哺乳期照X光會對寶寶有什么影響嗎?
因為腰部受傷,照了一次X光。急診醫生不建議照,但骨科醫生說沒有關系。我的寶寶才1個多月,現在我擔心,不知道到底對寶寶有沒什么影響?
A:哺乳期母親照了一次x光對寶寶是沒有影響的。x線照射量可在身體內累積,其主要危害是對人體血液成分中的白細胞具有一定的殺傷力,使人體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減少,進而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使病菌容易侵入機體而發生疾病。偶爾一次影響不大。無需擔心。雖說×線檢查對絕大多數人是安全的,但仍應強調,由于胎兒、嬰幼兒、兒童對X線非常敏感,故孕婦和嬰幼兒、兒童應盡量避免×線檢查。如果必須檢查,對嬰幼兒最好僅將被檢查部位暴露,其余部分均應遮蓋。
Q:一歲半幼兒牙齦紅腫出血如何處理?
A:牙齦紅腫出血應該首先弄清楚原因,由牙周炎、牙齦炎引起的需要到口腔科進行治療,同時加強口腔衛生;如全身疾病引起牙齦出血應及早到內科進行檢查,明確診斷,同時對口腔應用1%~3%的過氧化氫溶液漱口,預防口腔感染。
Q:新生兒能不能喝姜水?
小寶寶出生7天要是哭鬧有人說是肚子疼,能不能喝點姜水。
A:生姜,是人們熟悉和常用的佐食調味佳品。除供食用之外,還可用于藥療。近年來藥理研究表明,用生姜炮制的“熱姜水”具有良好的藥用功效,可以預防和治療多種常見病癥,如口腔潰瘍、牙周炎、咽喉腫痛、齲齒、感冒頭痛等。新生兒也可以適量喂些姜水,但要注意姜味不能太重,多煮一下,這樣新生兒才能接受。
Q:細菌·性高燒不退,怎么辦,能洗澡退燒嗎?
前三天打針,后三天打吊針,燒退了,又反復。我想給他洗澡,不知能不能洗。上午打的吊針,晚上能不能再去打吊針?
A:小兒發燒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除了抗感染治療外,也必須進行退熱等對癥處理。物理降溫如洗個溫熱水澡也是一類比較好的方法。藥物降溫多采用美林(布洛芬混懸液)、泰諾(對乙酰氨基酚)等比較安全。最近相繼有尼美舒利引起嚴重副作用的報道。在沒有明確其安全性之前應盡量少用。打吊針包括靜脈使用藥物和補充液體電解質等,主要是根據病情確定要不要一天內多次進行,而不是說上午打了晚上要不要的問題。
Q:小兒多汗要注意什么
我小孩一歲多了經常出汗,總是大汗淋漓,我想問一下有什么辦法可以治好?
A:嬰幼兒期由于新陳代謝旺盛。加上小兒活潑好動,容易出汗。首先耍弄清是生理性多汗還是病理性多汗。對于病理性多汗如佝僂病或結核病等要進行病因治療。體質弱的小兒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后,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往往是由于喂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發生營養不良造成的。護理上要注意調整喂養方法,促進小兒食欲,增加蛋白質、脂肪及糖的攝入量。必要時可采用中醫中藥調理脾胃不合,可服用玉屏風沖劑、太子參、虛汗停等。必要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微量元素,發現異常及時治療。平時多飲水,補充水分和鹽分;合理喂養。多吃蔬菜瓜果。小嬰兒、生長發育較快的兒童要及時補鈣、補鋅。
Q:寶寶噪子沙啞是什么原因?
三歲寶寶前天早上起來聲音沙啞了,到現在還沒好,是否與頭天晚上哭過有關?他發脾氣故意嚎很大聲音,這已經是第二次聲音沙啞了,沒有其他癥狀,請問要緊嗎,需要看醫生嗎?
A:可能與劇烈哭鬧及屋里空氣太干燥影響了聲帶有關。及時給寶寶喝些水,注意休息,少說話,避免大喊大叫;多喝些清熱去火的青菜汁和果汁,如雪梨汁。另外寶寶睡覺時屋里放盆水,或用加濕器,保持屋內空氣的濕度。經常通風換氣。如無其他癥狀應無大礙。
但要注意感冒喉炎也表現為嗓子啞,這一定要找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