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的股市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即將下滑,觸底反彈就在眼前。
從今年年初,華爾街有一些聲音開始唱空中國。過去幾個月,似乎有一些信號在印證這些聲音,比如A股和港股的持續下跌、房地產市場的低迷。這些人真的是看準了中國經濟嗎?我不這么認為,這只是一個巧合。在下半年,經濟的走勢將會證明這些唱空的聲音是錯誤的。
中國經濟不是沒有問題。如果與2006年、2007年相比,中國經濟增長確實放緩,但跟歐洲、美國相比,依然是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別。華爾街依然有大量資金需要尋找出路,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投資地點,相對好一些就已經足夠吸引他們過來。如果中國還不能達到相對好的標準,他們想把自己的錢放在哪里?月球上嗎?
這些充滿憂慮的人的一個判斷基礎是,對接下來的全球經濟風險有所擔心,比如金融危機之后的二次探底。另外,他們對2008年的經驗念念不忘。那時候大家都說中國經濟沒事,美國次貸危機出來,中國政府依然繼續宏觀調控,直到9至10月份,雷曼倒掉中國才開始應對這場危機。他們總認為,中國還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
但此時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一是中國政策已經打入了提前量,當時的政策是低估風險,但現在的中國決策層不存在這個問題,經濟稍微有一點問題政府就很著急了。另外,歐美市場也不會出現那么大的危機,2008年以前歐美的資本市場的杠桿化非常高,但現在的杠桿化已經沒有那么可怕,如當時那樣產生連鎖反應的危機并不會出現。
的確有一些歐美投資者從中國抽走了資金。這是由那些基金經理的經驗不足造成的。現在投資中國的這些境外基金經理,太多是最近四五年之內開始的,他們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經濟周期。他們以前大多投資別的新興市場,把中國當成另外一個巴西或印度來看。在這群基金經理中,盯著中國看十年的人幾乎沒有。他們對中國看法流于表面,一看經濟走勢、信貸走向,就會做出負面判斷,沒有能力和經驗再深一步研究。
亞洲基金經理的判斷和這些人完全不同。比如在新加坡,很多基金經理研究中國很長時間,他們中有很多人可以講中文,這些人對中國經濟很有信心。
那么股市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呢?用一個數學語言來說,股市是現實的二級導數,它反應的不是現實的變量,而是變量的變量。更通俗地講,一支股票即使很差,如果沒有預期那么差,它也會上漲。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沒錯,但這句話是指一個長期的狀態。從短期來看,投資者看的就是預期是否達到。按照現在中國的股價來看,已經跌到十年不見的水平,似乎中國經濟已經很差了。但大家對經濟的判斷真的那么悲觀嗎?顯然沒有。
現在去問中國的基金經理、股評家,他們也不會說中國經濟有什么大事。但他們為什么還看空股市呢?原因很簡單,中國投資者不在乎來來的長期情況。中國A股平均持股期,以過去幾年來算的話,平均只有兩個月。這意味如果投資者覺得最近兩個月內沒戲,他就看空。所以中國人說的看空跟華爾街說的看空是不一樣的。華爾街說的看空,總得是未來一兩年你不行了,甚至你未來十年都不會有起色。
我認為中國股市的扭轉點很快就會到來,期間房地產市場也將重新活躍起來。市場在等待一個觸發信號,一旦這個觸發信號出現,將面臨著報復性的上漲。我認為,這四種情況可能成為觸發點:
1 CPI漲幅見頂。市場對CPI漲幅見頂是有預期的,但都覺得沒把握。CPI不見頂,中央緊縮的調子就不會更改。但隨著基數效應的體現,CPI的漲幅已經放緩了。
2 8月份時,可能會出現一個夏季人民幣行情在入夏以前,人民幣和美元脫鉤,但這個脫鉤時間很短,大家看不出具體趨勢。脫鉤一個季度后,趨勢將會容易看出來,只要能畫出一個上升通道來,市場或許就醒悟,原來人民幣是在升值的。
3 房地產放量。房地產市場現在處在對峙狀態,市場停滯,這個情況將很快會改變。“金九銀十”,開發商不敢真等到九月份的,一定會在七、八月份把房子放出來。價格一定會跌,但量會上去。只要中國房地產的交易量上來,一定會成為股市反彈的觸發點。
4 新的刺激政策。上半年的緊縮政策基調,在下半年可能會有一些改變,中國經濟增長如果放緩,我個人認為中國出新的刺激政策概率非常大。
以上四點,從時間點上來看,都將發生在夏季;所以市場的走勢將很快會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