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甲醛
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溶解在水中后一般人很難辨別。35%—40%濃度的甲醛溶液又叫“福爾馬林”。甲醛對人體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有嚴重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肺水腫,還會對肝、腎造成嚴重損害,重者可危及生命。國際癌癥研究機樹已將甲醛列為人類可疑致癌物。
人們誤食含有甲醛的食品后會導致肺水腫、肝腎淤血等。當甲醛進入人體后會使蛋白質變性,擾亂人體細胞的正常代謝。一次食入10—20毫升甲醛即可致死。甲醛中毒后,輕者可有頭暈、咳嗽、嘔吐、上腹疼痛;重者會出現休克甚至死亡。
食物中甲醛有的商販為了防止豬肉腐敗和增加色澤,將甲醛和亞硝酸鹽等涂抹在豬肉上,坑害消費者。還有人為了使大棗顏色鮮艷,竟然在其表面噴灑大量的甲醛;把甲醛摻入血豆腐中,形狀好看,吃起來又筋道;有人在蝦仁、牛百葉、海參、黃喉、魷魚、鴨腸、鴨掌、海螺、扇貝等水發食品中摻入甲醛:還有些不法分子在竹筍、蜜棗、粉絲、掛面中加人大量甲醛。
全國許多城市的農貿市場上,均發現過不法業主用有毒的甲醛泡發海產品等銷售,這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他們在加工水發海產品或動物內臟時,先用工業燒堿浸泡,以增加體積和重量,然后按比例加入甲醛,穩固體積與重量,并使其保持新鮮。利用甲醛保鮮的海產品一般是魷魚、海蠣、蝦以及其他魚類。魷魚在甲醛溶液里浸泡過后,會變得比較堅硬、結實,顏色比平常鮮艷,表面黏液少了,腥味也淡了、海蠣浸泡后,個體完整、皺褶清晰,沒有或很少有黏液,湯水不渾濁。其他魚類若用甲醛保鮮,則魚體較清潔、堅硬,彈性好,表面看很新鮮,但魚眼渾濁。蝦體內有些特殊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下會變化,因此很難從外表上判斷鮮蝦是否在甲醛溶液里浸泡過。
裝修居室里甲醛去年,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了涉及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七個地87家生產企業的木制家具,并重點對家具材料的游離甲醛釋放量進行了專項檢驗,合格率僅為61%。這種游離甲醛釋放到空氣中,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危害。
為防止不合格家具進入家庭造成室內環境污染,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專門制定了木制家具的有害物質限量。防止甲醛濃度超標的根本是選用甲醛含量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的綠色家具和綠色裝修材料。消費者在購買家具時要認品牌、簽合同,并注意去正規的家具,商店購買。
在使用新家具的時候,消費者也要注意,新買的家具最好放一段時間再放進居室;新買的人造板材制作的衣柜,最好不要把內衣、睡衣和兒童服裝放在里面,以免發生甲醛污染。
時裝中甲醛紡織品中的甲醛是因印花或染色而帶人服裝中的,穿著和使用甲醛含量高的紡織品,會通過呼吸道或皮膚的接觸引起呼吸道或皮膚炎癥。傳統印染加工過程不僅易污染環境,還會造成甲醛等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殘留,有害物質與皮膚接觸,成為誘發人體病變的重要因素。專家提醒,選購帶有環保標志的服裝尤其是內衣對消費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在購買服裝時,一般來說淺色比深色更環保,因為淺色服裝而料在生產中被污染的機會相對較小,特別是貼身內衣或童裝更應選淺色的。選購服裝應盡量選擇沒有襯里或墊肩的,因為粘襯需要膠水,而大部分膠水是用甲醛來做溶劑的。那些免熨的褲子也應該多洗幾次再穿,因為這樣可以把布料上殘留的游離甲醛去掉。另外還要當心所謂的“出口轉內銷”產品,因為這些服裝有的很可能是因環保問題而退回的。服裝氣味特別大,或者有顏色的衣服在你洗滌甚至出汗時都會掉色,這都不是環保型服裝,且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聽不到的次聲波
生活環境中發出的各種不同頻率和強度的噪聲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但還有一種聽不到的聲波,同樣對人體有害,那就是次聲波。
人的耳朵只能聽到頻率在20赫滋到2萬赫滋之間的聲音,而低于20赫茲的聲音人們就不可能聽到了,次聲波的頻率就是在20赫茲以下。在大自然中,次聲波隨時都會產生,來源甚廣、例如風暴、磁暴、雷電、臺風、火山爆發、地震、核爆炸、火箭發射、火車高速行駛、飛機飛行、汽笛長鳴等都可產生次聲波。
實際上,在我們周圍有許多工作的小型機械動力設備同樣可產生次聲波,如鼓風機、壓氣機、真空泵、柴油機等。雖然這些機械動力設備產生的次聲波能量不大,但當它與周圍設備產生共振時,其能量就會變得十分強大,而且傳播較遠。
次聲波不僅來源廣、傳播遠,而且穿透力強,實驗數據表明:當次聲波穿過厚厚的墻壁時,強度無明顯減弱。因此,次聲波能夠穿透厚厚的墻壁以及其他物體,因而也能穿透人體給人健康帶來危害。
科學家們發現,當次聲波的振蕩頻率與人們的大腦節律相近,且引起共振時,能強烈刺激人的大腦,輕者使人恐懼,狂癲不安,重者突然暈厥或完全喪失自控能力,乃至死亡。當次聲波的振蕩頻率與人體內臟器官的振蕩節律相當,而且人處在強度較高的次聲波環境中,五臟六腑就會發生強烈的共振,剎那間,大小血管就會一齊破裂,死亡就會因此而降臨。
正因為次聲波對人體能造成危害,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已明確將其列為公害之一,并規定了最大允許次聲波的標準,并從聲源、接受噪聲、傳播途徑等方面具體實施了可行的防治方法。
無知覺的低頻振動
有過這樣一件怪事:高速公路兩旁的樹木都莫名其妙地死去了。開始人們都以為是汽車排出的廢氣毒死的,后經過反復調查研究,發現罪魁竟是過往汽車造成的振動,振動破壞了樹根和土壤的接觸。
人類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個振動的王國。城市的地下鐵道在振動,人們上班路上要被公共汽車搖來擺去,工廠里機床——車、磨、刨、銑、鉆等無不產生不同頻率的振動。振動可以嚴重危害人們健康,所以,被列為現代工業的一大污染。科學家們已經發現有許多嚴重疾病都是由于振動引起的。研究表明,人對不同頻率的振動有不同反應。有人做過實驗,讓人坐在椅子上,振動頻率由低到高慢慢變化。結果發現,振動頻率低于1赫茲時,人的主要感覺是頭內振動,持續幾分鐘后,有肌肉痛等不舒適的感覺;振動頻率為1—2赫茲時,時間較久會使人打瞌睡:3—4赫茲時,腰、胸局部有較大的振動感;5—8赫茲時,不舒適和難受之感達到最大,而且呼吸和講話都受干擾;8赫茲時感到腰部振動;9—30赫茲時感到臉、頰、頸部振動,視覺受到干擾。
防止振動危害的最重要途徑,就是設法減少機械振動,或者采用隔、減振等裝置。如果人在振動環境中工作,器官失調后果嚴重,還會導致神經系統、心臟血管系統和運動系統的障礙。
看不見的地輻射
一些平素身體健壯的人,遷入新居后,竟莫名其妙地生起病來,四處求醫問藥均不見效。如果搬出該住所,病卻不冶而愈。人們不了解這種現象的真正原因,便以為是鬼神作崇,鬧出一些荒誕之事。醫學專家們認為,上述奇怪疾病,很可能來自一種神秘的射線——地輻射。
地輻射來源于地層的下面,看不見,摸不著。目前還無法對它進行測量,但有關研究表明它確實存在,且與“地下水脈”有著密切的關系。地下水在流動的時候,會形成地輻射,尤其是地下水道的交叉處,地輻射的強度會因此得到迭加而猛增。這種能量高于宇宙射線的地下輻射,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能輕而易舉地穿透地面、水泥甚至數層樓板而作用于空間,人如果長期生活在輻射中心區的上方,特別是辦公桌或床鋪剛好置于輻射線的交叉點上,便會受到傷害而患各種奇怪的疾病,如精神憂郁、煩躁不安、頭痛失眠、驚恐等。喬遷得病之謎,很可能是遷居者恰好搬到地輻射的最強點上。專家認為,地輻射雖然較難消除,但卻可以設法避免。德國一位名叫瑪麗娜的中年女教師,遷入新居后感到不適,脖子刺痛,有時轉動也很困難,經多方醫治無效,病情日益加重。后來她無意中將床換了個位置,幾星期后就恢復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