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采妮說,旅行一定選擇有海的地方,一看到大海,在廣闊的自然和天空之間,心情就會豁然開朗。世界那么大,我們那么渺小,世界那么美好,我們怎么還有繼續煩惱下去的理由呢,于是開懷。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楊采妮是喜歡海的,喜歡大海的廣闊無邊,喜歡大海的海量,這囊括了世間的苦和甜,正像是人生一樣。
17歲,進入演藝圈,與郭富城合拍金飾廣告,一夜成名。
22歲,事業如日中天時,退出娛樂圈,與心愛的人攜手,投身新馬商圈。
30歲,經歷破產、失戀雙重打擊,她淡定笑著,揮手抹煞“絕不復出”的誓言,宣布重出江湖。
這就是楊采妮跌宕起伏的前半生,一個任意妄為,卻敢于面對的,溫柔小女人。
人生得意須盡歡
早年玉女大行其道,各有千秋,而楊采妮算是其中一個異數。她用最美好的青春,盡管短暫數年,來完成一次蛻變。
17歲與郭富城合拍金飾廣告一夜成名,以黑發如瀑、笑靨如花的玉女形象深得人心。隨后簽約郭富城、金城武的經紀公司,在短短一年多時間便迅速躥紅兩岸三地。同年,楊采妮還在樂壇拿到了她的第一個獎項——“最受歡迎新人獎”。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發片8張,拍過13部電影。
無論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中倔強而憂郁的村姑,還是徐克電影《梁祝》中為情赴死的祝英臺,無不讓人動容。尤其是《梁祝》,敲完上課鐘之后,歪著頭,對著吳奇隆笑的樣子,美到令人心碎,到后來她眉頭一皺眼淚一掉,無數人便跟著哭得泣不成聲。
1997年,事業如日中天、前途“錢途”無可限量的楊采妮,決定告別娛樂圈,尋找真實的愛情與人生。
這一年,22歲的楊采妮在吉隆坡開設一家名為Starz的形象工作室,運營順利。隨后,又在香港開設了形象設計公司FAE。但全球金融危機使FAE開張不久,就宣告倒閉。
2003年,楊采妮以《新警察故事》復出娛樂圈,后戲約不斷。
堅持走完人生每一步
楊采妮是家中獨女,父親是上海人,姑姑、奶奶和爸爸就是她定義中的“上海”,“堅持”的上海。
“我覺得他們都很堅強,做事干脆利落,絕不拖泥帶水的那種。”在她的記憶中,父母對自己的教導,也是相同法則。“小時候有一次我跟隔壁家的小孩一起騎自行車摔傷了。鄰居家的小孩一哭,父母就出來哄他。但我爸爸、媽媽,只是看了一眼我的膝蓋,說‘這有什么好哭的?自己擦干凈站起來’。”
那次楊采妮果然就自己拍干凈傷口,而后站了起來。
這樣處理傷口的方式,同樣適用于楊采妮之后在人生道路上的磕磕碰碰。所以,她現在經常把“堅強”掛在嘴邊。當然,楊采妮還記得爸媽說的后一句話:“‘以后騎車要小心點。’——就是讓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事隔7年,楊采妮對往事已不愿再提。她稱在那段經商的日子里,自己差點尋死,“當時我真的有過這種念頭,幸好只是一閃而過,后來想想為什么非得這么做?如果我放棄,不但會讓家人朋友傷心,支持我的人也會失望。所以現在我常對自己說,永遠要記住,不能做傷害自己的傻事,因為那會傷害到愛我的人。”楊采妮笑稱自己內心有一個天使一個魔鬼,“魔鬼可能叫我去死,但天使把我拉了回來。”
楊采妮說:“人生要經過每一個彎,才能變得更堅強。”有些人注定一生平順,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其他人就是要經歷過大風大浪,才能找到平靜的角落。這其中的起起落落是改變不了的,經歷過了這些好的不好的,再回過頭去看那些好的不好的,你反而會覺得是那些經歷在給予你。楊采妮說,是這些經歷讓她成長并且學會了很多東西。而且事情剛剛好,是在該發生的時候發生。“人,在年輕的時候應該經受一些挫折,并且勇敢地站起來。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站起來,然后繼續走,這樣才不浪費這一次的挫折。”說到這里的時候我看到楊采妮眼中的堅持。
西部情由
還在拍《七劍》的時候徐克就對楊采妮說:這個世界很殘酷,只有徹底忘記曾經的光彩,或許你才能得到成功的1/10。
楊采妮記住了,一個三十幾歲的女人,重新混跡娛樂圈,她知道不能做花瓶了,尤其她這等同于重新開始。于是我們在片場看到了楊采妮個性中更多的堅持和隱忍,她不美,卻動人!先前一個《七劍》在新疆天山的拍攝并沒有嚇煞楊采妮的嬌柔勁兒,極寒的天氣、極苦的工作內容,楊采妮反而樂在其中,這次更是大膽嘗試了高群書的年終力作《西風烈》,取景敦煌。
大漠孤煙直,風卷殘云烈,怪石嶙峋斜陽處。冬雷震乾坤,殺機不絕,悍馬西行不歸路。
《西風烈》的故事在一對亡命鴛鴦的感情敘事下展開。夏雨扮演的這位“拿錢證明愛”的街頭無賴是整部影片的“風暴之眼”。正是因為臨時受雇殺人時的意外遭遇,使夏雨成為“賞金殺手”的目標,繼而與懷孕的“女友”楊采妮一起亡命荒漠。導演高群書形容夏雨的角色是“一個有原則、有信念的底層無賴”。而這位“無賴”的動機,則源于女友楊采妮的一句玩笑話:“拿錢向我證明你的愛”,于是他去打黑拳,受雇殺人,終于遭人追殺,而楊采妮也因為對夏雨因愧生愛,跟他一起逃亡。
電影中,楊采妮飾演的孫靜這個人物,在導演高群書眼里是位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這是一個簡單、有點小錢的老板娘,盡管生活很不錯,但是感情不滿足,于是想要尋找一些刺激。”楊采妮賦予了這個小人物一個大的愛情推動力,因為她一句玩笑之言,夏雨鋌而走險去為她殺人,然后導致倆人最終遠走西部荒漠逃亡。他們的愛情,將在這里遭遇最強勁的考驗。在這部劇情中,楊采妮不再是一個弱小女子,而是有擔當有性格的大女人,“她和夏雨的愛情無所畏懼,盡管帶有很強的悲劇色彩,但還是表達了‘真愛’這一主題的深邃內涵。”楊采妮很喜歡這樣的愛情,宿命中的女人為了找到生命中的真愛,在不懈努力,生活得轟轟烈烈,無所顧忌。
可拍攝過程極其險惡。《西風烈》的大多戲份是在甘肅拍攝的,當地環境極其惡劣,現場周圍隨時可見飛沙走石,再加上極高海拔的環境下,人稍稍跑動便已經氣喘吁吁了,晝夜溫差強度大,晚上氣溫會低至零下17度。這樣5個多月連續拍攝下來,楊采妮日漸消瘦下去,卻極少見她抱怨,“無論苦寒的環境,還是長達6個月的拍攝期,甚至后面的補拍,她都隨叫隨到。”這是高群書在最開始所沒有想到的,楊采妮如此弱小的身軀,居然可以挺住西北的極寒天氣。
楊采妮講,這是心中一股勁兒。因為喜歡這件事,所以投入,所以才能找到成就感。和徐克導演合作拍《梁祝》時就是這樣:要的是什么感覺就必須拍出來,對待喜歡的事不能馬虎。楊采妮認為,那股“投入勁兒”,對喜歡的堅持,是一個人成就一件事必須具備的。
善意對待生活
楊采妮是楊家的獨生女。其父是個經營紡織生意的商人,母親出生在臺灣,是一位傳統的中國女性。楊采妮出生后,他們舉家遷到香港定居。童年時代,楊采妮的性格很孤僻,不習慣和其他小朋友一道玩。而每年的暑假則是她最快樂的日子,因為媽媽會帶她回臺灣探親,這樣她就可以和表姐表弟們玩了。
在上中學四年級時,楊采妮已經是個做事很有主見的大姑娘了,她下決心去美國讀書。當時從申請學校、入學考試到辦理簽證手續都是她一個人辦理下來的,一切妥帖之后才告訴父母。
在美國的日子里,楊采妮在生活上也越來越獨立。她曾形容在美國的生活:“每天上學都由學校安排一些在我附近住的外籍同學接我上學,但她們經常都無影無蹤,害得我經常缺課。放學回家還要做家務,到晚上八九點鐘才開始做功課,晚上很晚才睡覺。”
美國讀書回來后,楊采妮的性格有很大轉變:“以前我很不懂事,很自私,很任性,這可能因為我是獨生女的緣故吧。自從美國回來以后,我覺得就是自己吃虧一點,但可換來家庭的幸福,這也是值得的。父母都老了,我很樂意陪伴他們多一點。”
其實不只是對待家人,對待身邊的工作人員楊采妮也是一樣。喜歡她的人年齡性別很廣,劇組里的導演、演員,工作人員都很喜歡她,因為她很會照顧別人,同時不會隨便牽扯感情進去,始終保持禮貌。
“其實也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相處的時候,好意的事情也不需要多說或者解釋,自然而然就會有人喜歡你了。只要是真心待人,誤會終究是會解開的。”楊采妮喜歡笑,這種用笑容傳達的善意,使她身邊充滿了友情。
當然,平時太善意,太遲鈍,也會遇到有人追求而沒有察覺。反而她的善意會讓人會錯意,覺得她這是“示好”。楊采妮講到這里的時候自己都覺得好笑,然后繼續:“年輕的女孩子一定要記住:給別人一個誤會的希望那是件殘忍的事情。你不喜歡自己被別人這么殘忍的對待,那么就不要這么殘忍的對待別人。”經歷過這么多的楊采妮,用寬容心來對待自己對待別人。
楊采妮天生一張Baby fat的臉,寫滿了爛漫和天真,在她23歲那年,不見了。從此她開始用另外一種姿態優雅的生活。
楊采妮喜歡照顧身邊人的情緒和需要,會在節日寄小禮物給周圍的人,這點一直都在。
人生是要有取舍的,楊采妮的智慧在于,閱歷的增長讓她了解人生的無常,“發到手的牌如何不是重點,重點在你能打出一手好牌。”