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將帶著“均富卡”來到中國——在“大富翁”游戲中,這意味著你的一半財富要奉獻出去。此前,二人已經在美國說服40個資產超過10億的富翁承諾捐出一半的財富用于慈善事業。以目前中國的慈善基金管理規定,中國富豪直接將一半財富交給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打理當然還不現實。但作為全球最知名的熱心慈善的富豪,巴菲特與比爾·蓋茨慈善的態度,以及對慈善基金的募集、投資、投放都值得中國富豪借鑒。
你愿意來參與巴菲特與比爾·蓋茨的慈善計劃嗎?
陳發樹,在過去的一年,我們與蓋茨基金有過非常緊密的接觸,也是在學習他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運作理念。比如希望以類似于上市公司的完全獨立的方式經營基金會,比如聘請專業審計公司每半年做一次審計,希望可以通過這些方式做到基金會的公開、透明、清晰。
許家印,我們主要依靠的是中國本地的基金會,比如有一筆是將3000萬元交給中國扶貧基金會去運作,讓他們幫我去救助特困人群中的弱勢群體。扶貧基金會專業性和公信力都很強,可以更快更專業地甄別最困難、最有需要的人,會將資金合理運用。同時,我也想探索一條“由企業發起,由中國扶貧基金運作,由媒體征集、監督”的良性互動的慈善路徑。
范小沖,一直有很多人打著各種旗號來找我們募捐,但我們選擇基金會一直很慎重,因為希望還是能把錢用在刀刃上。巴菲特以及比爾·蓋茨基金會的人還沒有接觸過,我們過去一直都是捐獻給紅十字會,去年捐了2000多萬。我覺得做慈善也需要專業,交給紅十字會去做,交給專業機構去做,你得信任別人。你也得相信紅十字會比你做得更專業,用到哪里你都不會操心,也不用管,這是一個基本的想法,這個社會是有分工的。
蓋茨基金在中國主要投向疾病預防、農業、控煙,中國富豪的慈善資金投向主要是賑災和教育,為什么會有這種差異?
陳發樹:相比國外那些成熟的慈善基金而言,包括我們基金會在內的國內非公募慈善基金,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們基金會才成立一年,剛剛起步,只能邊做邊學,從基礎的慈善做起,比如教育。像蓋茨基金會相對比較專項,投了很多艾滋病、農業等專項,他們的項目需要專業人員進駐到項目或者研究中去。但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現在才20多個人,從人數和能力都還無法執行那些專業的項目。這需要一個過程。
許家?。喝绻f慈善這口井有百米深,我們才挖了三五米,以前部分熱心慈善事業的企業先行者遭到“奉旨化緣”,受到行政勸募等方面的壓力,直接影響了再次捐助的熱情。至于做慈善的錢怎么花出去,比如兩年前汶川地震發生后,一家企業繞過慈善機構直接向災民發放現金,這是要反思的。
范小沖,關于怎樣做慈善,我們公司過去也一直在討論是不是成立一個基金會。除了捐獻給紅十字會外,陽光100自己也做了很多活動,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包括從1996年開始就幫助100名貧困學生上學。我們也在想今后是不是成立有主題和目標的基金會,包括借鑒一些國外基金會的理念,匯集資金用在特定的領域。不過這些都還在討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