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對癥梳理可以疏通全身經絡、行氣化瘀,為身體內環境定期進行“大掃除”,迅速提高氣血能量、恢復臟腑平衡、保持身體最佳狀態。
經絡是人體氣血能量的通道,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能夠感受人體的任何變化,通過經絡探查可早期預警疾病,它也是調理人體氣血、臟腑的總開關,通過接受外部刺激來喚醒體內能量、激發潛能、調控體內氣血能量的周通疏泄。
現代人長期處于高壓力、無規律的生活狀態中,容易經絡瘀阻、氣血透支,表現為疲倦、失眠、力不從心,長期累積下去會發展成臟腑失衡、陰陽失衡等,對容貌、皮膚的影響很大。經絡對癥梳理則可以疏通全身經絡、行氣化瘀,為身體內環境定期進行“大掃除”,迅速提高氣血能量、恢復臟腑平衡、保持身體最佳狀態。
中醫講究因人而異,一人一方,經絡調理也要講究對癥施調,所以在施治之前要對病因進行辨識,這是極其重要的。
疏肝和胃
癥因:肝氣橫犯脾胃。
病癥:煩躁易怒、胃酸胃脹、脂肪肝、胃潰瘍、失眠、消化不良、腹脹。
施治:在確定調理方案之后,首先對肝經進行梳理,開始從大腿探查,膝關節上四寸的地方有一個穴位叫陰包穴,會產生痛感,如果有的人不疼,但是有癥狀,那就繼續往下探查,直到腳面,找準穴位以后,就開始對這個穴位進行按、揉,逐漸痛感會減輕。然后繼續探查下一條經絡——脾經。肝屬木,脾屬土,小腿內側的脾經有一個穴位叫地機穴,按揉這里不同的人會有諸如酸、脹、痛不同的感覺。探查的下一條經絡是胃經,腹部還有兩條經路,以傳統的按摩技法給予疏通,通則不痛。
溫腎固本
癥因:腎氣虧虛。
病癥:腰酸、腹痛、手腳冰涼、婦科炎癥。
施治:循經線路是從腳底心(涌泉穴)發出,斜向上行,從足內側出來,沿著足內踝骨后面,向上行于小腿內側;出于窩內側,向上行走于大腿內側,向上至腹部,沿胸腹部正中線旁邊15厘米向上行走,一直到頸部喉結兩旁,左右各有1支。對腎經進行按摩,有利尿、消腫的效果。
理腸排毒
癥因:脾失健運。
病癥:腹脹、腹痛、腹瀉、便秘、腸炎、結腸炎。
施治:在腰上腎樞進行拔罐,對關元穴進行艾灸,艾灸是溫熱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小腸的溫度,起到了補元氣、補能量的作用。從現代醫學角度講,小腸有很多消化酶,食物是在小腸進行吸收的,因此小腸的溫度關系到營養物質的吸收。現代人生活沒有規律,夏天吃冷飲、吹空調,導致小腸溫度達不到最佳工作狀態,小腸吸收功能不好,要么就會使大部分營養物質排出體外,要么就堆積在體內,這都是不利于健康的。
疏頸理肩
癥因: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養強痛。
病癥:頸椎病、上肢麻木、肩周炎、肩背疼痛。
施治:從中醫角度理解,頸椎不好和肝經有關系,黃帝內經有句話,叫“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肝脈很顯緊的人,頸椎肯定不好。對頸椎病的處理,也要梳理肝經,同時對腹部進行調理。兩側頸項不好的人,還和小腸有關系。夏天小腸容易受寒,小腸經的循經線路正好走肩胛骨,所以也要灸下關元穴,就好比在局部松土,遠端還要輸送養料,通過幾管齊下,頸肩才會沒有不適感。
在調理過程中由于調理師的雙腳始終是赤足接地的,這樣就能使患者體內的病邪毒氣在生物能量電流帶動下,通過調理師導入大地,從細胞生理學角度看,也能改變細胞的病變電位,消除自由基,修復損傷。根據整條經絡疏通程度的不同,會伴隨麻酥、熱感從局部向遠端的貫通,少數經絡敏感人群會出現白頭到腳的整體經絡貫通感。伴隨整條經絡的疏通,部分患者會出現手、足掌心出汗,手指、足趾縫感覺排冷風等現象,此為正常反應。調理過程中,隨著經絡的疏通,氣血能量趨向平衡,會出現困倦感和強烈睡意,此時請放松身心,隨其自然。
夏季養生須知:解暑通心
通心 心臟是一個陽氣非常旺盛的器官,心臟養生一要充分借助天時,借助“苦夏”消耗富余能量,清理內環境,打掃衛生:二要減少酷暑濕熱對心氣、體力的過度消耗,三要盡量減少食欲不振、腹脹惡心、身體困重等暑濕傷脾的困擾。夏季通心,心之經絡在手掌內側,它通到中指,因此可以做一些手部的伸展運動,例如外丹功,年輕人可以做伏地挺身、拉拉單杠,老年人可以做一些甩手運動,對心臟有幫助。
解暑 夏天容易中暑,中暑就是汗腺和排汗功能被暑熱、濕熱壓迫而導致汗排解不出去,被逼在皮膚內層,再加上天氣熱,又會有發燒的感覺,可用刮痧來使毛細孔強迫舒展,借此減輕中暑癥狀。當然,更重要的是盡量避免在陽光下暴曬和及時補充水分,通常民間最常喝的青草茶、涼茶、苦茶、冬瓜茶、薏仁湯、綠豆湯、蓮藕湯等,都有防暑保養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