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了,寶寶收了不少壓歲錢。一般家庭都會把寶寶收到的壓歲錢存起來,或者給寶寶買保險,其實父母完全可以拿出一小部分給寶寶支配。教寶寶認識錢、使用錢并不是件壞事,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寶寶有初步的理財概念和意識,還可以鍛煉寶寶的數學邏輯能力。
嬰幼兒期是人類數學能力開始發展的時期。寶寶在0~3歲這個階段,就已經顯露出對其周圍事物數量、圖形等特征的濃厚興趣。2~3歲的寶寶能夠理解3塊糖、3個蘋果。還能夠按順序從1數到10,甚至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加減法。但寶寶對數字的理解還是很粗淺的,還不能理解3可以表示任何3樣東西。這個時期引導、啟發寶寶認識事物的數量特征和事物間的相互關系,有助于引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促進其初步思維能力的發展。
從壓歲錢里拿出10~20元零錢給寶寶,引導寶寶用這些錢做些小游戲或實踐,可以促進寶寶數學智能的開發,讓寶寶在愉快的活動中學會必要的數字和計算知識。
認識錢幣
在桌子上擺上些錢幣。告訴寶寶:“這是1角”、“這是5角”、這是“1元”,讓寶寶跟著說幾遍。然后向他提出要求,“給我5角好嗎?”,或是發問:“這是幾角?”并鼓勵他大聲地讀出來。
效果:讓寶寶初步建立對錢幣的認知
適合年齡:1-2歲
溫馨提示:不要給寶貝面值太大的錢,把10元、20元的整錢換成零錢給寶寶就可以;一下子不要認太多。越簡單、越好認,寶貝的參與興致越高。此外,錢幣要經過清潔、消毒,游戲結束后,要叮囑寶貝洗手。
比大小
將1角、5角、1元、5元的錢幣放在桌子上,隨機拿起2種錢幣。提出問題:“哪一個錢大?哪一個錢小?”觀察寶貝的解決過程。當寶貝認對時,及時肯定寶貝的成績,若寶貝分不清1元與1角,5角與5元誰大誰小。媽媽要給予幫助。
效果:幫助寶寶建立大小的概念
適合年齡:2-3歲
溫馨提示:沒有什么比讓寶寶熟悉日常使用的硬幣更加實際的了,正因為它們與生活緊密聯系,才大大引起了寶寶的興趣。如果有爸爸或者其他小朋友一起參加,這個游戲會更加緊張、更加有趣。
分分類
把一些硬幣、紙幣、小卡片放在桌子上。然后準備紅、黃、綠三個盤子。告訴寶寶把不是錢的卡片挑出來放在紅盤子里,把硬幣放在黃盤子里。把紙幣放在綠色的盤子里。可以根據寶貝的興致。不斷重復。
效果:培養寶寶的辨別與歸類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溫馨提示:媽媽可以陪寶貝一起玩,可以故意放錯,引導寶寶發現問題,還要不時裝出認真思考的樣子。
換零錢
準備一個罐子在里面裝上5角、1元、5元、10元等大一點的錢幣。拿出寶寶的儲蓄罐,告訴寶寶,可以用他儲蓄罐里面值小的錢,換媽媽罐子里面值大的錢。
效果:
讓寶寶學會簡單的運算
適合年齡:3歲
溫馨提示:
若寶貝不喜歡把很多“小錢”,換成一張“大錢”,這個練習可以反過來。媽媽用“小錢”,換寶寶的“大錢”。雖然價值相同,但寶寶喜歡看起來多的錢,這樣可以提高寶寶的參與興趣。
買東西
寶寶想要一樣玩具或零食時,可以鼓勵寶寶用自己的壓歲錢買。把寶寶帶進超市,然后讓寶貝自己選物品、看價簽,自己結賬。媽媽不要過多給寶貝幫助,當寶貝遇到問題時。要啟發孩子自己思考。
效果:讓寶貝了解錢的用途和用法
適合年齡:3歲
溫馨提示:平時去便利店時,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去,讓寶貝參與選購、結賬的全過程。借此教會寶貝認識價簽、比較錢的多少、結賬找零的運算等。
錢罐空了
當寶貝花完了壓歲錢,把空的儲蓄罐拿給寶寶看,告訴他,“儲蓄罐空了,你現在沒錢了,也就是‘0’,‘0’就是什么都沒有。”
效果:讓寶貝懂得“0”的概念
適合年齡:1-3歲
溫馨提示:在所有的數字里,應該重點注意孩子對“0”的理解。媽媽也可以用“分花生”的數字練習,加強寶貝對“0”的認識。具體做法是:在幾個小盤子前放幾張數字卡片。其中包括“0”,要求寶寶按照卡片的提示,放入相應的花生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