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流行歌曲的歌名叫《死了也要愛》,在美國,真的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身患絕癥的他一心想在死后留給女兒無盡的愛……
美國作家布魯斯·費勒不幸患上癌癥,但他不愿意讓可愛的孿生女兒因此失去父愛。極具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他,決定組建一個“父親委會員”。很快,6位父親出現了……可,“代理爸爸”來了,癌細胞卻被嚇跑了。
故事將會如何發展?2010年,布魯斯的新書《父親委員會》震撼美國,并將被好萊塢搬上銀屏。
生命倒計時,
絕癥父親“死了也要愛”
現年45歲的布魯斯·費勒是美國頗有影響力的作家。居住在紐約的他,興趣廣泛,極具冒險精神,曾跋涉一萬多英里游歷圣經遺跡,并據此創作出作品《圣地蹤跡》,暢銷一時,還被拍攝成美國公共電視臺的熱門系列片。
除了《圣地蹤跡》,布魯斯一共寫過9本書,有描寫自己在馬戲團當小丑的經歷,有關于亞伯拉罕的研究,每本小說都有很好的銷量。在描寫自己在馬戲團當小丑的經歷的那本書里,布魯斯寫到了他和妻子琳達相愛的故事。
那時,是一個美麗的秋天,24歲的布魯斯正在馬戲團舞臺上進行表演。表演過程中,需要一位觀眾上臺來配合,他的目光掃過觀眾席,第一排正熱烈鼓掌的一位女孩吸引了他。布魯斯將這位名叫琳達的女孩叫上了舞臺,而她的完美配合,讓他表演的節目精彩紛呈。演出結束時,出于愛慕之情,布魯斯主動要求琳達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
隨后,布魯斯對琳達展開了猛烈的愛情攻勢,本就對他有些心動的琳達沒過多久就成為了他的女友。兩人熾烈相愛,并于4年后跨進婚姻殿堂。
在妻子琳達的全力支持下,喜歡寫作的布魯斯離開馬戲團,四處游歷,成為了一名成功的自由作家。但上天在賦予布魯斯成功的事業之際,卻壓抑著他成為一名父親的夢想。原來,琳達的子宮壁較薄,受精卵總是很難著床,結婚很多年,始終沒能懷上寶寶。直到兩人結婚12年后,布魯斯才擁有了一對可愛的孿生女兒伊登和蒂比。
女兒們的到來讓布魯斯欣喜若狂,勤奮寫作之余,他最喜歡的事,便是和一對孿生女兒一起玩耍。等到兩個孩子能蹣跚行走時,他便帶著她們到野外游樂,進行各種探險活動。
這雙可愛的孿生女兒,也似乎再次激發了布魯斯的才氣。在伊登和蒂比出生的短短兩年時間里,他便出版了兩本反響強烈的圖書。看著金發飄逸的孿生女兒,布魯斯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還沒來得及好好地品嘗這種幸福的味道,一場噩夢已向他襲來。
2007年開始,布魯斯便常常莫明其妙地感覺到頭暈目眩。2008年初春,布魯斯吃驚地發現,他右大腿上的一個小腫塊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擴大著。
那還是在創作《圣地蹤跡》時,游歷圣經遺跡的布魯斯出了車禍,車禍在他的右大腿上留下了一個小腫塊。由于這個腫塊一直沒有什么不良反應,布魯斯便沒有太在意,可沒想到若干年后,這個小腫塊會迅速擴大。經過醫生診斷,布魯斯右大腿上的腫塊被確診為一個18厘米大的惡性腫瘤。
醫生神情沉重地對他說:“你腿上的這個惡性腫瘤已到晚期,很難將之切除,全美每年多達數千人死于這種惡性腫瘤。”那一刻,布魯斯頓時有一種天塌下來的感覺。他很清楚醫生話里的意思,他存活的幾率相當渺茫。
回到家后,面對妻子琳達關愛的目光,布魯斯強顏歡笑說:“親愛的,醫生說吃點藥就沒事了!”拖著沉重的雙腿走進書房后,布魯斯再也無法抑制內心的凄苦,忍不住淚流滿面。正在這時,孿生女兒伊登和蒂比沖進了書房,用稚嫩的嗓音對他說:“爸爸,我們什么時候再去郊外啊?”
看著可愛的女兒,布魯斯趕緊擦干臉上的淚痕,笑著說:“小家伙,我們下周就去。”聽到他肯定的回答后,伊登和蒂比頓時興奮無比:“爸爸,你真好!”孿生女兒歡呼雀躍的場景,讓一直沉浸在痛苦中的布魯斯心里“咯噔”一響:“上帝啊,如果我死了,伊登和蒂比怎么辦?雖然她們有媽媽,但沒有了爸爸。沒有爸爸的孩子,該是多么可憐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布魯斯一邊進行治療,一邊想:“日后我缺席了,沒有一位父親帶著她們散步,帶著她們參加芭蕾舞表演會,對她們的男友怒目而視,領著她們走完通往圣壇的過道。這對于她們來說,該是多么遺憾啊!不行,我不能讓這樣的遺憾發生在伊登和蒂比身上。”
但如何才能不讓這樣的遺憾發生呢?在醫生的“死亡宣言”面前,布魯斯突然有些無力。他想到了給孿生女兒留下一封信,說出一個父親的這些心里話,但他又覺得這遠遠不夠。
布魯斯反復思考著。突然,他的腦子里靈光一閃:“如果我真的去世了,我是否可以找幾個朋友做伊登和蒂比的‘代理父親’,組成一個‘父親委員會’呢?讓他們代理我作為父親的職責。”布魯斯越想越為這個想法著迷。他認為,這個別出心裁的主意,一定會讓伊登和蒂比擁有完整的父愛。
說干就干,
組建“父親委員會”
說干就干,布魯斯在有了挑選6名好友為女兒組建一個“父親委員會”的決定后,長舒了一口氣。他將這個決定告訴了正和自己一起抗擊癌魔的妻子琳達。最初,琳達表示反對,深愛著布魯斯的她堅信,布魯斯一定會康復。但在布魯斯的不斷勸說中,她終于沉默著點了點頭。
布魯斯將為孿生女兒尋找的“代理父親”的目光鎖定在了6位好友身上。之所以是6位好友,是基于早前他在自己寫的關于親子的一本書中提到過自己對于完美父愛的理解。
布魯斯認為,完美父親必須具備6個方面的能力:是旅行家,能帶著孩子感受世界;擁有愛心,能引導孩子關注美好的事務;思想時尚,能幫助孩子實現夢想;孩子喜歡你,能和孩子說上心里話;有創造力,才能影響孩子們不斷求索;答疑專家,才能解決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么”。
布魯斯想,如今,既然自己不久于人世,要留給雙胞胎女兒的一定是一份最完美的父愛,才能彌補自己不在她們身邊的遺憾。但他回想起自己這么多年來的經歷,朋友很多,可一時間要想找到最滿意的人選也不是易事。同時,每一個被選中的朋友都將是女兒最信任的父親,那么,這些被選中的朋友們會不會答應他,且能盡到這份責任呢?
徹夜難眠的布魯斯呆呆地坐在打字機前,他忍不住去看了看一對熟睡的小天使,月光下她們睡得真美。一瞬間,布魯斯好像有了靈感,何不為組建“父親委員會”擬一份招聘啟示?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時間,而且應聘的朋友肯定是自愿的,成功率也會更高。
于是,這個寫慣了精彩游記和小說的父親,開始動筆寫了人生的第一份招聘啟示。用布魯斯自己的話說:“我寫的時候,內心千回百轉,覺得要寫的招聘條件會列滿10張紙,而薪水卻是0美元!”不過,他知道,最真摯的聘請和最默契的托付是自己最大的籌碼。
第二天,布魯斯將招聘啟示打印了很多份,并整理好自己的15位摯友的姓名、電話、優勢和地址。終于等到了清晨,布魯斯揉了揉自己因為熬夜而浮腫的雙眼,他穿上了最好的襯衣和西裝,就像一個要去著名公司應聘的緊張職員,他再次看了一眼兩個寶貝后,出發了。
精挑細選,
“代理父親”粉墨登場
布魯斯的第一個目標正是自己多年的鄰居馬克斯,隔壁的“肌肉叔叔”馬克斯曾是他耶魯大學的同窗和校友,馬克斯很喜歡布魯斯的文字,欣賞他的才華,不開心時兩人總在一起喝喝小酒。馬克斯平時做做健身教練,同時還是一家非贏利性青少年服務公司的負責人,和孩子們總有說不完的話。
顯然,馬克斯對孩子的吸引能力是布魯斯無法企及的。一對雙胞胎總喜歡爬上馬克斯的腿,和他嬉鬧。別看馬克斯高高大大,對孩子們卻極有耐性,任她們怎么吵鬧,馬克斯總是一臉微笑。孩子們愿意跟他一起辨識院子里的花草,抓門前小河里游過的小魚。最重要的是,馬克斯總會跟所有的孩子說,布魯斯在耶魯的時候有多么的傳奇,讓布魯斯在孩子們眼里也變得非常親切。有一個會將自己的故事講給女兒們聽的老友,不失為最好的“愛心父親人選”。
布魯斯敲開大門的時候,馬克斯嚇了一跳:“伙計,你今天是要去演講嗎?”沒想到,布魯斯從包里取出一張紙,讀了起來:“雖然我的孿生女兒將來會相親相愛,擁有一個舒適的家,但她們可能將會沒有父親。”
“停——”馬克斯覺得布魯斯今天有點反常,布魯斯示意讓他念完:“你愿意幫助我履行當父親的職責嗎?你愿意傾聽她們訴說心事嗎?你愿意回答她們的疑問嗎?你愿意經常帶她們出去吃午餐嗎?你愿意無數次地耐心觀看她們學跳芭蕾舞嗎?你愿意經常給她們提出人生忠告嗎?你愿意在她們面臨困難時幫助她們嗎?你愿意充當我的聲音嗎……”
布魯斯念完后,大汗淋漓,他覺得念這封信的感情已經超越自己以前寫過的任何情書,甚至超過了曾對妻子寫下的求愛信。他擦了擦汗這才抬起頭看了看嘴巴張得大大的馬克斯。“嘿!我得了絕癥,不是愚人節的玩笑,是真的,老友!”就這樣,兩個男人坐在一張小桌前,說出了真相,達成了協議,馬克斯抱著布魯斯有些哽咽,這個身強體壯的大男人拍著布魯斯的肩膀道:“上帝會保佑你的,愛心父親沒有問題,不過你一定要挺住啊!”說完痛哭流涕了起來。布魯斯卻很開心自己的第一次招聘就取得了成功,他沒有哭,轉身向第二個朋友家走去。
第二個朋友是最可能拒絕他的人,因為他是布魯斯招聘啟示中“時尚父親”的最佳人選,戴維·布萊克,50歲,也是和布魯斯共事最久的朋友,他是一名文學代理商,戴維喜歡任何現代時尚的東西。而之所以選他,是因為布魯斯認為,孩子們以后的發展需要一個懂得規劃人生的父親指導和幫助。
但是戴維是個獨身主義者,他自己沒有孩子,家里除了自己就是一只聰明的拉布拉多犬,所以這突如其來的父親責任很難被他接受。
推開戴維家的門時,他正在對著一幅新收藏的油畫興奮不已,看見布魯斯這副打扮,笑著問:“老友,你是要陪我去參加最新的拍賣會嗎?”
“不是,我想我有很嚴重的事情拜托你!”見布魯斯這么嚴肅,戴維也坐了下來。當布魯斯念完這封信后,戴維的反應與他料想的一樣,他立即拒絕了:“布魯斯,我同情你的現狀,但作為父親我顯然不夠格,我沒有做過一天父親。不是我不愿意,是我覺得責任太過重大!”
布魯斯沒有做過多的解釋,而是直接將戴維帶回了自己的家,此刻一對小女兒正在做游戲,精靈般的笑聲響徹整幢房子。看見這個打扮時尚的叔叔,她們禮貌地和戴維打招呼。恰逢這天,小家伙的寵物,一只比熊犬要生小寶寶,小寶貝們一聽到消息馬上全跑到比熊犬身邊。孩子們輕輕地安慰著他們的寵物,看著狗媽媽痛苦的表情,小女兒也跟著哭了出來。
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戴維,孩子們是最純潔的天使,失去了父親將是多么嚴重的打擊,她們太需要有人幫助了。于是,戴維也蹲下來,幫助比熊犬完成了生產,抱著懷里可愛的小狗仔,戴維心里似乎有了答案。就這樣,經過慎重考慮,一周后戴維給了布魯斯最后答案:愿意作為寶貝們的“時尚父親”,將來會盡力幫助這對女孩實現她們的人生夢想。
就這樣,經過連續一年的初選、面試和試用,剩下的“代理父親”一個個粉墨登場。
“旅游父親”選定了老友杰夫·夏姆林,他49歲,是一家旅游公司的老板。杰夫和布魯斯早在1983年就認識了,兩人一樣都愛好旅游,可以帶著孩子們到她們想去的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旅行。
“老朋友父親”則選定了本·愛德華茲,他45歲,是骨骼放射學家。本和布魯斯是童年好友,在試用過程中,本經常帶孩子們到他和布魯斯小時候常去的一條運河邊游玩,并告訴她們當年曾和她們的父親一起在這兒捉蝌蚪。
“創造力父親”是約蘇華·拉莫,41歲,商業顧問和特技飛行員。在應聘“創造力父親時”,約蘇華認真地擬出計劃,要教這對雙胞胎背誦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教她們欣賞奧地利作曲家馬勒的交響樂,告訴她們如何才能在生活中輕易地發現美。
“詢問者父親”則是孩子們自己選的,他叫本·謝沃德 ,46歲,電視制片人、艾美獎獲獎者,孩子們從電視上認識他,對他非常崇拜,很喜歡問他問題,而本也會耐心講解,他稱自己會教這對雙胞胎如何追尋人生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
奇跡再現,
7個爸爸陪你們一起共度好時光
2009年圣誕節的時候,布魯斯必須要進入醫院進行化療了,雖然知道自己的病已經無法逆轉,但他還是越來越貪戀自己在這世上的最后日子。女兒們不知道爸爸的病情,但對于生活里一下子多出來的爸爸們,她們都感覺很新鮮,很樂于接受。除了周一到周六,周日是留給布魯斯的,這個時候,他會從醫院回來,聽孩子們講講一周的關于“新爸爸們”的故事。
布魯斯對老友們充滿了感激,但是內心深處卻又免不了有些失落。一次,當他聽到女兒們講“老朋友父親”本帶她們去看了動物園里最可愛的斑馬后,他眼里含滿了淚水,如今連這樣最簡單的要求,自己也無法做到了。
不過,女兒們接著問道:“爸爸,你什么時候可以天天陪著我們?你什么能去看我在班里的新畫作?你什么時候能烤我最喜歡吃的華夫餅?”這些可愛的要求,又讓布魯斯覺得,女兒們很需要他,他必須為了她們,努力多活一天,再多一天!
就這樣,布魯斯在雙胞胎女兒和6個老友的鼓勵下,努力恢復著。盡管當布魯斯接受癌癥治療時,一度9個月臥床不起,并失去了所有的頭發和眉毛,甚至到了后來連路也沒法走,自己都認為自己馬上會死掉了。但奇跡還是發生了,布魯斯接受癌癥治療幾個月后,病情竟然開始好轉,醫生檢查發現,他體內的癌細胞正在漸漸減少。不過,醫生們仍無法擔保他的癌細胞不會卷土重來。由于布魯斯并沒有不治身亡,所以他親手為女兒挑選的“父親委員會”沒有派上原計劃中的用場。
確定自己完全康復的那天,6個老友將聘書還給了布魯斯,布魯斯急忙說道:“我現在好了,但以后不一定不會復發啊,這簽的可是終身合同啊!”但是 6個老友都沒有理會他的抗議,而是抱起一對可愛的小寶貝,走進了屋里。
布魯斯跟了進去,看見了這樣一幅畫面:6個非常優秀的大男人圍坐在兩個天使般的寶貝周圍,有說有笑,女兒們非常開心,大聲叫著布魯斯:“爸爸。爸爸,你知道嗎?同學們都很羨慕我們,因為我們有7個爸爸!”一時間,屋子里笑聲一片……
責編/曉華55474365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