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線變幻,我們只需眨一眨眼,便能以最細微的不同看這世界,而我們所居之處,亦有永久的改變:太陽如廉價的鍍金剝落——我是個小爐匠。”
——保羅·哈丁用詩的語言寫作的《小爐匠》以外榮獲今年的普利策小說獎。這也是近30年來,首次由小型出版商的出版物斬獲此獎項。一位瀕臨失業的中年男人,—本發行量只有15000冊的處女作,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出版商,制造了本屆普利策小說獎的最大驚喜
美國當地時間2010年4月12日,普利策獎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正式揭曉。在《華盛頓郵報》的編輯部,記者們在為收入囊中的四項大獎歡呼雀躍;《布里斯托爾捷報速遞》的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也為得到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務獎與搭檔們熱情擁吻。而此時,保羅·哈丁(Paul Harding)正坐在電腦桌旁,打開普利策獎的官方網站,想看一看今年的獲獎名單。揭曉的當天,竟然沒有人通知保羅·哈丁——本屆普利策小說獎的獲得者。
幾乎無人預見到。一位此前默默無聞的作者,一本發行量只有15000冊的處女作,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出版社能摘得此項殊榮。就連《紐約時報》也在自己的網志PnperCutsh上坦承,很遺憾錯過了這本好書:“我們會時不時地完全忽略一本好書。保羅·哈丁的處女作《小爐匠(Tinkers)》就是其中—本。在它2009年元旦出版至今的16個月里未予關注?!?/p>
小出版商斬獲普利策小說獎的先例,要追溯到1981年,路易斯安那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約翰·肯尼迪·圖爾(John Kennedy Toole)的《笨蛋同盟(AConfederacy of Dunces)》。當美聯社記者告訴出版人埃瑞卡·高曼(E缺aGoldnlRil)《小爐匠》已獲獎時,高曼迅速地撥通哈丁的電話。“在電話兩端,我們兩個人同時用盡全身的力氣大聲尖叫,并用頭猛敲話筒,我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备呗f。對42歲的保羅·哈丁——這位前搖滾樂隊鼓手、不成功的兼職教師、處于失業邊緣的中年男人來說,從這一刻起,他不僅實現了自我拯救,且名滿天下。
學徒
保羅·哈丁出生于美國波士頓北海岸馬薩諸塞州的韋納姆鎮(Wenham)。年輕時的保羅·哈丁,總喜歡在樹林里閑逛,這段經歷讓他對大自然存有特殊的感情。他的祖父是修表師傅,他自然而然地成為祖父的小學徒。從他的小說中,還能找到這段記憶的痕跡。
從馬薩諸塞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畢業后,保羅·哈丁成為冷水安瀾(coldWater Flat)搖滾樂隊的鼓手。1990至1997年間,他與樂隊一起輾轉于美歐兩地,做巡游演出。哈丁是個十足的書迷,拉美文學大師卡洛斯·富恩特斯(cariesFuentes)的名著《我們的土地》燃起了哈丁寫作的欲望。他在書中讀到了整個世界,讀到TA類的所有歷史。哈丁回憶道,“當我放下那本書時,心里默想,這才是我想要做的事?!?/p>
哈丁利用演出的間隙報名參加了紐約斯基德莫爾學院的夏季寫作班。在寫作課上,哈丁結識了他的老師瑪麗蓮·羅賓森(Marilynne Robinson),并通過他得知一家名為“愛荷華作家工作室”的寫作組織,并申請成為其中一員。在那里,他與巴瑞·安斯華(Barry Unsworth)、伊麗莎白·麥克拉肯(Elizabeth McCracken)等人一起研習寫作。漸漸地,哈丁發現他敬佩的作家都十分崇尚宗教。于是他用T)L年的時間來研讀神學,并深深地受到卡爾·巴特(KarI Barth)和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宗教學家的影響。哈丁將自己定義為一個自學的“現代新英格蘭超經驗主義者”。
保羅·哈丁并不是一個全職的專業作家,《小爐匠》的文字是他利用業余時間完成的。冷水安瀾樂隊解散后,他甚至都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雖然在哈佛太學教授英語,但由于只是位兼職教師。課程削減后,哈丁面臨著失業的危機,一家四口只能靠在喬治教一家中學當老師的妻子A的收入維持生計。從在樂隊當鼓手時起,15年來,哈丁一直開著一輛1992年生產的奧斯莫比牌旅行車。
出版之路
哈丁的手稿《小爐匠》在抽屜里一躺就是三年。他多次嘗試出版這本書,卻無人問津。哈丁在獲得普利策小說獎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曾一度以為,我寫的書只適合收藏在抽屜里,是無法擺在書架上的?!?/p>
2007年,一位作家朋友建議哈丁將《小爐匠》的手稿寄給,rurtle Point Press出版社的喬納森·雷賓諾維茲(JonathanRabinowitz)。雖然雷賓諾維茲非??春霉〉男≌f,但《小爐匠》的體裁與出版社的要求不符,只能作罷。
當雷賓諾維茲在一次偶然的談話中將《小爐匠》推薦給他的同事埃瑞卡·高曼時,時間已經又過去了一年。當時高曼正在經營貝勒維文學出版社,這家小出版社成立于2005年,附屬于紐約大學醫學院,是一家非盈利性質的小出版社。接過書稿后,高曼一個人蜷縮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了一個晚上,最終決定打開書稿。
“他的文章如此精美,我為他詩一般精致、凄婉的文字而悲泣,我從未陷入別人的文字中不能自拔?!备呗f。“哈丁是一位寫散文的詩人,他能通過創造非凡的意境喚起人們情感上每個細致入微的變化。”
看完手稿后,高曼打電話告訴哈丁,貝勒維文學出版社愿意為他出版小說,首次印刷3500本,預付款1000美元。
無論是出版的數量,還是出版社的知名度,都無法激起一位作家的自豪感,但是哈丁毫無怨言。能為自己的作品找到歸宿,已實屬不易,更何況此時的哈丁已是失業大軍中的一員。
找到出版社。只是《小爐匠》問世的第一步,如何讓一本小出版社出版的普通作家的書,走入公眾的視野呢?
2008年5月,《小爐匠》的校樣稿問世。與哈丁一同共事多年的知名作家巴瑞·安斯華、伊麗莎白·麥克拉肯及瑪麗蓮·羅賓遜為《小爐匠》作序,出版人高曼在入主貝勒維文學出版社之前,就已是出版界身經百戰的“老兵”。在與《出版商周刊》科菲(coffey)共進午餐時,高曼將一份校樣稿遞給了他。
科菲一踏進辦公室,就開始閱讀這本書,晚飯后他又捧起這本書讀起來,一直讀到午夜?!斑@并不符合我的閱讀習慣,但這本書的語言太美了'很少有人的散文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我認為哈丁簡直是當下的厄普代克(Updike)?!彼f。
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aise),被譽為當代美國文壇上描繪中產階級生活的大師。代表作《兔子三部曲》,追蹤表現一個綽號兔子的青年人哈利。如何從精神苦悶、騷動不安的1950年代,一直經歷到1970年代的繁榮與變遷,成為保守而平席的新富人的生長曲線。2009年1月27日厄普代克因病去世,曾兩虔獲普利策獎。
科菲為《小爐匠》寫了一篇加星號的書評,并預言:“《小爐匠》將會成為《出版商周刊》本年度最暢銷的圖書之·。”之后,《小爐匠》的表現驗證了科菲的預言。
此時,在舊金山,莉絲·索羅門(LiseSolomon)正坐在家中的長椅上,貪婪地讀著《小爐匠》的預印本,她已經成為《小爐匠》的圖書代理人。
“我細細地品味著書中的每一句話。雖然這本書只有191頁,但每句話我都會讀上幾遍,因為這本書太吸引人了,我不想只是匆匆地將它瀏覽一遍。”索羅門說,“我想讓《小爐匠》成為海灣地區的暢銷書。”
索羅門的太部分時間都在與小書店進行溝通,以便讓店主建立對某本書的購買導向。她的下一個推薦書目就是《小爐匠》。
她將《小爐匠》帶到馬林縣的“圖書廊”(Book Passage)書店,喜獲“開門紅”:書店訂購了5本。該書店的采購主管雪兒·科特勒爾(sheryl Cotleur)隨后將這本小說介紹給評論家約翰·費里曼(JohnFreeman)。費里曼對《小爐匠》的評價使其成為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年度暢銷書之一。當《小爐匠》在一位蘭登書屋的顧客和一位編輯手中傳閱時,蘭登書屋與哈丁簽下了他接下來兩本書的合同。
500本《小爐匠》在“圖書廊”書店迅速銷售一空,科特勒爾又從俄勒岡州的鮑威爾書店預購了750本的精裝版。
此時的哈丁也并沒有閑著,在索羅門與貝勒維文學出版社的幫助下,2009年1月,哈丁去美國西部做了一次小型的簽售活動。2月8日,《小爐匠》就一躍成為海灣地區的十大暢銷書之一。在美國東部也形成了一股銷售熱潮。《紐約客》、《洛杉磯時報》、《波士頓環球報》對《小爐匠》的熱評如潮。
當哈丁回到了馬薩諸塞州后,又開始為生計往返于哈佛與喬治敦的家之間。人們一定想象不到,這本暢銷書的作者正在哈佛大學作為一個兼職教師教授英語,由于大學減少了他的課程,他又開始處于失業的邊緣。于是,哈丁開著他的老爺車往返于各地的書店和讀者的客廳:
“人們經常聚會,烹制食物,也會讀書。我就坐在他們中間,為他們隨時解答書中的問題?!惫≡趷酆扇A大學接受采訪時說。目前他又找到一份新工作:在很有聲望的愛荷華作家工作室教授寫作?!啊缎t匠》好像自己長腿了'通常情況下'—本書的生命就像周末的一場電影,但是這本書的生命卻像滾動的車輪一樣,未曾停止?!蹦壳?,《小爐匠》已經銷售15000本。對于商業化運作的大出版社來說,這只是一個不值得一提的小數字,但對小社來講已屬暢銷。
2009年的秋天,普利策評獎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給高曼打電話,要求貝勒維文學出版社帶著《小爐匠》參加普利策獎的評選。鑒于出版社屬于非盈利機構,普利策評獎辦公室還免除《小爐匠》50美元的參選費用。此時的哈丁和高曼,并未想到《小爐匠》能敲開普利策獎的太門。
特別的是,《小爐匠》從出版、銷售到獲獎,整個過程幾乎沒有媒體參與。沒有Twitter、沒有Faeebook、沒有BookTour,依靠作者、編輯、出版人、書評人和書商之間口口相傳的推薦,走上了普利策的紅地毯。
小出版社的氣節
成立于2005年的貝勒維文學出版社是美國眾多小出版社中的一員。貝勒維專注于科學和文藝。該出版社的年度出版規劃中,包括8本書,每季4本,這4本書中只允許有一部小說作品。出版社全職的工作人員只有三個人,包括高曼、一個高級編輯和一個助理。
這樣規模的出版社根本無法像太出版集團那樣,通過競價購買當紅作家的新著。高曼經常會通過一些以往的同事或者客戶推薦,確定出版意向。“第一次讀到《小爐匠》的手稿時,我就斷定這是一本高質量的小說?!备呗f,“在當代社會,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是一件很難的事。”最初,他們決定出版3500本平裝本,后來在鮑威爾書店的要求下,加印了一部分限量版的精裝本,以便提供給書店俱樂部的會員。
在美國,小出版社多指除去顧客折扣和退還款后年收益低于5000萬美元的出版機構。通常情況下,小出版社每年出版的書目都少于10本。而大型出版社都是集團企業或跨國公司,約占有出版業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許多小出版社只能依靠特殊體裁的小說、詩歌或限量版的書刊、雜志維持生存,但也有數以千計的小出版商專注于其它領域。
小出版社會參與圖書的選擇、編輯、出版以及銷售的全過程,并與作者保持密切的關系,忠誠于圖書作者。通常情況下,小出版社無法拿到所出版圖書的版權。
因為小出版社的利潤非常少,并且有很多屬于非盈利性質,因此其運營多受到許多其它因素的激勵。包括傳播小眾文學,以延續文學種類的生命等。小出版社在大出版集團所忽略的縫隙地帶尋找遺失的珍寶。同樣,他們也可以通過擴大學術方面的影響力,獲得文學作品獎,培養新人等方式擴大其商業利潤。
但正如高曼所說,她并沒有追逐普利策獎,因為她很清楚地知道普利策獎會給貝勒維這樣的出版社帶來什么?!拔抑幌M斘覀冊俪霭嫘聲臅r候,人們能夠仔細看看。我們的選擇能夠得到普利策獎的認可,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我們仍會謙虛謹慎,仍然不會同大出版集團之間玩金錢上的賭博?!?/p>
《小爐匠》簡歷
小說《小爐匠》主要描寫了主人公——位修表匠喬治·華盛頓·克羅斯比(George Washington Crosby)在臨終前,回憶自己被患有癲癇的父親拋棄的故事。保羅·哈丁說,這部小說的創作靈感源自父親對祖父不多的記憶,“我沒能從父親那里知道更多,但正因如此吸引了我”。
《小爐匠》如此開場:“喬治·華盛頓·克羅斯比在死前八天開始產生幻覺。租來的醫用床就放在起居教的中央,他躺在床上,看著蟲子們跑進跑出,穿行于天花板想象中的灰泥裂隙?!睍r日不多的老頭回憶起自己在緬因州度過的艱辛童年:脾氣暴躁的父親是一個小爐匠兼貨郎,趕著馬車,在新英格蘭一帶走鄉串戶,常年不在家中,又經常發作癲癇,一家人全憑母親魁力支撐。
書評家們對此贊賞有加。普利策評委會這樣評價這本小說:“一種對生命有力的贊美,一對新英格蘭子子,在人生的種種遭遇中,超越了生活的疾苦,給人生和死亡賦予了一種全新的解讀?!?/p>
《洛杉磯時報》:“作者將生活描寫得細致入微,雪花、橙子、灰塵……你可以在房間內閣到,碰到,甚至感受到生活?!?/p>
《波士頓環球報》:“這本小說是每個人都會度過的一段辛酸之旅,當生命之鐘即將停止,而我們又無能為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