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女性工作壓力和生活節奏的高速變化,孕產期抑郁癥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高。許多孕婦往往在妊娠期就產生焦慮情緒,及至產后因各種壓力不能及時排解而形成產后抑郁癥。無論是產前抑郁還是產后抑郁,都有損媽媽的心理健康,讓我們趕走焦慮抑郁,做個開心媽媽。
產前焦慮易生愛哭寶寶
孕期的抑郁癥和焦慮癥會對胎兒健康不利。如果媽媽抑郁的話,嬰兒出生以后體重比較輕,而且有兩倍的早產風險。同時因胎盤的血液供應不足,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血液供應。另外,孕媽焦慮的時候,孩子也處在比較焦慮的荷爾蒙中,所以孩子出生的時候會比較愛哭泣,不易安撫。孩子如果總哭的話,會讓新媽媽也容易更焦慮而產生抑郁。
孕產期抑郁的成因
造成孕產期抑郁的因素有很多。如果孕產婦以自我為中心、神經質、情緒不穩定、社交能力不良、性格比較內向,則發生孕產期抑郁的概率就比較高。加上產后雌激素、孕激素的降低、變化及不平衡,也會對情緒造成影響。
另外,家庭關系也對孕產期抑郁有著不小的影響。有關資料顯示,夫妻關系、婆媳關系也有非常大的影響。此外,生男孩還是女孩、生活壓力、居住環境,也會影響孕產婦的情緒。
孕產期常見抑郁癥狀及對策
1.孕早期案例
有些準媽媽在不知道已懷孕的狀態下吃了感冒藥、避孕藥、拍了X光片、用了電熱毯、鄰居裝修、長時間用電腦、看電視、發燒、藥物過敏等,為此反復在專家門診就診,會就同樣的問題反復詢問,只要有一人說會影響孩子的發育。焦慮情緒立即產生,并惡性循環下去。
應對策略
準媽媽們不知道,這種焦慮情緒其實比上面任何一種問題更可能會對孩子的發育造成影響。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發展。尤其B超畸形篩查、彩超、羊水穿刺等技術的普及,新生兒畸形發生率已經大大降低。準媽媽其實應該放寬心情,滿懷喜悅迎接新生命的來臨。
2.孕中期案例
步入孕中期,又碰到令人煩心的事情。胎兒過小。加強營養后仍然小,醫生要求入院,準媽媽們如臨大敵,覺得孩子有問題了,有可能像醫生所說的那樣宮內發育遲緩,孩子可能有畸形或不聰明。于是,反復就診又開始了,希望能聽到相反的結論。
應對策略
其實。聽醫生的意見。要坦然面對,放松心態,你要知道醫生是將多種可能性的分析意見告訴你的,并不一定你的情況就是這樣。
3.孕晚期案例
經過早、中孕期的沉淀,到了孕晚期,準媽媽們已經欣然期待著寶寶的降臨。但是,令人焦慮的事情又接踵而至了。可以順產的,怕半路生不下來,又要挨一刀;或者怕痛的,就想盡辦法要做剖宮產;高齡產婦有并發癥的;怕剖宮產對孩子不利;想體驗陣痛的。就拖著要順產。與醫生的建議相違背,當然焦慮情緒就產生了。
應對策略
應聽從醫生的建議。因為醫生畢竟見多識廣會全面衡量,不要因為一、二個負面例子就被嚇壞了。醫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肉肯定是會幫助你的。
4.產后抑郁案例
好不容易生下寶寶,在坐月子又發生了許多煩心的事情:寶寶常哭鬧媽媽不懂帶;生了女兒婆婆黑臉;媽媽生完孩子后難接受體形變化情緒低落,做媽媽后變得脾氣暴躁,易怒。
應對策略
媽媽應該與丈夫共同面對寶寶降生后的一切困難,將你的想法、憂慮告訴丈夫,讓他與你一起承擔;或者找有經驗的好朋友傾訴,盡量釋放內心的焦慮,千萬不要一個人生悶氣自尋煩惱。
趕走焦慮小TIPS
轉移情緒
心里出現擔心、緊張、抑郁或煩悶時,去做一件高興或喜歡的事,如澆花、聽音樂、欣賞畫冊、閱讀或去郊游。自然美感引起的情感,會使孕婦對生活的興趣提高。洗溫水浴或適度做家務活,也會通過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孕婦的不良情緒。
釋放煩惱
可把自己的煩惱向密友傾訴,或寫信、寫日記。這種做法。能非常有效地調整孕婦的情緒。必要時,可找心理醫生進行咨詢及疏導。
與好友交流
孕婦不應把自己封閉在家里。而應結交情緒積極樂觀的朋友,充分享受與他們在一起的快樂。讓他們的良好情緒感染自己。
改變形象
換一個發型,買一件新衣服,裝點一下房間,都會給孕婦帶來一種新鮮感,從而改變沮喪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